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两个部位越“大”,说明您的湿气越重,寿命“越短”,需警惕!具体指什么?

 有空无聊看看 2019-10-04

湿气,被中医称为“湿邪”,为“万恶之首”。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上身,祛湿是一大难题。

三伏天,高温酷暑,雨水多,湿热毒最重,再加上贪凉,人体湿气重。

一旦此时,不能及时排除体内湿气,到了秋冬,人体容易生病,威胁健康。

这两个部位越“大”,说明湿气越重,寿命“越短”,需警惕

第一个:小肚子

湿气,能引起妇科病。《傅青主女科》云:“夫带下者俱是湿症。”

女人,小肚子越大,湿气越多,特点就是减不下去。

体内湿气重,滞留在体内,无法排出,久而久之,便会慢慢导致小腹的水肿。

这种严格来说,不算是肥胖,只是小肚子显得比较大。

第二个:舌头

舌头胖大,出现“齿痕舌”,也说明体内湿气重。

尤其是,早上起来后,发现舌体两边有齿痕,舌头又胖又大。

这些都是脾虚湿重的典型症状,需要好好健脾祛湿了。

此外,湿气重,还有这几种表现:

1、头发油腻早上刚洗的头,到下午就非常的油腻,头屑还多。此时,或许是体内湿气重所致。

2、大便粘,难以冲干净早上排便时,若出现大便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可能是体内有湿气。若大便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型,且排便不净,则体内湿气加重了。

3、小腿发沉,全身无力早上醒后,下床走路,感觉小腿发沉、发酸,人也没精神,也是湿气重的表现。

4、脸上起痘,爱出油

湿气重,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的失调,脸部等部位皮肤较为油腻,痘痘也就随之而来。很多湿气重的人,不仅脸上有痘痘,背上、前胸也会有很多痘痘,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痤疮。并且,还会伴有满面油光。

这四件事,是湿气“加速器”,最好一个也别做

1、嗜酒如命

中医认为,“酒助湿邪”。酒精,是加重人体“湿毒”的关键因素,酒精很容易引起湿气。

2、重口味饮食

脾主运化,负责运化体内水湿,一旦脾胃虚弱,则会导致湿气重。

吃过多重口味食物,会损害脾胃功能,不易消化,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不利于脾胃健康,进而导致内湿重。

湿气困脾,体内湿气重,又会进一步加重脾虚,如此恶性循环。

3、缺乏运动

运动少,也是导致湿气堆积的原因之一。

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会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

4、湿发入睡

晚上洗头后,一定要注意,吹干后,在入睡。

一旦,头发湿漉漉,便开始睡觉,很容易导致湿气入体,危害健康。

简单三招,祛湿排毒,助力健康

第一招:喝祛湿茶水

用健脾利湿的食材,搭配做成茶饮,泡水喝,祛湿又健脾,效果尤佳。

白鼓丁薏仁茶,泡水喝,可健脾、祛湿、排毒,大有益处。

用玉米须、薏仁、赤小豆、马齿苋、白鼓丁、芡实、山楂、淡竹叶,全部碾碎,装入小茶包中,做成茶包,每日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白鼓丁,利尿利湿,泄湿热,改善湿热所致恶心、舌苔发黄,红肿痘痘等症,还可排除更多毒素。

薏仁,利湿健脾、祛风胜湿,利肠胃,消水肿。与赤小豆搭配后,健脾利湿、消肿解毒,祛湿效果更突出。

玉米须,入肝、肾、膀胱经,可利水消肿、平肝利胆,凉血、泻热,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

芡实,既能健脾,又能除湿。它能去除体内湿气,让机体获得轻松感,消除困倦。

淡竹叶, 以渗湿泄热见长。山楂,归脾经,可健脾,有助于祛湿。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祛湿。

几种搭配在一起,去除体内湿气,效果尤佳,不妨试试。

第二招:揉一揉

揉腘窝

腘窝,为十二正经中肝经、肾经、膀胱经经脉循行区域,腘窝正中穴位为委中穴。

膀胱经又是人体大的排毒祛湿通道,按摩委中穴,可有效帮助身体进行祛湿。

把手掌搓热,来回搓擦两侧腘窝,间断按压穴位,也是以局部发热、酸胀为宜。

揉承山穴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经常按揉,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轻轻按压承山穴会有酸胀感,说明体内有湿气。按揉一段时间之后,身体会微微发热,说明湿气已经在散发出去了。

揉阴陵泉

阴陵泉穴,是脾经的合穴,具有排渗脾湿,健脾利水,通利三焦之功用,经常按一按,帮助身体祛湿排毒!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处。

稍微用些力点按此穴,再开始揉按,按摩5-10分钟左右,或者拇指指端放于此穴,先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再点按半分钟,至局部有酸胀感。

第三招:热水泡脚

热水泡脚,是有一定祛湿之效。

即便是炎热的夏季,多用热水泡泡脚,对于人体健康,大有益处。

经常泡脚,能够疏通经络、促进血液流通、舒缓压力、帮助体内排出体内湿寒。

水温度以38~43度为宜,水量摸过脚踝,泡到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就算是好了。

此外,还可以在泡脚水中,加入一点生姜、花椒、艾叶等,一起泡脚。

中医认为,花椒,性辛温,香气浓重,能够祛除寒气,用花椒泡脚,除湿除燥的功能更佳。

热姜水泡脚,则可促进脚部血液循环,驱走体内寒气,能散寒、除湿、活血、减少手脚冰凉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