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三阳统于太阳,三阴之病统于太阴

 弗兰奇将军 2019-10-01

如前面所述,太阳为人身之原阳,所以太阳疾病在整个伤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整个太阳病,有两个方经常用来治疗各种疾病,一个是桂枝汤,一个是四逆汤桂枝汤治疗的是在表之邪,四逆汤治疗的是在里之邪,但是都不失为太阳病之要方。

太阳是人体之原阳,太阴亦是人体之原阴,所以补阳扶阳当从太阳入手,补阴滋阴当从太阴入手,这个才是治疗关键所在。滋阴不在补,而在太阴足,太阴足则诸脏之阴皆足。

伤寒论中,太阳篇的条文占了一半,足以见得人体阳气的消耗,主要还是出现在太阳病,而桂枝汤以及后世发明的桂枝法皆为太阳之方,此当无疑义。又被认为可以补肾中之原阳的四逆汤,其实也是滋补太阳之方,前面已经加以论述。

01

 三阴病皆有下利

对于三阴病来说,有一个症状是共通的,那就是下利,太阴的下利是“腹痛而泄”,属于肝脾不和类型的,所以太阴病治疗一般会用桂枝加芍药汤,理中丸之类的方剂,一面疏泄肝胆,一面是补火通关;少阴病的下利,则属于下利清谷,此时一般会有四肢厥逆,所以在使用四逆汤之时,还需要干姜守而不走;厥阴病之下利,则属于“下之,利不止”,所以一般不能用下药。

所以太阴是三阴病的关键,不过太阴其实包含了太阴肺与太阴脾,两者都是太阴病,不过这两者属于太阴,太阴即先天之阴,在三阴三阳体系之中是原阴。

02

三阳皆有发热

在伤寒论中,三阳病皆有发热,这个跟三阳病之阳气旺盛有关系。在三阳病中,不同的病有不同的表现,但是共同的表现即发热。太阳病是发热恶寒,如果是温病则有发热而渴,但是终究还是发热;阳明病则是发热而汗出,或者是发热而烦躁,还是有发热;少阳病之发热,属于往来寒热,也是发热,所以三阳病皆为发热。

下利为津液丧失之主要途径,太阴脾主下利,太阴肺主宣发汗出,故而太阴主阴,为原阴之源;发热为阳气之主要问题,而太阳为老阳,为诸阳之源,故而太阳主之,所以三阴病统于太阴,三阳病统于太阳。

有一种学说,认为三阴病统于太阴,三阳病统于阳明,其实是从脾胃理论而言,脾胃论的基础是五行,土为中央,主生成万物,所以五行之中土为王。但是,在三阴三阳的角度来说,其实是从阴阳的角度,考虑的是阴阳的变换,原阴原阳才是我们要追问的问题,阴阳之根才是人体之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