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克己复礼为仁:一为己,二克己,三成己

 格物方可致知 2019-10-03

克己复礼为仁:为己、克己、成己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成己:成就自我

自先秦开始儒家便逐渐形成了为己之学。孔子对为己与为人作了区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象征着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形态,“今”则代表了当时的现实。孔子所谓为己,即自我的完善或实现,为人则是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的赞誉,以“为己”否定“为人”,意味着将注重之点指向成就自我。为己指向自我的充实与提高,为人则是将自我降为他人的附庸,我仅仅迎合与认同外在标准,而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为己的最终的目标则是成己。克己是对自我的抑制,是成己的手段,这意味着道德修养并不仅是对自我的否定,更是一个自我造就的过程。

成己以立志为前提。“志”表现为一种稳定的意念,与价值目标相通;立志即意味着价值目标的自我确立。通过立志而确立价值目标,自我才能真正由迎合于外,转向挺立自我,而为己、克己、成己的过程亦可由此获得内在的依归。

志与己的如上关系,决定了若无必为圣人之志向,则往往难以有为己的切实功夫。立志(价值目标的确立)既构成了为己功夫具体落实的基本保证,又为以自我认同(成己)提供了根据。自我在世,总是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共在,也往往易导致个体的消失,如果个体在与人共存中完全随波逐流,一味迎合与“己”相对的人,那么,他常常便会丧失内在的自我。与之相对,立志意味着唤醒自我,超越世俗。通过立志以超越世俗,体现了内在人格的力量,这种人格的外在形式,即是所谓豪杰。豪杰的人格的独立性,使他不管处于何种境地,依然保持真诚的德性和内在的操守。

卓然不变的豪杰之士往往带有某种狂者气象,故又称狂者。狂者以真为尚,自信本心。没有任何矫饰,亦不为外在的毁誉所左右,他不仅拒绝沉沦世俗,而且敢于向世俗挑战:“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这种狂者(大丈夫)作为独立的人格形象,已具有顶天立地的气概。当然,狂者或豪杰并不是终极意义上的人格境界,志所指向的终极目标是圣而非狂。不过,狂者气象虽然非成己过程的终点,但却可以成为走向内圣之境的中介。自我面对世俗社会,狂者的特点在于身处此境,仍然以崇高的志向自洁其身,不为世俗所同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狂者不断的迈向了圣人之境,对狂者之镜的如上提升,同时亦蕴含着对个体自主品格的注重:卓然自立构成了成圣的内在环节。

超越世俗,自主自立的前提是确认自我,离开此自我,成已的过程必然是无根的。圣人的境界并不是出于外在强加,也非形成于忘己逐物的过程,它更多地与内在潜能的展开过程相联系。

豪杰气概和狂者胸怀着重从个体存在与世俗世界的关系上挺立自我。各人皆有成圣的根据,但其才质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人要随才成就。”才质不同,成圣的方式、途径亦往往各异。

与成己方式的多样性相一致的,是人格模式的多样性。个性的差异,决定了人格模式很难整齐划一。走向共同的自圣之境与成就多样的个体人格,并不矛盾。

自我并不仅仅表现为一种人格境界,它总是具体化于现实的生命存在。自我身处社会之中,总是面临各种道德责任和义务,但不能因此而无视个体生命的价值:尽道德义务不应导向否定个体的生命存在。这种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巧妙地解决了理性本质与生命存在的紧张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