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贝拉唑和雷尼替丁都很“雷”,它们有什么...

 君临天下169 2019-10-02
雷贝拉唑和雷尼替丁都很“雷”,它们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安全呢?

今天孙药师在调剂药品时,有个患者抱怨道,以前都吃雷尼替丁,2块一瓶,现在大夫都开雷贝拉唑,20块一盒,那么这两种药物究竟有什么不同,怎样选择?哪个更安全呢?听孙药师慢慢道来!

雷贝拉唑和雷尼替丁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抑酸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卓-艾综合征等高胃酸分泌疾病,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

1.作用机制:我们的机体主要通过激动H2受体、乙酰胆碱受体和促胃液素受体3种途径促进胃酸分泌,这3种途径最终都要经过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来促进胃酸分泌,雷尼替丁主要通过拮抗H2受体而抑制胃酸分泌,其作用于胃酸分泌的一个分支环节,而雷贝拉唑主要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而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

2.抑酸强度和作用时间:雷贝拉唑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其抑酸作用强大而持久,可使胃内达到无酸水平,抑酸作用可持续长达72小时,而雷尼替丁作用于胃酸分泌的一个分支环节,其抑酸强度和作用时间均不及雷贝拉唑。

3.作用特点:雷贝拉唑对基础胃酸和刺激状态下的胃酸分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夜间迷走神经兴奋,释放乙酰胆碱,使胃酸分泌增加,因此,一些反流性食管炎或消化道溃疡患者容易发生夜间酸爆发,出现反流、烧心、腹痛等症状,影响睡眠质量,质子泵在夜间常常处于休眠状态,因此,雷贝拉唑对夜间酸爆发的抑制作用较弱,雷尼替丁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夜间基础胃酸分泌,睡前服用,有助于缓解上述症状,保证睡眠质量。

4.适应症:体外抗菌实验显示,雷贝拉唑对幽门螺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甚至可杀灭幽门螺杆菌,并可提高胃液内抗生素浓度,与抗生素联合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雷尼替丁则对幽门螺杆菌没有抗菌作用。

5.安全性:最后,在安全性方面,雷贝拉唑常见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胃肠胀气等不良反应,但是长期服用(超过1年)可能会增加急性间质性肾炎、胃肠道恶性肿瘤、骨折、肺感染、伪膜性肠炎、维生素B12 缺乏、低镁血症等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建议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最低剂量和最短疗程的雷贝拉唑进行治疗。雷尼替丁常见腹痛、便秘、腹泻、头痛、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总体安全性要好于雷贝拉唑,但是容易产生耐受性。

总结起来,雷贝拉唑的抑酸作用更强,持续时间更长,可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雷尼替丁对夜间基础胃酸的分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有效缓解消化道溃疡或反流性食管炎所致夜间反酸、烧心、胃痛等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在安全性方面,雷尼替丁的总体安全性更好。@健康真相官 @头条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