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24岁的年轻女孩,是否都会惧怕自己50岁的那一天?

 skysun000001 2019-10-05

大家好,我是阿姜,好久不见啦~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你觉得我是谁》,看完之后,我深深的感觉到随着年岁渐长,女性对衰老是如此的恐惧,对亲密关系又是如此的渴望和焦虑。


女主角克莱尔50岁,是一名大学老师。但在社交软件上,她将自己“伪装”成24岁的年轻女孩克拉拉,并认识了小她20岁的年轻摄影师Alex。

                        

随着交流深入,他们网恋了。


Alex渴望见到她,她便把自己青春美艳的侄女的照片和跳舞的视频发给了他。不知情的亚历克斯对她愈发迷恋,满嘴都是说不完的深情,她也逐渐沉沦其中。

和Alex的恋爱让克莱尔找回了年轻时的活力。她在聚会上酣畅淋浴地饮酒、在舞池里释放自我,在儿子球赛上公然讽刺裁判,像年轻人时一样丝毫不在意他人的目光,尽情取乐。

                        

慢慢的,在用“克拉拉”的身份和Alex相处时,克莱尔从最初的不安,变成了怡然自得。她不觉得自己在欺骗Alex,因为除了脸,她的声音、她的思想和内心是属于她自己的。

她觉得她就是克拉拉。

虽然克莱尔表面上表现的自信满满,但当Alex要求跟她线下见面的时候,克拉尔都会下意识找各种理由拖延、拒绝。她害怕Alex无法接受真实而衰老的她,她害怕失去Alex,Alex已经成为她生活的全部了。


但Alex的殷切恳求也让她感到煎熬,如果她真的是24岁的妙龄女子,她何尝不想跟Alex双宿双飞呢?


最终她决定赌一把,去见Alex。她拥有“克拉拉”的声音、感情和灵魂,或许谎言戳破之后,Alex依然会爱这个衰老的自己。


然而,当她真的来到Alex面前时,他的眼睛从未在她身上停留一眼——她被完全的忽视了。这一刻,她心碎了,在20多岁的亚历克斯面前,50岁的她是被自动忽略的,不被看见的。

她败给了时间与年龄。

这部电影也让我想起了前阵时间轰动整个中文互联网界的“乔碧萝事件”

因为直播时的遮脸图掉落,原本青春靓丽的颜值主播,原形毕露,变成人们口中的“58岁的老奶奶”被全网群嘲。

当然,骗人的人不值得同情。但无论是克莱尔,还是乔碧萝,她们的所作所为都指向了一个简单的归因:年轻貌美的女性更受欢迎、更有市场竞争力。

仔细想想,我们整个社会,似乎都处在一种对青春的崇拜之中,对衰老避之不及。

公司职员害怕衰老,因为这们将会面临被更年轻、更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新生代替代。

根据2016年的数据,亚马逊员工平均31岁,谷歌员工均龄30岁,脸书员工均龄28岁,而老牌公司IBM,员工平均年龄也只有38岁......

演艺圈里女演员们害怕衰老,因为一旦一跨过30岁的门槛,就面临无戏可演、不被看到的境地。

周迅曾在与陈可辛导演的交谈中提道:她甚至因为害怕皱纹,害怕网友的嘲讽,曾有一段时间每天早上醒来就坐在沙发上痛哭。

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年轻意味着活力、勇气与创造,意味着希望与美丽,而衰老通常与“油腻”、“丑陋”、无趣、以及“老古董”联系在一起。

普通女孩遭受的恶意似乎更大,只要30岁没有结婚,她们就会被贴上剩女的标签,在所谓的婚恋市场上贬值,被人指指点点。

林之野在《琥珀屋》里这样写道:“女人只有二十年的生命,其他时间都在衰老。

所以女人们都卯足了劲让自己显得年轻,少女感穿搭、少女感妆容、少女感发型,但凡是打造少女感的造型,就永远不缺少受众。

为了保持少女的模样,不少人通过医美整容来让自己重铸青春。

据医美行业最新发布的权威报告:中国已将近有2000万的医美消费者,这个规模或达2245亿元

很难有人能完全坦然的面对衰老吧。

当我第一次发现自己脸上有了细纹的时候,我是惆怅的,但也还算镇定——毕竟我也不是十八岁的小姑娘了。

接着,我的身体也开始显示出一些征兆,爬个楼梯喘得不行,消化能力也远远不如之前,记忆力也似乎也越来越差……

啊,怎么办?我开始慌了,衰老原来意味着身体和大脑变得越来越臃肿和虚弱啊,这简直太可怕了。

但很快我冷静下来,我似乎陷入了对衰老的思维定式了。

因为整个社会大环境对青春的狂热追捧,以致于我在发现自己脸上的第一道细纹的时候,就已经给自己打上了“衰老”的标签。

之后身体上任何的症状,都让我我用衰老来解释了。其实记忆力变差,还因为我已经“躺平任嘲”,失去了记忆的动机和意图。

“老都老了,还折腾什么?”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朗格也曾指出“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可以看作是一种习得性无助会给他们贴上了这样的标签,他们便会产生与之相符的行为。

老年人的记忆真的不如年轻人吗?

事实上,早有脑神经科学的证据显示,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其大脑活跃程度与20多岁的年轻人并没有区别。

而迫使这些人抑制自己真实潜能的,是环境的暗示。

心理学史上一个很著名的实验。

1979年,心理学家朗格和他的学生们在一个度假村精心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这里的一切都布置成20年前的样子。

他们邀请一些80多岁的老人来这里生活一星期,在这里的老人们听上世纪50年代的音乐,看50年代的电影和情景喜剧,读50年代的报纸和杂志……

一个星期后,这些生活在“20年前”的老人们,听力、握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的关节变得柔韧,手脚更加敏捷,在智力测试中还得到了高分,有几个老人甚至玩起了橄榄球……

所以,一个人衰老的速度与环境暗示有很大关系的。这些实验中的老人首先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轻了20岁,身体才会做出与年龄相应的配合。

也就是说,让我们衰老的,是我们的认知,当你认定自己老了的时候,那你便是真的老了。反之,只要你不觉得自己老,你便能永远年轻。

我相信生活中很多女孩都有一颗年轻的心,永远18岁,周围环境对你的蚕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加重。

首先是身体内部的环境,比如胶原蛋白的不断流失,已经无法让我们坦然在别人询问年龄的时候,笑着说自己18。面部的细纹已经爬上了我们的面颊。

其次是社会环境,一些“主流的”声音,总是在灌输我们,应该做与年龄相符的事。多少岁应该结婚,多少岁应该生孩子……

“我XX岁了,却还没取得XX的成就,我该怎么办?”

与其说我们对衰老焦虑,不如说是我们对年龄焦虑,没能在适当的年龄,满足社会对我们的期待。

当你为衰老感到恐慌的时候,或许你正被束缚在文化、以及认知模式的陷阱里。

一旦你跳出来,就会发现,衰老是一种正常的进化过程。除去我们脸上的皱纹,人生中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包括健康和快乐,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在媒体的报道中,永远不乏75岁成为作曲家,86岁学溜冰,68岁当DJ,78岁跳伞、当滑板手的事例,这些人没有被年龄所吓倒,没有被很多的定式思维所束缚,活到老,享受生活到老。

渡边淳一也曾说过,“我最不喜欢用年龄来规划人生,我喜欢做与年龄不相符的事情。比如别人到70岁都退休了,但我还在努力写作,而且依然充满好奇心。而且我现在还在谈恋爱。”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但首先你要学会坦然接受它。

当我们脱离了狭隘、把目光洒向更广大的远方,会知道生命的每时每刻都珍贵无比,包括它的新生,它的成熟,包括它的老去,它的死亡。

最后,用塞缪尔·厄尔曼的一段短文与大家共勉:

没人仅仅因为时光流逝而变老,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才出现老人。

如果你被玩世不恭和悲观失望的寒冷所覆盖,你便衰老了。

谁都会被未来所吸引,都会对人生竞争中的欢乐怀着孩子般的渴望。

只要不停地接受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信息,

你我就会永远年轻。

各位晚安~国庆节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