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湿气一重,百病丛生! 湿气,是中医理论中的概念,中医认为,湿气过重,则伤及我们的阳气。 为什么说,湿气越重的人,寿命“越短”! 因为湿气,又称为万恶之邪,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 中,中医最怕湿邪! 湿气,遇寒则为寒湿;遇热则为湿热;遇风则为风湿等等。 所以,对于“湿气”,真的是,千寒易除,一湿难排! 湿气越重,身体自然不健康,寿命也会相对较短。 那么,人体湿气重有哪些表现?又有哪些有效祛湿排毒的方法呢? 湿气“重”的人,身体会有5种表现: 表现一:头昏体沉 湿气重的人,首先能反应出来的,便是头部。 如果感觉头部昏昏沉沉,有种裹着布料的感觉,那么很有可能是湿邪,已经侵入身体了。 另外,随着湿气加重,身体也会逐渐感觉困重,不舒服,四肢像拴着铁球一样。 表现二:皮肤爆痘 身体湿气过重,皮肤同样会受到影响,比如说:爆痘。 皮肤爆痘,是湿气向外反射的信号,会使毒气在体内堆积,导致皮肤出油,出现爆痘的情况。 爆痘可能发生在面部,也可能发生在后背。 很多人,总是不停地治疗痘痘,其实,如果身体湿气不除,痘痘依然会反复的。 表现三:大便软烂 通常来讲,一个健康的人,其大便呈金黄色,软硬适中,条状。 而一旦大便呈软烂,不成形,且颜色发青,很容易粘在马桶上,不能冲干净。这说明体内湿气比较重,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表现四:舌苔厚腻 湿气重的人,口气,也相对较重。 这通常是因为,湿气,会让毒素在身体淤积,嘴里便会有异常气味。 另外,湿气重的人,往往舌苔厚腻,四周有齿痕,这是“湿气重”的人,比较典型的一个表现。 表现五:手脚水泡 是否一到夏季,手脚部分位置,会出现密密麻麻且透明的小水泡? 这种水泡,学名叫做“汗疱疹”,多数是因为体内湿气排出不,便体现在手脚上。 出现汗疱疹的时候,一定记得不要抓挠,也不要挤破。 想要健康祛湿,谨记四多、三少! 【四多】 1、多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都缺乏运动,久而久之,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病症。 因此,日常生活中,要适当运动,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的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如慢跑,散步,太极,瑜伽等非剧烈的运动,这些运动,都有助于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2、多喝茶 黄花苗黄实茶:黄花苗、黄实、薏苡仁、马齿苋、赤小豆等。 黄花苗,用来治湿是最为适宜的,《本草纲目》记载:婆婆丁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 其可泻火除湿,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黄实,既能健脾,又能除湿,让机体获得轻松感,消除困倦。 薏苡仁,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补肺清热、可祛除风寒,排湿毒等 。 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祛湿,避免湿气的侵蚀,增加湿气的代谢,减少体内毒素的堆积。 赤小豆,是我们常用的祛湿食物,有健脾益胃、利尿消肿,和薏苡仁搭配效果更佳。 3、多泡脚 ![]() 中医认为,夏天泡脚,湿邪乃除! 也就是说,夏天多用热水泡泡脚,有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 泡脚时,水温要适中,时间大概保持在30分钟左右为宜,泡到微微出汗,而不是大汗淋漓最佳。 4、多按穴 ![]() 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有一个穴位:阴陵泉穴。 此穴是脾经的合穴,也是人体的排湿大穴。 作用:经常按揉,可排渗脾湿,健脾利水,通利三焦,快速祛除体内的脾湿。 方法:用力点按此穴,再揉按,每次按摩10分钟左右,每日一次即可。 【三少】 1、少酗酒 ![]() 中医认为,酒,助湿邪!意思是说,酒精,是加重湿毒的主要因素之一。 虽然我们都说,喝酒,有助于提神,能放松心情。 但是,你也要知道,喝酒会损伤肝脏,导致酒精肝;会伤害血管,导致血管堵塞;同样,更会加重身体的湿气,进而诱发一系列疾病。 2、少贪凉 ![]() 不论是寒凉的环境,还是寒凉的食物,都会导致体内的阳气不足,让湿气加重。 所以,日常要避免贪凉,尤其是夏天。 不要洗凉水澡,少喝冰饮料,少吃冰棍等,这些都会刺激肠胃,造成脾胃不和,导致体内湿气重! 3、少重口 ![]() 肠胃功能好坏,直接关系到营养及水分的代谢,一旦代谢变差,体内的湿气不易排出,便会加重。 所以,想要肠胃好,最重要的就是,少吃重口味的食物。 如油腻、过咸、太甜等,都是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的食物。 经常食用,不仅会加重炎症的反应,还会导致湿气越来越重,损害身体健康。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