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QQ浏览器

 世纪风 2019-10-01

艾灸的临床操作方法有很多,所涉及的病症也各不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操作方法需要由专业人士操作。

(一)直接灸(需由专业人士操作)

1、瘢痕灸

又称为化脓灸,将艾柱直接放于皮肤表面施灸,灸时烫伤局部组织,形成非感染性化脓,结痂后形成灸疮,留下瘢痕。

适应病症:顽固性疾病,如哮喘、痹证、慢性肠胃病。

2、无瘢痕灸

又称为非化脓灸,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的直接灸法。

适应病症:慢性虚寒性疾病。

(二)间接灸(需由专业人士操作)

间接灸又称间隔灸、隔物灸。是用某种物品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所隔的物品常用生姜、大蒜、盐、附子片等。

1、隔姜灸

用鲜姜切成直径2~3厘米、厚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适应病症: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2、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适应病症: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3、隔盐灸

用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

适应病症:多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

适应病症:可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宫寒不孕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三)艾条灸(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操作)

艾灸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艾条灸以简便、安全、易操作等特点而在生活中运用广泛。

1、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2、雀啄灸

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3、回旋灸

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固定在一定高度,围绕施灸部位做回旋动作,多用于施灸部位较大时。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四)温针灸(需由专业人士操作)

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出针。

(五)注意事项

1.掌握热量,防止烫伤。尤其对局部皮肤知觉减退及昏迷患者。

2.做好防护,以防艾火掉下烧伤皮肤或烧坏衣褥。使用温针时,可用硬纸片剪一小孔,套住针体平放在进针处,即可避免艾火直接掉落于皮肤上。施灸后艾条必须彻底熄灭,以防失火。3.艾炷灸容易起疱,应注意观察,如已起疱不可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过大,经75%乙醇消毒后用注射器将疱内液体抽出,外涂甲紫,再用敷料保护,以防感染。妇女妊娠期间,小腹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