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小讲 陶瓷准确地讲,指的是陶器和瓷器两种概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但是瓷器却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外又一项更重要、使用更加广泛的发明。“中国”的英文China,就有“瓷器”的意思,它的发音音译为“昌南”,古来名窑出盛世,盛世昌南多名瓷,昌南制瓷早在东汉年代就已经兴起,到了公元1004年,也就是宋真宗景德元年,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改为景德镇,千年窑火延续至今,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区分一下青瓷、青白瓷和青花瓷,进一步领略瓷器文化的魅力。 青瓷是在坯体上施以青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青瓷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在陶瓷产品烧制时,火焰的性质对产品颜色和性能有重大影响。火焰大致可分为氧化焰、还原焰和中性焰,还原焰是不完全燃烧的火焰,这时窑中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多,没有或者极少游离氧的存在,由于还原焰能使坯体内的高价铁得到充分还原变为氧化亚铁,而使瓷器变成青色。 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到魏晋南北朝之后,各地出产的青瓷开始各具特色,与之相比,青白瓷的出现要远远晚于青瓷。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为代表创烧的一种瓷器,深得宋真宗的喜爱,尽管当时景德镇还不是官窑,但是景德镇的青白瓷也会进贡到皇帝那里去,宋真宗赐名“景德镇”就与青白瓷息息相关。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种透青,俗称为影青釉,它的美就像青白玉那样,十分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釉色纯正、清白淡雅、温润如玉、明澈光润。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到,青瓷和青白瓷的区分和施釉有很大的关系。釉是由矿物原料按比例配比,研磨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后,成为覆盖于瓷器制品表面的无色或者有色的玻璃质薄层。古代陶瓷的釉彩发展就是从单色釉到多色釉,从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为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的过程。 青花瓷就属于釉下彩工艺,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色青翠艳,呈色稳定。青花瓷瓷胎洁白,质地细密,叩击发出清脆的金石之声,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文人墨客,都能通过青花瓷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也带给艺术创作者无限的灵感,十多年前,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火遍大江南北,以现代化的艺术方式,实现了中国陶瓷文化的广泛传播,让我们再次聆听婉转动人的曲调,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