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骨脊山/ 高迎新

 zqbxi 2019-10-01
骨脊山,位于晋西黄土高原腹地吕梁山脉方山县下昔乡阳湾村境内,高峰海拔2535米,周长约30华里,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却早已闻名于世的名字——吕梁山,明万历三十七年《汾州府志》地理类,山川:“吕梁山,一名骨脊山,在州治东北100里,与交城县接壤,禹治水经于此”。 你只要从吕梁行署所在地离石县北上五十华里,在方山县峪口镇转而向东,再走二十华里,站在下昔乡下昔村的小桥流水旁向东偏南方望去,与北武当山相对,一座峰峦起伏、山势雄伟、高耸入云的墨黛色大山立即就会映入你的眼帘,你不禁精神一振,远远望去,有如来到了江南的崇山峻岭之中。 这便是骨脊山。说起这个名字的来由,当地老百姓一说是因为山形似骨脊而具其名,又一说因其险峻高耸而取其意,但不管古时是什么原因,据说在北魏太安年间,当地一位知州曾将其改名“骨积山”,大约后来的知州觉得不妥,幸亏又改了回来,不然那多逊色。其实,稍稍细探一下就可以知道,所谓骨脊,应该还有一层深层次的本义,那就是两口相串的“吕”的象形意,“吕梁”之意大抵由此而来。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一座山峰来称谓一道连绵八百里的山脉是不多见的,而再以这座山峰来命名一个地区级的行政区域更是凤毛麟角。当然也有一些地方为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或发展旅游经济的需要,以当地著名景点来为城市更名的,如四川的灌县改为都江堰市,眉山县改为峨眉山市,但这不过是近几年发生的事。三十年前,决策者们筹建这个山区的地级行政区划时,以它连贯全区的山脉称谓来命名,且又因那部流传甚广的马峰、西戎的《吕梁英雄传》,而使这个贫瘠的老区具有了全国的知名度。在今天看来,这无疑是个极有眼光的战略决策。然而,他们大概不会想到,就在距行署所在地离石县不远,有一座远古时代就被这样称谓着、且和中国著名神话中的英雄——大禹连在一起的、实实在在的吕梁山。 若干年来,骨脊山的寂寞也就在这里。
清康熙41年(1606年)《永宁州志》和明万历《汾州府志》的志载约有不同:“骨脊山,原名吕梁山,大禹治水始此。按:禹贡治梁及岐。又尔雅:吕梁晋望。又吕不韦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我们当然知道,在古代,“江、河”并非现在的泛指,“江”,特指长江,“河”,特指黄河。孟门,黄河古渡口,骨脊山西约100华里,现属柳林县孟门镇孟门村。“河出孟门之上”,可见当时黄河水害泛滥到了什么地步,也许英雄大禹就在骨脊山上调兵遣将,开始了他数十年的治水生涯。 对于大禹治水的故事,代代相传,早已是家喻户晓。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念念不忘这位征服水患、为民造福的民间英雄,以至于成为从古至今流传最广、想象力最丰富的一个神话故事,故事是震撼人心的。 传说古时,洪水滔天、四处泛滥,百姓流离失所,有一个天神叫着鲧,为了拯救下界民众,“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所谓息壤就是一种能够自己生长不止的神土,由于没有得到上帝的允许,且水越堵越高,泛滥不止,上帝大怒,“命祝融杀鲧于郊野”。鲧不屈,在临死的时候肚子裂开,生出了另外一个神,就是禹,禹继承父业,在异常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治理洪荒,改堵为疏,凿开龙门,疏通河水。他三十岁未婚配,新婚四天又离家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甚至自己化作黄熊来开山,命令龙王帮助治水…… 神话故事的结局总是既遗憾又美好的,更多地带着人们无奈且美好的愿望。公元510年的某个夏天,古代大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风尘仆仆地登上了骨脊山,这位任过太守、刺史的父母官,又是一个对水患特别关注的学者型官员,著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重要的地理巨著《水经注》。此时他迎着含着凉意的山风,西望天边,仿佛九曲黄河隐隐约约的呈现在眼前,怀念大禹之功,刺史当然是感慨万千:“吕梁之石崇蔬,河流迅荡,震动天地,此禹即事壶口,治梁及岐,何其勇也!”
若干年前我在下昔乡政府任乡长,心仪已久的骨脊山理所当然地成了近水楼台,但乡镇工作难得有闲暇之时,整天忙忙碌碌,终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登山考察的宿愿。 机会终于来了,一个夏日周末的清晨,我陪同在县委办工作时的老伙计、政研室侯文福主任驱车来到了骨脊山下的任家庄,由庙底村支书张玉照、阳湾村支书刘平平,二个年青力壮的大后生作向导,开始了向这座神秘大山的进发。刘平平说山上山下温差很大,说服大家各自加了一件毛衣,刘平平还执意背了大衣和干粮。时至八点多钟,太阳已从东山直射过来,热浪开始逼进。我们沿着百姓砍柴采药的山间小道,拔开茂密的灌木和荆棘,顶着炎热的烈日艰难地行进着,周围不时有山鸡、野兔惊起。 上山的路是寂寞而艰难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满眼的灌木丛林景象突然不见了,一下涌动出无数的奇山怪石,山石掩映着丛丛簇簇的各种林木。前面几乎没有了路,我们只好在荆棘丛中猫着腰,划开一条山路,一次次低头曲腰钻出身子,在茂密的丛林中穿行。越往上,山道越难走,陡峭的石壁越险,四周已是参天大树甚至原始森林。热浪早已荡然无存,盛夏少有的凉爽伴随着我们,越是难走,到越有了情趣,也就少了寂寞。
崎岖的山路在丛林中蜿蜒穿行,陡峭的石壁越来越多,越来越怪异,森林茂密得几乎不见阳光。不知不觉间,山上已是云雾缠绕,翻过一道山峰,回头朝山下望去,山间云海翻滚,云层在山峦间顺着风势不停地滚动着,像海浪冲击着林海山峰,风越来越大,一会儿就下起雨来,四周霪雨霏霏,阴风怒号。大家被眼前的云海奇观深深吸引,全然不顾细雨飘洒早已湿透了衣襟。阵阵山风袭来,都有些索索发抖,仿佛已置身于细雨绵绵的深秋。 一道巨大的石壁矗立在面前,石壁间裂开了一线石缝朝天而上。刘平平矫健地从石缝中攀沿上去,然后扔下一条青色藤条来,我们便死死抓住藤条,脚蹬悬崖峭壁,擦着一线天的石缝拽了上去。
临近顶峰,北坡有一块完全裸露的约百米见方的开阔地,堆满了大小见方的石块,植被全无,寸草不生,既不见人工开采的痕迹,也未有山崖崩塌的现象,这就是在山下看到的那片白色显亮之地。据说当年大禹就是在此采石用于垒坝疏河的。刘平平说,要是晴天阳光直射,便会有大小蛇群出来晒太阳,虎视眈眈地盯着来人,稍微胆怯的人就会望而却步,无功而返。 在风雨交加中,我们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艰难爬涉,终于从几块高高矗立的奇峰怪石间登上山顶。这是一块约十平方米的山顶垣地,左侧有一个旧时的大型木架在寒风中摇荡,因年代久远已是东倒西歪,据说是多年前气象观察所置。大家稍事休息,吃了些干粮,把带的衣服全穿套在身上,便四处寻找史书上记载的“汉刘耽碑”和小庙,山顶崩石遍布,一种叫“鬼见愁”的灌木浑身长满了尖利的刺,稍不注意就挂住了衣服,半个时辰过去了,在一块巨石下面发现一座乱石砌起来的小庙,青苔斑驳,旁边清光绪年间的石碑记载着当地百姓的祈雨过程,至于史书上记载的“所言大禹治水事”的汉刘耽碑,以及史书上记载的“铁锚山”和大禹留下的“揽舟大铁绳”暂时还未发现,有待以后继续探寻。
环顾四周,风越来越大,极目远眺到也别是一番风景,山下远处是盛夏的晴天白日,阳光普照,但山上我们穿上大衣仍像是在数九寒天,四周是迷迷茫茫的雨雾,有如寒冷的冬天。可惜因为天气的原因,看不到远处的滔滔黄河和晋中盆地的无垠平川了。然而领略到的却是更加难得的盛夏的数九,阴雨的景明,乃至英雄的悲壮和历史的苍桑。 千百年来,我们真应该在骨脊山顶为英雄大禹塑一座巨型雕塑,让人们永远记住、仰视这位为民造福的历史英雄,但这样的想法目前还有点奢侈,开发骨脊山肯定是好事,因为禹王雕像出了名,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保护加以开发,使骨脊山从远离世间红尘,远离浮躁喧嚣发展到一个英雄的敬仰之地和登高望远之地,为吕梁人民永远地造福吧。 继续寻根问底,问题又来了,骨脊山距离西面的黄河大约有100多里吧,神话传说中的大禹为什么要在骨脊山治水而不是在黄河边上呢?而骨脊的真正含义在哪里呢? 还是让我们穿越时空,透过历史的重雾,在北魏孝明帝的书房里,小心翼翼地翻开那套厚厚的四十卷线装书《水经注》,在“骨脊山”词条中,郦道元写道: “其名骨脊者,以泰山在左,华山在右,常山为靠,嵩山为抱,衡山为朝。此山窿居中,依然为天地之骨脊焉”! 要知道,郦道元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是在交通及其不便,信息及其闭塞的古代社会,其想象如此丰富,气势如此宏伟,不得不令人惊叹! 不仅如此,以今天的研究看来,骨脊山位于吕梁山主峰,在远古时代晋陕大峡谷的黄河并未贯通,有无数个高原悬湖存在,特别是孟门的定湖,悬崖峭壁环绕,阻挡了黄河的南流,一遇洪水,河水泛滥成灾,甚至越过交城,顺文峪河流入汾河,于是大禹登上骨脊山观察山形水势,在孟门凿开蛟龙壁,疏导河水顺晋陕峡谷而下…… 骨脊山被人长久地遗忘了。 千百年来,它依然静静地耸立在大山深处,任凭风吹雨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耐着无尽的落寂。她只是在回忆自己古时的风光和大禹的豪情的时候,才露出只有大地母亲特有的浅浅的一笑,笑得那么慈祥,那么深沉。 发表于2009年9月《吕梁日报》
阅读 7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