分享

我国古代是怎样治疗流行病的?

 为什么73 2019-09-30

历代名医热病治法选析
 
在我国历史上,
热病曾多次流行,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
历代医家在与热病的斗争中,
积累了许多丰富的防治经验
和独特的创见。
兹就热病初期的治法作一选析,
以温故知新,
古为今用。

·  正  ·  文  ·  来  ·  啦  ·

辛温解表,调和营卫

 
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在《素问》“热论”“刺热论”及“评热论”等篇,记述了战国以前与当时的医家对热病的看法。认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素问·热病论》),并以三阴三阳为纲,对热病进行辨治。主用针刺“疾泻无怠,以通荣卫”(《素问·气穴论》),虽然“专主经脉为病,但有表里之实热,并无表里之虚寒;但有可汗可泄之法,并无可温可补之例”,却已反映出那时对热病的防治大法。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其死亡者……伤寒十居其七”。被后世尊为医圣的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吸取当时的误治教训,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创立了六经辨证,“对伤寒初起,卫遏营郁者,用麻黄汤;卫强营弱者,用桂枝汤;表实里热者,用大青龙汤等法,以调和营卫,解表清里”,充实发挥了《素问·热论》以三阴三阳为纲辨治热病的方法。由于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凡风寒湿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故可用于伤寒、热病及多种疾病。仲景之书,虽经晋代医家王叔和整理撰次,因社会战乱、交通不便及诸师秘藏等,亦未能广泛传播。唐代医家孙思邈,直到晚年才见到。他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其柴胡等诸方,皆是吐下发汗后不解之事,非是正对之法。既说明桂枝、麻黄、青龙是治疗伤寒太阳病的主方,亦指出热病初期的治法至关重要,治之得法,表解证除,治不得法,变证迭起。他有感于当时对仲景之法,医人未能钻研,尝见太医疗伤寒,惟大青、石膏等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汤药虽行,百无一效。遂一方面鸠集论中要妙,采取“方证同条,比类相附”之法,便于临证检索应用;另一方面根据当时热病的发病特点,自己的临证实践经验,以汗吐下三法为祛邪大法,在辛温解表方中酌情配伍辛凉、清里、攻里、温里、滋阴、益气、养血之品,使热病初期的治法,更丰富多彩,切合病情。对于“时行温疫”,他首重“辟温”,用屠苏酒、雄黄散等药以预防,治疗则针对证候表现,按四时五脏阴阳毒,确定病名,阐发病机,分别施治,总以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为主。
 
宋金时期,研注《伤寒论》形成高潮,使仲景之学得以普及。然对天行温病,“医家一律作伤寒行汗下……枉死者过半”。北宋伤寒学家庞安鉴于此,提出了寒温分治之法。他将四时自受乖气而成脏腑阴阳温毒者,在孙思邈论治的基础上,对五种天行温病进行阐发,化裁药味,确定方名,方用石膏、大青叶等,清热解毒,佐以解表通里,养阴生津;其理法方药,既纠正时弊,又启迪后人。
 

辛凉解表,开发郁结

 
金元时期,兵燹战乱,热病再次多发与流行。俗医不求医理,固守《局方》,用药辛热香燥,使患者未死于病,而误于药。刘完素目睹时弊,深为感慨“病气热则除其热,寒则退其寒……岂可见病已热而反用热药”。遂深究《素问》之旨,探索运气变化,结合地理环境,注意生活习惯,辨析证候表现,认为六气多从火热兼化或转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病,故外感初起,多是怫热郁结,惟有用辛凉或甘寒以解表才是正治,倡用石膏、滑石、甘草、葱豉等辛凉甘寒之药,以开发郁结;表证兼有内热者,创制防风通圣散,以解表清里,从而使热病初起的治法,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明朝末年,饥荒战乱,疫病流行,医以伤寒之法治之不效。吴又可深入疫区,细心观察,推究病源,悟出杂气致病,为患不一,辨治关键在膜原与表里,创用达原饮、三消饮等方,以疏利膜原,分消疫毒,使里通表和,热清症除,开创热病先里后表治法之先河。
   
清代中叶,温热学家叶天士,以仲景之学为本,河间之法为用,博采众长,师古不泥,结合临证实践,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治疗温邪在表,采用“辛凉散风,甘淡驱湿”之法。吴鞠通法承叶氏,融贯诸家,创立温病三焦辨证,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创用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重剂白虎汤等清表三法,使温病初起的治法更合理,更有效。
   
与叶吴同时代的杨栗山,论治温疫,则承袭吴又可之法。他认为温疫初起,有表证而无表邪,其治疗“惟用辛凉苦寒,如升降、双解之剂,以开导其里热,里热除而表证自解矣”,极力倡导用升降散化裁,以升清降浊,解表清里,使热病初起的治法,别具一格。
   
乾隆年间,疫疹流行,危害甚众,医莫能治。余霖探究运气之变,诸家之说,认为疫疹乃感受疠气,淫热侵及肺胃,布散十二经所致。“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创用清瘟败毒饮,以清胃泻火,凉血滋阴,获效甚捷,使热病之治,又多一法门。

辛温甘寒,解表清里


自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创立后,对外感病的辨治,一直存在着经时对峙、经时参合与寒温统一的学术争鸣。其实,在热病多发与流行之际,对峙、纷争皆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临证,知常达变,大胆假说,找出病因,明析病机,确定治则,创新治法,助正祛邪,使邪去正安。例如石膏,经方时方皆用之,仲景则配麻桂等,治伤寒表实里热,可救伤寒横夭;孙、庞则配地黄等,治温毒五证,能免温疫枉死;河间则配葱豉等,治阳热郁表,开发郁结甚妙;又可则径用白虎汤,治疫邪散漫,以辛凉解散;杨璇则配升降散,以解散阴阳内外之毒;吴瑭则用白虎,以解散肺卫热邪;余霖则重用石膏,配犀连等,以清瘟败毒;张锡纯则配薄荷、蝉蜕,清解凉解,透邪外出;丁甘仁则配银翘等,以治湿温化热化燥。可见在辨治外感病中,无论伤寒、温热、湿热、温疫,都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胶柱鼓瑟。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生活提高,人口增长,环境污染,气候变异,生态失衡,竞争激烈,压力增大,杂气致病更多、更广、更急、更重。特别是电扇、空调、暖气等电器的广泛使用,夏天则屋外炎热、室内凉燥,冬季则屋外寒冷、室内温燥,人在此气交之中,加之生物、社会、心理诸因素,就外感病初期来说,内有郁热,外受风寒者居多,故单纯的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很难取效。
   
现代名医施今墨云:“外感热性病多属内有蓄热,外感风寒,治疗时应既解表寒又清里热,用药时表里比重必须治当。余治此类病有七解三清(即解表药味和清里药味之比例为七比三,余此类推)、六解四清、半解半清、四解六清、三解七清之说,虽属个人杜撰,但在临床中亦示明表里比重关系至切,较为实用。”施氏之说,并非“杜撰”,而是当前外感热病初期“寒包热”的最佳治法。然清热之药,宜选甘寒之品为好,慎用苦寒,以防凉遏化燥伤阴。

▶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