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探微(057):狂犬吠日——释“狂”(下)

 文山书院 2020-08-24

朱英贵

    (承接上文)

三、含有“狂”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狂”字的相关成语不是很多,其中“狂”字的含义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表示事物“狂”,二是表示人的行为“狂”,三是表示人的语言“狂”。现分别举例如下。

其一,成语中的“狂”字表示事物“狂”的。例如:

狂风怒吼——形容大风呼啸,气势猛烈。语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十回:“忽闻狂风怒吼,怪浪波番,其舟在水,飘飘如一叶。”

狂风大作——刮大风。语见《水浒传》第七十九回:“初时穿林透树,次后走石飞砂,须臾白浪掀天,顷刻黑云覆地,红日无光,狂风大作。”

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源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狂吠狴犴——狴犴:传说中一种野兽名,这里指狂犬。狂犬乱叫。语见唐·柳宗元《乞巧文》:“王侯之门,狂吠狴犴。臣剑百步,喉喘颠汁。”

力挽狂澜——力:竭力;挽:挽回;狂澜:巨大的波浪。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源自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其二,成语中的“狂”字表示人的行为“狂”的。例如:

忽忽如狂——忽忽:形容印象模糊或见不真切。恍恍忽忽,如同神经错乱似的。语见《汉书·李广苏建传》:“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

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感情失去控制。源自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欢欣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语见吴玉章《辛亥革命》:“当变法的诏书一道道地传来的时候,我们这些赞成变法的人,真是欢欣若狂。”

惊喜欲狂——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状。语见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九·胡氏子》:“胡惊喜欲狂,即与偕入室,夜分乃去。”

举国若狂——举:全;狂:疯狂。指全国上下群情振奋;纵情欢乐不能自已;都像疯狂了似的。源自西汉·戴圣《礼记·杂记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语见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

被发洋狂——被发:披散头发。洋:佯,假装。披散头发,装作疯狂。语见《史记·宋微子世家》:“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洋狂而为奴。”又作“被发详狂”语见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之吴,乃被发详狂,跣足涂面,行乞于市。”

解发佯狂——解发:把头发散开。佯:假装。散开头发假装癫狂。语见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焉!’遂解发佯狂而去。”

裘马清狂——指生活富裕,放逸不羁。源自杜甫《壮游》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语见清·赵翼《瓯北诗话·杜少陵诗》:“当其游吴越,游齐赵,少年快意,裘马清狂,固尚未困厄。”

其三,成语中的“狂”字表示人的语言“狂”的。例如:

口出狂言——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语见《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得大醉,口出狂言。”

言狂意妄——说话放肆,思想狂妄。语见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杜少陵》:“歜上书之明年,言狂意妄,圣天子不赐镬樵全生,弃逐岭表。”

狂瞽之言——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无知的言论。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亦作“狂瞽之说”。语见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参以刍尧之议,冀千虑一得,衮职有补。”

肆言如狂——像发疯一样地胡言乱语。语见宋·洪迈《夷坚丙志·河北道士》:“宣和七年正月望夜,京师太一宫张灯,观者塞道。二人坠于池,宫率急拯之,不肯上,肆言如狂。”

四、谈谈历史上文人中的“狂人”

“狂”字的字义源流,由古及今,“狂”字的应用范围,也由犬及人。百余年前,鲁迅在《新青年》月刊发表了他的《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不过,鲁迅创造的狂人形象更侧重于国民层面,而不是侧重于文人层面;更侧重于思想精神层面,而不是侧重于行为举止层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在行为举止层面历史上文人中的“狂人”。

中国的知识阶层,自古以来称作“士人”,今天被称为“知识分子”,为了照顾古今,不妨统一称之为“文人”。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看看,提倡“中庸”的孔夫子却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可见中国的文人自古以来就很难做到“中庸”。不过,一不小心,孔老先生却为他所认可的文人进行了分类:一类是“狷者”,一类是“狂者”。

“狂者”何人?“无所据,则自放于礼法之外”(刘宝楠《论语正义》)即所谓敢于直陈正见,敢做敢为者,超出礼法之外,毫无所据,必去“直”而成狂妄。由直而狂,乃是孔子所谓“狂”的根本所在。在孔子看来,真正的狂者是基于对社会有责任感的文化之士。朱熹也认为,“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由于狂者怀有一种阔大的抱负,所以其出言便要超出一般社会个体的接受能力和认识水平之上。

“狷者”何人?“狷者守节无为……狷者慎守一节,虽不能进取,亦自不为不善。”(刘宝楠《论语正义》)即所谓独善其身者。他们虽不能补社会之偏,但能在乱世中保持气节而不被世俗所污。狷介中正,洁身自好,保己之德,正己之心,其实也是“狂”的另一种表现。

“狷者”与“狂者”都能够上察天文,下究地理,忧国忧民,直面人生。狂狷人格是被阉割人格的对立面,具有个性特征的文人也就被世俗社会视为“狂人”。中国历史上的狂人现象,是被权势者认为不符合社会要求的“不正常”的行为现象:所谓“狂人”,无不因志高言大、狂放不羁而与社会、政治、伦理发生冲突,从而表现为一种反社会性。“狂人”对现实社会通行的思想规范不能接受,其自身也就为世俗社会所不理解、不容纳,成为世人眼中的“狂人”。传统政治所需要的只是些顺从型人才,文人的才能只能为政治所御用。而对那些违逆型人材则一概予以排斥和打击。

网络上有人开列了“狂人”的八种类型:异端者、佯狂者、隐逸者、入世者、放荡者、一任性情者、恃才忤上者、处江湖之远者。更有网络文章遴选了自古以来的十大狂妄文人,现仅将这十大“狂人”摘其要录于下:

庄子:放任自己思想的翅膀,让它抟扶摇直上九万里;观照古今兴衰成败,让后世所有思想者望洋兴叹。

嵇康:这位竹林领袖受戮前,从容弹奏《广陵散》,弹毕叹曰:从此广陵散永成绝响。

陶渊明: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天真的诗人高唱《归去来兮辞》回到乡下老家。

李白:内有沉迷于酒色的皇帝,外有每日携妓狂饮的诗人,太白横空出世,命高力士为他脱靴。

唐伯虎:唐寅落魄一生,穷困一生,除了诗和画,唯一剩下的就是狂傲不拘。

徐渭:儿童时代的屈辱,青年时代的坎坷,中年时代的得意又失意,杀妻入狱的精神折磨,晚年景况的窘迫悲凉,文长不幸而文化史幸。

李贽:惊世骇俗的异端思想家,在牢里趁剃头匠不注意,夺剃刀自刎,由于割得不够深,流血两日之后才离世。

金圣叹:钻研哲学却没能成为哲学家,诗文有集却不以诗文名世,因为批了虽没能批完的六才子书,却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一代宗师。

黄景仁:自比弥衡和嵇康的狂傲,使他六次高考落榜,上不了清华北大,却没能阻止他登上乾隆盛世诗坛的巅峰。

苏曼殊:近代怪人:文学家,艺术家,革命家;中日混血,东西合璧;半僧半俗,亦情亦圣。体味着东西方文化碰撞时的痛苦和挣扎。

综上所述,如果说“狂犬”并非疯狗,只是四蹄一路狂奔的猎犬;那么,“狂人”也不是疯人,却是思想一路狂奔的奇才。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