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阴阳平衡,方葆健康,生长壮老,肾精为本!

 菌芝士 2019-10-02

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不易口渴、喜热饮,这些都是阳虚的症状;易怒失眠、头昏眼花、口燥咽干、手足心热、颧部发红、大便干结,这些都是阴虚的症状。不论阳虚还是阴虚,都会令我们身体不舒服。因此,阳虚要补阳,阴虚要滋阴,二者不可偏颇。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

1.阴阳相对

阴阳是说明事物的两种属性,是代表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例如: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热为阳,寒为阴;阳电与阴电等。诸如此类,说明了不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存在于宇宙间的。但是,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必须根据互相比较的条件而定。就人体而言,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属阳,五脏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属阳,肝肾在下属阴;就肾而言,肾所藏之“精”为阴,肾命门之“火”为阳。由此可见,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2.阴阳互根

古代医学家称为“阴阳互根”,认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意思是说,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任何阴阳两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以自然界来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如果没有外、上、白天,也就无法说明内、下、黑夜。以人体生理来说,机能活动属阳,营养物质(津液、精血等)属阴。各种营养物质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了足够的营养物质,机能活动才能表现得旺盛。从另一方面来说,营养物质的来源,又是依靠内脏的功能活动而吸取的。

因此,阴阳是相互依伴、存亡与共的,如果没有阴,也就谈不上有阳。如果二者之一单独存在,则势必都将归于静止、寂灭。

3.阴阳消长

指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永恒地运动变化着,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例如:四季气候变化,从冬至春,再到夏,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再至冬,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由于四季气候阴阳消长,所以才有寒热温凉的变化,万物才能生长收藏。如果气候失去了常规,出现了反常变化,一定会产生自然灾害。

临床上常常以阴阳偏盛偏衰来说明临床的不同症候。例如:寒属阴,阴盛则见寒证,如受冷后出现的胃寒腹痛、腹泻等;热属阳,阳盛则见热证,如一般的急性肺炎有高热口渴、皮肤红等急性热病症状。有些虚弱的病症,其发病机制不是因为阴阳的偏盛,而是因为偏虚,出现“虚热、虚寒”的病症。阴虚见热证,称为“虚热”;阳虚见寒证,称为“虚寒”。

4.阴阳转化

指同一体的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称之为“阴阳转化”。

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其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素问》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就是这个道理。如某些急性热病,由于邪热极重,大量耗伤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阴寒危象,这种病征变化,即属由阳转阴。若抢救及时,处理得当,使正气恢复,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恢复,为由阴转阳,病情好转。此外,临床上常见的各种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病征变化,也是阴阳转化的例证。

阴阳协调,守护健康

人体只有在气血充足并且阴阳协调平衡的状态时,才是健康状态。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处于相对平衡,如果“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便会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导致疾病的发生。

处于健康状态的人往往精力充沛,面色滋润、有光泽,身材匀称,心态平和、乐观,脾气温和,对于气候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于一般疾病有较强的免疫力。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若能看到“非健康”的“果”而探求其“因”,进而祛除病因,那么调养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可能不药而愈。否则,病因不除,则调养往往事倍功半,迁延日久而致病。

对于人体阴阳失调的“非健康”状态,《内经》有较为经典的概括:“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具体而言,主要有如下几种:

1.阴虚状态

当阳气相对正常,阴气相对不足时,阴气不能制约阳气,出现“阴虚状态”。阴虚则内热。为何阴虚会内热?

我们知道,“阳主动,阴主静”。人体由于劳动强度过大或运动过量,使阳气消耗过度,并且使阳气过于亢奋而无法平静。阴气本静而守于内,当阴气被扰动之后,就不再安静,而是变得躁动,而躁动是阳的特性,因此阴气被扰动之后,就不再是阴气,而转变成了阳气,正所谓“阴动则生阳”。如果动态持续,劳动或运动会不断地将体内的阴气转化为阳气,因此阳气虽不断消耗,但总量仍会相对正常;而阴气的生养需要良好的睡眠和充足的食物,这就使阴气很难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恢复。阴气大量转化为阳气之后,往往使人的睡眠质量降低,并且胃口变差,因此阴气不断减少,形成阴虚。而“阳主热”,这就使得人体内部由清静变得燥热,因此,阴虚则内热。

处于阴虚状态的人往往“能冬不能夏”。阴虚的主要症状可以表现为:自我感觉有内热,虚烦易怒,失眠,头昏眼花,耳鸣,口燥咽干,舌少津液,手足心热,腰酸遗精,夜间盗汗,午后潮热,颧部发红,小便短赤或黄,大便干结,便秘,舌红少苔,脉象细数偏浮等。有些人属于阴虚体质,可能常年都会表现出阴虚的症状,需要经常地吃一些有助于滋阴的食物或药物,以维持体内阴阳的协调平衡。

可能造成人体阴虚的原因还有:不顺应天时(如到了凌晨才开始睡觉等),房事过度,经常食用过于辛辣和过咸等重口味食物,感受热邪伤阴、久病伤阴等。阴虚的治疗和调养以“补阴以配阳”为原则,调养时应首先找出导致阴虚的原因并努力祛除病因,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养和治疗。

2.阳虚状态

当阴气相对正常,阳气相对不足时,阳气不能统摄阴气,出现“阳虚状态”。

阳虚则外寒。为何阳虚会外寒?《内经》解释为:“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

从阴阳本身的属性来看,“阳主动”,是温养皮肤的能量和抵御外邪的作战部队。当人体外感寒气,“寒则凝”,寒气能使抵御外邪的活力减弱。“阴主静”,而阴气转化为阳气,需要通过阳气的激发,当阳气本身的活力减弱甚至失去活力时,也就不能激发阴气转化为阳气。在身体外感寒邪时,阳气被寒气“凝结”而减少,阴气又不能很好地转化为阳气,因此容易出现阳虚。阳气虚,则没有了“作战部队”的抵抗,因而寒气更加肆无忌惮地侵袭身体,因此,阳虚则外寒。

“畏寒喜暖”是阳虚的主要特征,处于阳虚状态的人往往“能夏不能冬”。阳虚的主要症状可以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下肢软弱无力,不易口渴,喜热饮,小便频数或尿后余沥,大便溏薄或夹杂有未消化食物,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色淡而胖或有齿痕,脉象沉迟等。有些人属于阳虚体质,可能常年都会表现出阳虚的症状,需要经常地吃一些有助于温补阳气的食物或药物,以维持体内阴阳的协调平衡。

可能造成人体阳虚的原因,除了外感寒邪之外,还有房事过度、过于安逸、年老阳衰等。阳虚的治疗和调养以“补阳以配阴”为原则,调养时应首先找出导致阳虚的原因并努力祛除病因,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养和治疗。

3.阴阳两虚

人体阴气和阳气都不足,称为“阴阳两虚”。

当人体长期处于阴虚状态时,若阳气再受到比较严重的损伤,就会导致阳气也不足,从而形成阴阳两虚;当人体长期处于阳虚状态时,若阴气再受到比较严重的损伤,就会导致阴气也不足,同样会形成阴阳两虚。人体处于“阴阳两虚”时,体内气血阴阳的量相对平衡,因而表现出的症状没有单纯的阴虚或者阳虚的症状那样明显和强烈。

处于阴阳两虚状态的人往往冬天怕冷、夏天怕热,“既不能冬又不能夏”,身体干瘦、面无光泽、精神萎靡、倦怠乏力、心慌气短、烦躁易怒、失眠、脱发、牙齿松动、头昏眼花、便秘、脉象细数无力等是阴阳两虚的常见症状。

阴阳两虚的治疗和调养要相对复杂。通常而言,阴阳两虚的人调养时所使用的药物或食物应尽量平和,温热药易损耗本就虚弱的阴气,而寒凉药易损耗本就虚弱的阳气。同时,须注意阴阳两虚的人治疗和调养时,应先从调养“后天之本”的脾胃开始,在脾胃功能得到增强之后才可以调养其他脏腑。调养脾胃可考虑用山药、薏米、芡实,各等分(30~50克)打成粉末,加水煮熟后食用,调理脾胃效果相当不错,并且性味平和,没有严格的阴阳之分,无论是阴虚还是阳虚均可食用,还兼具调理其他脏腑的功能。若有胃热,还可加绿豆;若胃寒,可加大枣。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调理,脾胃功能就会基本正常,身体状况也会有明显的改善。阴阳两虚的人至少需要经过一年时间的调养,才能达到气血充足并且阴阳协调平衡的健康状态。

4.阳盛状态

人体阴气相对正常,阳气相对过剩,就会表现出“阳盛状态”。

《内经》中说“阳盛则外热”。为何阳盛会外热?《内经》解释为:“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从阴阳本身的属性来看,阳气具有向上和向体表运动的属性,阳气的这一属性决定了当人体的阳气有多余时,主要通过汗液的挥发带走热量,从而将多余的阳气发泄到体外,而较难通过大小便等途径来发泄多余的阳气。当体表汗腺闭塞时,阳气不能通过排汗而发泄,积聚在体表则郁而化热,因此,阳盛则外热。

“畏热喜冷”是阳盛的主要特征。阳盛的主要症状可以表现为:面色潮红,精神烦躁亢奋,恶热不怕冷,发热,口渴喜冷饮,痰黄稠,大便秘结或泻下黏腻秽臭,小便黄赤或热痛,眼睛红赤,舌质红且干燥,舌苔黄,脉象洪数有力等。阳盛状态的某些症状与阴虚状态的某些症状有相似之处,但阴虚是虚证,治疗时以“补阴以配阳”为原则;而阳盛是实热证,多因感受风、热等阳邪所致,治疗时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主。

5.阴盛状态

人体阳气相对正常,阴气相对过剩时,就会表现出“阴盛状态”。

《内经》中说“阴盛则内寒”。为何阴盛会内寒?《内经》则解释为:“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从阴阳本身的属性来看,“阳主动”并具有向上运动的属性,“阴主静”并具有向下运动的属性。阳气是阴气的“统帅”,当人体的阴气有多余时,多余的阴气会在阳气的“统帅”下跟随阳气向上运动,引起“厥气上逆”。然而阴寒之气的本性始终是安静和向下运动的,当阴寒之气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上升,出现“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的情形。“寒则凝”,阴寒之气能使阴血凝结,从而导致“血凝泣”“脉不通”,阴血盛而脉不通则“脉盛大以涩”,体内血液循环不流畅,从而使身体内部无法得到阳气的温煦而感到“中寒”,因此,阴盛则内寒。

寒从内生。阴盛的主要症状可以表现为:面色苍白或青晦,虽有发热但恶寒明显,全身骨节疼痛且遇冷加重,脘腹疼痛但得热则缓和,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苔白,脉象沉紧或沉涩。由于阳气主动并且易耗散,因此阴盛状态经常会伴随着出现不同程度的阳虚症状。阴盛状态的某些症状与阳虚状态的某些症状有相似之处,但阳虚是虚证,治疗时以“补阳以配阴”为原则;而阴盛是实寒证,多因感受寒、湿等阴邪所致,治疗时以温里散寒为主。

6.阴阳两盛

人体阴气和阳气都过盛,称为“阴阳两盛”。

这种情况一般不多见,但在人体感受了严重的热邪,又感受严重的寒邪时,就可能出现“阴阳两盛”。古今医家对于“阴阳两盛”的症状较少论及,《内经》中有关于“关格”的论述:“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意思是说:人迎部位的脉搏和寸口脉搏均比正常情况下大四倍以上,称之为“关格”,“关格”这种脉象的出现短期内就会死亡。“关格”即是“阴阳两盛”并且“阴阳离绝”的表现。由于阳气具有向上和向外运行的特性,而阴气具有向下和向内运行的特性,在“阴阳两盛”时,阴阳的运行都可能出现失常,容易导致“阴阳离绝”现象的出现。这种症状还很难用药来医治,温热药能治寒证,但对于同时具有的热证则是火上浇油;寒凉药能治热证,但对于同时具有的寒证则是雪上加霜,因此往往预后不良。

7.气虚和血虚

“气为阳,血为阴”,因此气虚是阳虚的一种状态,而血虚则是阴虚的一种状态,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症状表现有所差异而已。

气虚与阳虚、血虚与阴虚的治疗或调养的基本思路一致,但在具体用药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此不作详细论述。需要注意的是,上文所说的“阳盛”“阴盛”“阴阳两盛”,一般情况下多是人体感受外邪,从而导致的人体气血阴阳运行失常,而非真的人体气血有余,因此在外邪已经祛除的情况下,应当回到“补阴以配阳”或“补阳以配阴”的大原则上来,而不应当一味地“去除多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一句俗谚,意思指当地资源可以养活当地的人。比如说某山村风光优美,通常会说民风淳朴,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每个地区的水土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人的性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文历史也就随之不同,而生活在一起的人,性格则会很相似。就像新疆的人大多都能歌善舞,长睫毛大眼睛的,上海的小姑娘几乎都能说善辩。此类情况虽不绝对如此,但也具一定道理。

东北人和西北人如果认为你是朋友,可以为你肝脑涂地,两肋插刀。南方人则不这样,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其实,主要是季相变幅大造成的,东北和西北按照平均气温,基本上没有春、秋二季,尤其是新疆,山顶上白雪皑皑,山麓下是滚烫的黄沙。这样的变化,给人类带来了经常性的启发式教学:要么寒冷,要么火热;要么冰凉,要么滚烫!致使东北人和西北人的性格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点。所以说:东北人只打不吵,上海人只吵不打,武汉人是既打又吵。四川女人说话像机关枪扫射,为什么?散热,因为天气实在太热,自然而然形成了这个脾性。

我们知道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其物质的形象、数量、质量、结构、规模、色彩、作用、强度均不一样,所以会以不同形式、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不同类别地影响人类的思维和制约人类的行为。

北方姑娘脸色比较红润,是因为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北方寒冷天气,使得人的脸部毛细血管增多,随着血流量的加大,脸部皮肤得到较多的营养,加速了新陈代谢,使其红润。江浙地区的南方人脸色偏黄,缺乏强烈的冷热季节调节,是脸部毛细血管减少所致。中国人的特征——北高南低,北胖南瘦,北白南黑,这些基本上都和地理环境有关。

北方人方向感强,南方人方向感差,这是我们都知道的特征。北方人一直生活在大平原上,白天都能看到日出日落,晚上看到高悬在天上的北斗星,不管白天黑夜,确定方向非常容易。这样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北方人方向感和方向意识特别强。南方就不一样,多丘陵地貌,曲折水网、山丘的阻挡,往往看不到太阳从哪边出来,又往哪边落下,晚上的北斗星也不一定看得到。所以南方人就不管方向了,只好按照前后左右来确定方位。地理环境导致了北方人确定好方向再走,南方人不管咋走,走出去就行。因此,长时间的积淀,导致了北方人直来直去不转弯、南方人见风使舵转向快的性格特征。

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也是由于地理环境才产生的。因此,一个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能与平原地区的人有一样的体质吗?在极地生活的爱斯基摩人能与居住在热带的非洲人体质相同吗?当然不能。即使是一辈子生活在同一个地域的人,也会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而使体质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环境因素是决定一个人体质变化的重要因素,保护环境是体质养生的基础。当然,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居住的大环境,但是可以尽量选择好的生活环境,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多去优美的环境中活动活动,还可以结合现代生活,合理地规律作息、规律饮食,顺应四时之养,以确保体质平衡,确保健康长寿。“世上本无长生药,顺天应地保健康”,人人都要努力做到这一点。

生长壮老,肾精为本

《内经》指出“生长壮老已”,是生命进程的基本规律,指人的生命过程,一般都要经历出生、成长、壮盛、衰老和死亡五个时期。然而,“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历程,对于每个人来说又有长短寿夭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1.男女性别的不同

《内经》认为女性14岁左右即已具备了生殖功能,21岁左右结束生长期而进入壮盛期,42岁左右进入衰退期,49岁左右丧失生殖功能;男性16岁左右生殖功能具备,24岁左右结束生长期而进入壮盛期,40岁左右进入衰退期,64岁左右丧失生殖功能。

2.先天禀赋和体质的差别

也就是说,人在出生时刻存于体内自然之气的不同。

3.是否善于养生

《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指出,善于养生者“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能健康地活到一百岁以上而没有衰老之象,其生长期和壮盛期相对较长;不善于养生,违背养生法则的人则“年半百而动作皆衰”,甚至多病或夭折。

《内经》指出,衰老源于肾虚。人的生、长、壮、老、已与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可以说,人体的虚弱与衰老,主要源于肾气的衰弱。那么,肾气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肾藏先天之精,为人体的生命之源,肾精化肾气,肾气又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促进和协调全身脏腑的阴阳平衡,所以肾又被称为“五脏阴阳之本”。人体的生长、强盛、衰老都是由肾的精气来决定的。生长壮老已,皆与肾精有关。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精、血。人之始生,由父母之精相合,形成胚胎,故先天之精气,是构成生命形体的物质基础,是人体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天之精:主要来源于后天五谷饮食之营养,通过肺的呼吸调节和脾胃的消化吸收,从而将营养物质的精微部分转化到人体的各个脏腑。

现代行为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研究也证明:人体随着肾动力的成熟而发育成熟,随着肾动力的减退而步入衰老。人的一生中体力、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也是肾动力的充沛时期。所以说,肾动力强则精力旺,二者密切相关。这里的肾动力,实际上就是中医理论中所讲的肾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