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匠】拜师学艺的习俗

 思乡远梦 2022-06-07 发布于北京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思乡远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可以继续免费查看本平台历史消息了。谢谢您的赞赏和分享!

       拜师学艺,通常在两厢情愿的前提下进行,先由徒弟家摆“拜师酒”一桌,席前行拜师礼,奉上敬师红包,有的还要写“师帖”,立凭为据。学徒期通常为三年,头年打杂,帮师父做家务事,次年做粗工,第三年习艺。若非低能,一般三年可以掌握师传技艺,能脱师独立行艺。学徒期间,只管吃用,不取工钱,即使三年学徒期已满,亦是脱师不离师,通常还须随师见习年余,此期间可取工钱。脱师之日,徒弟需置办“谢师酒”一桌,以谢师父教诲。直到现在,拜师学艺,尚沿袭这种传统习俗。

  沙湖沔阳洲,地势低洼,泛称“水袋子”,十年九不收。过去,无湖田、又不会做生意买卖的人家,孩子难跨进学堂门,可怜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于是,就给孩子找一个有名气的师傅,让他从师学手艺,养家糊口,维持生计,老百姓都懂得“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的道理。

  旧时,有专门技艺的手工艺人,开店设铺者少,流动经营或帮工者居多。他们“农忙种田,农闲挣钱”,走乡串户,俗称“做上工”,东家除供好吃好喝外,另付工钱,故有“天荒饿不死手艺人”之说。

  师徒如父子,这是拜师学艺的行话。意思是说师徒关系,有如父子关系。师傅要像父亲一样关心徒弟,传授技艺;徒弟要像子女那样对待师傅,规规矩矩,恭恭敬敬。传统社会主要靠家庭伦理来维系社会稳定,学手艺也是如此。如去远乡学艺或一些特殊的艺业,弟子一入师门,全由师傅来管教,父母都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亲近的关系,自然需要当地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清代诗人罗振玉的名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既代表了徒弟对师傅的一种尊重,同时也体现出师傅对徒弟的深远影响。

  在老沔阳,百工技艺也统称为“九佬十八匠”,包括“金银铜铁锡,木瓦窑石漆,雕画焗盖(音)篾丝染,茅弹镐箍皮”等二十二个行当。拜师学艺,先得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兴趣爱好,然后决定去学哪门手艺。如瞎子学算命,跛子学鞋匠,身体瘦小的学剃头、学裁缝,强壮的学木匠、瓦匠、打铁等。

  手艺也不是想学就学的,也有诸多“礼性”。先得有请亲朋好友介绍,师傅答应收徒弟后,才择日认师。按乡俗规矩,一般是冬至拜师,徒弟进师傅门,须置办随俗的礼品。先到师傅家里神龛前跪拜行业祖师牌位,然后参拜师傅和师娘,奉茶磕头,才改口以“师父”相称,如寺庙中的小和尚尊称老和尚为师父,美猴王口中只道师父!仪式完后,徒弟一方再择日办酒席,请师父和中间人到家里细谈传艺的条件。如从师学艺的时间一般为三年,三年之内包吃包住,没有工钱,但逢年过节,师父会适当给徒弟一些零用钱等。

  以前,手艺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手艺会,先跟师傅睡”。此话乃是个比喻。意思是徒弟只有常和师傅在一起,一起做活,一块生活,关系上成为师傅家庭中的一员,感情上达到亲如父子的程度,师傅传艺自然会尽心尽力。有不少需用“意”传的东西,有时就含在师傅的“闲话”里,常在左右,能从师傅的话语中“悟”出很多道理。

  天地国亲师,尊师重道是中国的传统,传统手工业各行当中,均有一脉相承的祖师爷。如竹木泥瓦匠行业的祖师爷鲁班,金银铜铁锡业的祖师爷太上老君,纺织业的祖师爷黄道婆,裁缝的祖师爷轩辕氏(黄帝),编制业、鞋匠的祖师爷刘备,剃头的祖师爷吕洞宾(罗祖),杀猪的祖师爷张飞,做生意的祖师爷范蠡,戏剧的祖师爷老郎王,打莲花落艺人祖师爷蓝采和等。艺人祀奉祖师的目的,一是祈求祖师在天之灵庇佑自身和家庭平安;二是制造神秘感以实现技艺的保密;三是希望行业一路顺风匠运长久。

  三年学徒期满,徒弟脱师,徒弟备酒席以答谢师父,叫谢师酒。师父赠送徒弟一套专业工具,使之独立从业。谢师酒上,师父往往会“交实手”,给徒弟传授本行业最为关键技术。如果师父家尚无跟脚的新徒弟上门,人手不够,师父就会继续叫徒弟继续帮工一年,帮工的这一年,师父会照地方行价开徒弟工钱。

  出师后,师徒之间一般是结为亲戚来往,逢年过节,要给师父送礼,终身不变,以示不忘师恩。古有“师者,父母也”。师父年老,若无生活来源,徒弟虽无赡养的义务,却有赡养的情分。做人不能忘根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毛主席也曾教导我们:“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意思是说,带会了一个徒弟,等于师父的生意就要被徒弟揽走不少。遇到徒弟不仁不义,跟师父竞争,等于是抢师父的饭碗。所以师父带徒弟,民间就有了“留一手”的说法。

  《隋唐演义》中,秦叔宝(双锏)和罗成(五钩枪)是姑舅表亲关系,两人的武艺都非常高强。有一次,他们在后花园里互相切磋学习武功,本来事先说好了要毫无保留地切磋,可最后两人都因为害怕对方学会了自己的绝招而超过自己,于是互相“留了一手”:秦叔宝留了一手“杀手锏”,而罗成则留了一手“回马枪”。秦叔宝和罗成他们是不希望别人超过自己的。

  师父之所以会选择“留一手”,怕徒弟抢自己饭碗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使得师父在心底深处会不由自主地采取一种防御性措施,毕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做徒弟的心里自然明白这些潜规则,并非“从师不高,学艺不妙”。况且师傅思想保守,手艺中有些垄断独行的绝活,也素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说法。说的是只传给男丁,不传女儿,只传给家里人,不传给外人,即便是女婿都不能传。为的是确保子孙后代长此以往能以艺养身、养家。这种封闭式传承,往往因继承人老去而造成技艺失传。

  “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要真正成为能“吃香的、喝辣的”匠人,还得参师才行。

  参师,一般是指跟从师父手艺没有学到家,再去找另外的师傅继续深造。参师与拜师有所区别,拜的师父相当于认的爹。参的师傅相当于认的干爹。师父过世,徒弟要披麻戴孝,参师过世,徒弟磕头就行了。

  昔日,家乡的村子有一位做木匠易师傅,他拜师学的是“小墨”,打农具、家具的,后参师学“大墨”,帮四邻八乡的村民起房屋。他做的卯榫精巧,锁得牢实,开创出手艺人的智慧绝活。

  木匠是很看重自己的斧头的,印象中,易师傅每次收工赶夜路回家时,总是在腰里别把斧头。听易师傅讲,这是江湖。一来可以防身兼辟邪,二来斧头是木匠的身份证。

  小时候,我也听到大人讲过关于木匠走夜路碰到鬼的故事,也弄不懂斧头对鬼究竟有什么震慑力。在老家,木匠在上梁时,主家要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不仅要挑选个良辰吉日吉时,有钱人还事先请风水先生测属相忌讳,以便告知村里那些属相相克的人届时回避。

  “日喜时良,天地开敞;黄道吉日,正好上梁。”彼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当木匠在祭大梁时,会把斧头蘸上鸡血,以驱鬼辟邪之用。当大梁抬到中柱的“纱帽”上时,掌墨的木匠几斧头,大梁落位,上梁完工,然后把糖果、香烟,撒向下面的人群。此时,木匠的唱和声、抢闹声、笑语声、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乡村。

  那么,木匠走夜路为什么要在腰里别把斧头呢?旧时,木匠在外做完活,如果要赶夜路回家,其他工具可能会先寄存在主家,但斧头是一定要别在身上的。因为蘸有鸡血的斧头,就会百鬼不近。看来,此习俗实则是一种信仰而已。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把技能交给了徒弟,只是第一,徒弟要想学得好,还需要自己努力,下苦功多练习,才能学的好,学得扎实。易师傅15岁拜师学艺,在江湖上闯荡40多年,也带出不少的徒弟。斗转星移,时代发展,现在木匠的制作都依赖于电动木工用具,如今,易师傅只是带着徒弟为建筑工地安装模板,传统的木工工具,如刨、锯、凿、锉、斧子、折尺、墨斗等,总不离手,守望着渐行渐远的传统木工手艺。

  手艺人虽然地位不高,却没有人敢轻易招惹,是因为行业界流传的《鲁班术》。《鲁班术》是百业之祖鲁班发明的,他深知五行八作的匠人疾苦,又无权无势,全凭手艺吃饭。再则,手艺并不是一个非常容易学职业,要跟着师傅一边学、一边做,靠自己的天分以及努力才能学会,叫做“将钱学手艺,学手艺赚钱”。为避免手艺人被人欺负、轻视,所以留下一些秘术,以用于惩恶自保。如主家做出不给工钱等得罪匠人的事,否则就会得到惩罚。木匠使用鲁班术可在木料上安上“机关”,瓦匠可在砖瓦上使“手法”。鲁班术有使东家人财两旺,家庭和顺平安的,也有使东家家破人亡的。譬如引鬼祟入门,让家人生病或者遭遇官司劫难等。因此,人们对匠人是非常敬畏。所以,匠人上门干活,不敢得罪。

  社会的发展,许多老手艺不得不尴尬地退出历史舞台,譬如:打铁、箍匠、篾匠、劁猪、老理发、弹棉花、纺纱织布、榨油、烧窑、刷秤,锔碗、补缸、货郎、草编、芦苇编织、做布鞋等,已伴随行走乡村的手艺人的蹒跚身影渐行渐远,实在令人感到几许不舍,几多感慨!

荆州花鼓戏《打神》选段   吴珍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