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授权转自: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诗曰: 无边林海莽苍苍,拔地松桦亿万章。 久矣羲皇成邃古,天留草昧纪洪荒[1]。 这里被称为祖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维系着呼伦贝尔草原和东北平原的生态平衡 今天,一起走进中国最大的国有林区 大兴安岭林区 重要分界线 大兴安岭位于中国雄鸡版图的鸡冠处,地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及黑龙江省西北部,与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共同组成了中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黑龙江和嫩江的发源地。 大兴安岭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不似“云横秦岭”的险峻,其山脉连绵起伏,绝大多数山岭海拔在1500米以下。大兴安岭林区已发现多处火山和冰川运动的遗迹,而且蕴藏着煤炭、铅锌、铜、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2,3]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最高峰-奥克里堆峰山顶上俯瞰四周 (图片摄于内蒙古根河市) 大兴安岭林区的云海景观 (图片摄于内蒙古根河市) 鹿鸣山上的巨石 (近百米高的石山上,巨石屹立,极可能为冰川搬运的产物。图片摄于内蒙古根河市) 阿尔山天池 (阿尔山地区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火山熔岩地貌,天池为火山喷发后积水形成,图片来源于网络) 夏秋季,大兴安岭将太平洋的潮湿暖流阻挡在内蒙古高原之外,其降水也主要集中在此时段;冬季,它又截留下西伯利亚寒流,干冷的亚洲冬季风吹过山岭,天气以“万里无云”的晴好天气为主。大兴安岭作为中国400 mm年等降水量线的北界,为山脉两侧不同地貌景观及气候环境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大兴安岭的岭东是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气候较为湿润,全年降水量大于400 mm,无霜期相对较长,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成为中国重要的粮仓。 东北平原上的农场 (东北平原气候较为湿润,但较寒冷,因此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大大降低,有机质降解速度变慢,年复一年地堆积,形成了含腐殖质较多的黑壤。“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是对东北黑土地的形象比喻。图片来自网络) 岭西是呼伦贝尔草原,全年降水量在200 mm至400 mm之间,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水草丰美,是三河牛、三河马的主产地,是极好的夏季牧场。 呼伦贝尔草原 (夏日里,牛羊如珍珠般镶嵌在大地上。图片摄于内蒙古陈巴尔虎旗) 独特的气候 大兴安岭自身海拔较高,又位于高纬度的亚洲大陆内部,形成了冬冷夏暖的气候,地跨寒温带和中温带,气温年较差接近50摄氏度,境内冻土层广布,极端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8摄氏度。高寒的气候条件下,许多树种不适宜在此生存。但大兴安岭夏季多雨,日照时间长(6-8月每日日照时间可达17小时),万物得以恣意生长,形成了针阔混交林景观,生长着落叶松、樟子松、白桦、杨、栎、红柳、红杉等树木。大兴安岭的原始林海中广布的落叶松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木质坚硬、耐腐,适于在建筑物、桥梁、铁路等工程建设中使用。由于高寒的气候及山地地形,大兴安岭不适宜大面积发展畜牧业和农业,近几十年来主产业都是以木材加工和运输为主的林业。 大兴安岭腹地根河的月平均气温及降水曲线 (大兴安岭林区春秋两季的温度变幅很大,图片来源于中央气象台) 中国冻土分布(图片来源于网络) 冬日的小镇 (图片摄于内蒙古根河市) 极寒天气下的大兴安岭小镇街头 (一般在气温接近或低于零下四十摄氏度时,会出现“冰雾”天气,冰雾是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微小冰晶组成的雾,当地人俗称“冒白烟”,这是当地百姓直观判断极端严寒天气的标志,图片来源于网络) ![]() 冬日的大兴安岭街头 (冬日的大兴安岭成为天然的冷库。图片来源于网络) ![]() 参加“冷极”马拉松比赛的队员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体验泼水成冰 (图片来源于网络) ![]() ![]() 冬夏景观对比 (图片摄于内蒙古根河市) ![]() 林中小道 (两侧树木为白桦树,图片摄于内蒙古根河市) ![]() 针叶林 (原始林海中树木稠密,只有拼命生长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阳光。因此,原始林海中的树木枝干一般都很高、很直。图片摄于内蒙古根河市) ![]() 秋季的白桦林 (图片来源于网络) ![]() 秋季的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二季) ![]() 亚洲第一湿地“根河湿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仿佛是大自然的画家打翻了调色板,从此,大兴安岭的世界就仿佛是童话的王国,土地和天空都是梦幻般的色彩。 ![]() 金黄色的晚霞 (图片摄于内蒙古根河市) ![]() 粉红色的晚霞 (图片摄于内蒙古根河市) ![]() 油菜花海 (图片摄于内蒙古额尔古纳市) 大兴安岭远离人口密集的都市,在当地气候条件的背景下,7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清澈的溪流和纯净的空气给多种野生动物营造了绝佳的生存环境。黑熊、棕熊、袍子、猞猁、雪兔、梅花鹿、驯鹿、驼鹿、水獭、紫貂、松鸡……俨然是动物的王国。 ![]() 溪流中的鱼儿 (图片摄于内蒙古根河市) ![]() 狍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