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学徒的出师礼俗

 古韵流芳殿 2019-10-03

出师是学徒们人生历程的重要一站,意味着学徒不再是学徒,而是一位真正地艺人了。出师,不仅仅是学徒的喜事,也是师傅们的喜事,能够带出优秀的徒弟是师傅们的骄傲,能够成为师傅们的高徒也是徒弟们的荣幸。对于师傅、行会来说,事业后继有人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但是,这也同时带来了新的竞争对手,所以,庆贺是必须的,而行业规范也是非常必要的。

出师礼仪。一般是由徒弟先向祖师爷敬献供品,同时对祖师爷行叩拜礼。然后向师傅、师母行三拜九叩的大礼,感谢师傅师母的教养大恩。有的还会向师傅师母送红包,表达对师傅师母的敬重。同时,师傅会退回“投师帖子”,并且还给徒弟赠送一份工具,留作纪念。有的行业里头,还要向祖师牌位跪诵祭告词,较为正式。有一篇木匠行业的祭祖文如下:

××朝,岁在×××日之吉时,班门弟子×氏,谨以香帛酒醴,庶羞不腆之仪,祝告于祖师公输夫子之神而言曰:伏以!木有根,水有源,江湖发源于昆仑。今有弟子××门下×生,蒙祖师在天之灵,承天地相佑之功,今三年学徒期满,学业亦见小成,按礼准其下山,任其放缰驰骋,兹日下放,正式成为教内之人,特告于祖师之前。善哉!吾谨遵三规五戒,发扬祖师利人之德。从兹为匠,业精于勤,有志者事成,今日谢师,敬请天地、元皇、祖师及殿前千千祖师、万万师尊、当坊土地及一切神灵,前来享受馨香,共饮喜酒一盅。伏以,伏以,神其来降!谨祝以闻。

有些行业虽然不进行祭告仪式,但也会有相应的勉励语词。最后,举行谢师宴。谢师宴有徒弟出资举行,宴请师傅一家、师叔、师兄辈、行会同仁、重要主顾等等。宴请不仅仅是一次吃饭,更是一种引荐。当重要的人都来以后,师傅把自己的徒弟引荐给同行们,希望他们多加照顾自己的徒弟,使得自己的徒弟在以后有一个好的前程。

出师以后的规矩:

第一,帮师一年,付给工匠一半的工资;

第二,不准强师傅的生意;

第三,由师傅引荐加入行会,不能自行入行会。

在有的行业里,还有一些奇异的规矩。比如北京的牛骨行规定,学徒出师以后没有本号掌柜作保,其他的商号不能随意雇用。北京的皮箱业规定,徒弟出师以后,没有师傅的引荐,其他商号不能擅用。

这些规矩都把师徒关系无形中延长了,并且从行规角度有效地控制了竞争对手,确保了原行业利益。这些在封建社会里最为常见,带有浓厚地封建性。如今社会自由竞争最为常见,但是,一定行业规范还是有的。此外,还有一些不成文的礼俗,如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徒弟们还会提上礼物看望自己的师傅师母;尤其是师傅大寿的时候,所有的徒弟会拿上丰盛的礼物为自己的恩师贺寿。当然,师傅生病或者是有难的时候,第一时间赶到师傅师母跟前的往往是它的徒弟,真可谓是“一日为师,重视为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