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大哲学家也有读不懂的哲学著作

 思明居士 2019-10-03

哲学家有时连自己写的东西都读不懂。

哲学著作都很难读懂,人们常会有这种印象。不仅是初涉此领域的初学者,即使是多年从事此领域的专业人士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很难读懂;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更难读懂了,不仅对于当代人如此,就是在黑格尔在世时,他的写作方式也受到了广泛的嘲笑;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不易读懂;就更不用提海德格尔的著作了,尤其是其后期的著作,简直就不知所云。这不但对汉语读者如此,就是对以德语为母语的人也是如此。更有甚者,就是哲学家自己写的东西,有时连自己都读不懂!听起来好像是笑话,但现象学的创始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确表达过这种情况。有次胡塞尔在笔记中记到,即使是他本人写下的文字,过后如果不集中注意力,就连他自己也很难读懂。大哲学家尚且如此,何况外行呢?

原来大哲学家也有读不懂的哲学著作

胡塞尔

摩尔与雅斯贝尔斯的坦白。

那么哲学家之间都能读懂彼此的著作吗?未必!英国哲学家摩尔与伯特兰·罗素是好友,同为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摩尔就曾透露过,他从未读懂过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而维特根斯坦则是罗素的学生与“小朋友”,算起来还是摩尔的晚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是海德格尔的早年好友,虽然后来因为海德格尔加入纳粹而变得疏远,但在两位哲学家年轻的时候关系很是亲密,共同组成了对抗大学教授们的僵硬哲学的联盟。当时海德格尔常到雅斯贝尔斯家做客,二人促膝长谈,共同筹划着未来的新哲学。虽然雅斯贝尔斯很喜欢与海德格尔聊天,但后来他曾表示,他从来就没有读懂过海德格尔的著作。

原来大哲学家也有读不懂的哲学著作

雅斯贝尔斯

海德格尔也有读不懂的书。

再来说这位海德格尔,别人读不懂他的著作,那么其他哲学家的著作海德格尔就能轻易地读懂吗?当然不会。在《我进入现象学之路(1963年)》(收入在文集《面向思的事情》中,商务印书馆“海德格尔文集”版,陈小文、孙周兴译,中文版106页,边码93页)这篇文章中,海德格尔就提到,1909到1910年的冬季学期,还在弗莱堡大学修习神学的他,在业余时间还学习哲学。在第一学期就从图书馆借来了两大卷的胡塞尔的著作《逻辑研究》,并将其放在自己宿舍的案头。这部现象学的开山之作可谓是深深地迷住了这位年轻的神学系大学生,以至于一再地延长借期。但是,要想读懂这部著作可没那么容易。海德格尔回忆当时的情况说到,在几年的时间里,他反复地读这本书,但始终未得其旨。还是后来,当他作了胡塞尔的助手后,亲得胡塞尔的传授与指点,这才真正地踏上了现象学之路。

原来大哲学家也有读不懂的哲学著作

海德格尔

与哲学家谈恋爱?

关于哲学家是如何被哲学著作所困扰的轶事我们就说到这里。从中可以看出,学习哲学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傍”上一位哲学家!就像学习语言一样,学哲学也需要有相应的环境。记得好像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出版家邹韬奋先生,曾对要学习外语者推荐过两条“捷径”:一是到国外的幼儿园里,与说外语的小朋友们交流,因为即使你说错了,小朋友也不会笑话你;二是与说这门外语的人谈恋爱。相比,要想学习哲学,估计到幼儿园里向小朋友请教是不会奏效的了;至于与哲学家谈恋爱是否会奏效,这里只提示两点:据说热恋中的人的智商都会很低;再者,缠绵情话也很少涉及哲学。其实对于学习哲学,或说是任何一门学科和技艺的比较好,也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找一部相关方面的比较专业的百科全书,或是辞典。这样每遇不解的事情或是词语,就可以随手翻开寻找答案了,也可已作为亲炙哲学家的代替。

原来大哲学家也有读不懂的哲学著作

纪年邹韬奋先生的邮票

为什么能读懂小说却读不懂哲学?

但是,上面所说的都是外在的助缘,实际下功夫的还是我们自己。就像学习外语一样,即使身在国外,如果不自身用力,也学不成外语。虽然有有利的环境会更容易些。然而问题是,为什么亲自与哲学家交流就比读书更容易理解哲学思想呢?就像上面所说的海德格尔亲自受教于胡塞尔一样。下面我们就逐步地做个分析,看看我们出于什么原因才难以读懂哲学著作,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却能够读懂一些其他的文字,比如小说或是新闻之类的。在作这个分析前,我们先提问一个问题,以对我们所接受的信息做个简单的分类。因为阅读哲学著作也无非是在接受信息而已。问题是:唐朝的第一个皇帝是谁?熟悉历史的您肯定很快就回答出来了:当然是唐高祖李渊。没错,很简单的问题。但对于不太熟悉中国历史的人(比如外国人)来说,也许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在知识水平上,后者就低前者一等吗?

原来大哲学家也有读不懂的哲学著作

哲学著作

容易获得的经验知识。

或许有人会这样认为,并且以自己丰富的历史知识而自豪。那我们在提一个问题:我昨天晚上9点钟在干嘛?您可能会想,这算是什么问题呀,谁在乎你昨天晚上在干嘛,我又不在你身边,我怎么会知道。的确如此,这个问题的答案根本算不上任何的知识,而不知道这个答案也只是因为您当时没有和我在一起,也就是没有经历过当时的事情。但是,从种类上来讲,此类知识,或说是信息,和上面唐朝开国皇帝是谁的知识并没有什么不同。不知道这问题答案的人,也许只是没有读过唐史而已,如果读过,或是听人说过,那么也会很容易就知道。当然,这两个问题还是有所不同的。唐朝皇帝的问题属于公共领域的历史知识,而我昨晚做什么的问题也只能说为是一个信息,而根本就不是什么知识。虽然如此,二者依然同属于经验类知识。

原来大哲学家也有读不懂的哲学著作

知识与智慧女神雅典娜

哲学知识虽被给予,我们依然难以理解。

这两个问题的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有一类知识或是信息(无论其等级的高低),我们很容易就能够获取到,或说是很容易就能够学习到。此类知识即使我们知道得再多,于我们的智慧也不会有所增加;知道得再少,于我们的智慧也无所损失。而有一类知识或是信息,即使我们通过某种途径接触到(比如读书,或是直接有人告知),却依然不能轻易地获得,或说是学习到、理解、弄懂。没错,哲学即属于此类知识。那么同样是被给予的信息,为什么就不能像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一样,我们能够径直地就理解呢?这正是我们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就读不懂哲学著作呢?虽然这些信息已被传递给我们,被给予了我们,但我们为何就不理解呢?我们将在明天的文章中,对此问题展开逐步的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