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以说是circRNA井喷的一年了,年初时主刊《Cell》连发两篇关于circRNA的文章,此后陆续NatureCommunication, Genome Biol, Hepatology等杂志接连发出数篇circRNA的相关文章,算是正式引爆了这个环状非编码RNA的科研热点。 对于《Cell》这样的神刊,需要大神级别的创新论点,岂是我等凡人企及的高度?但是,出于学习(好奇)的目的,我们还是可以拜读一下,在自己的综述/论文/文章中引用一下。毕竟,发文章达不到这样的高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还是可以做到的嘛不是?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我们可以在综述/论文/文章里引用大咖的什么观点? TheLandscape of Circular RNA in Cancer 第一篇是对2000多例的肿瘤样本和细胞系通过外显子捕获RNA的方法进行测序,并建立了MiOncoCirc数据库,并且定义了一种新型circRNA—read throughcircRNA (rt-RNA)。这意味着,如果刚好你研究癌症,也想和circRNA这个研究热点挂钩的话,那你有福了! 引用观点: MiOncoCirc数据库是一个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基于癌症的circRNA数据库,可以对癌症中环状RNA鉴定和表达模式进行分析,还可发现新的biomarkers。(如果你的研究涉及到了这个数据库,你可以简单在此处提及下这个数据库的出处,引用此篇文献)
Read-through circRNA(rt-circRNA)是一类由两个基因的外显子组成的新型环状RNA,约占所有circRNA的2.5%,较一般的circRNA表达丰度更低,其形成与RNA聚合酶II在基因座位上的通读(Read-through)有关。(该处适合研究rt-circRNA时引用,也适合在综述里介绍这一分类时引用加以具体说明) 肿瘤内circRNA的特性: 1)细胞增殖导致circRNA下调(该处是证实之前 Bachmayr-Heyda et al. (2015)的观点,引用时需要引用两篇文献) 2)circRNA上调与基因扩增之间存在潜在联系,而基因扩增是癌基因过度表达的常见机制之一。 3) 由于缺乏开放端,circRNA对外核糖核酸酶(RNase R治疗)具有天然抵抗力,故其稳定性较高,有的circRNA甚至比同源的线性转录物更稳定。因此circRNA是开发生物标记物的理想候选之一。(此处引用可用于说明circRNA的稳定性,适合在综述里加以引用,后面可接上说明circRNA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Widespread and Functional RNA Circularization in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第二篇是对144例局限性前列腺癌临床样本进行rRNA缺失的RNA序列分析,定义了1233个融合基因,并发现了76311个circRNA,且它们的表达模式与癌细胞侵袭性相关。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虽然作者仅讨论了前列腺癌,而发现的circRNA的作用模式,即circRNA的作用独立于母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可以在之后的研究中加以引用并进一步探讨。 引用观点: circRNA与前列腺癌的临床侵袭性和病理特征有关。(适合在研究前列腺癌的circRNA文章中引用,或作为综述的一个分支加以引用) 约90%的circRNA是增殖所必需的,而其线性对应转录本则不是,表明circRNA的作用是独立的。(论述circRNA与增殖相关时可引用,另外可在叙述circRNA的作用机制时引用) 目前发现的circRNA作用机制,除了作为miRNA的分子海绵发挥作用以外,还具有稳定miRNA的作用。(本文作者为此提供了证据,可在此加以引用) Structure andDegradation of Circular RNAs Regulate PKR Activation in Innate Immunity 第三篇是探讨circRNA的结构及其降解机制。作者发现内源性circRNA倾向于形成16-26 bp的不完全型RNA双链,并作为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R(PKR)的抑制剂。当poly(I:C)刺激或病毒感染时,circRNA被RNase L降解,继而PKR被释放并激活,参与了早期细胞先天性免疫应答。 引用观点: 许多circRNA倾向于形成16-26bp的双链体并且充当内源性PKR抑制剂。在病毒感染后,circRNA可被活化的RNase L全面降解,而RNase L介导的circRNA降解是PKR活化所必需的。(阐述circRNA降解机制时引用)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可见circRNA减少和PKR异常活化,并且过表达circRNA能降低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PKR的活性,提示circRNA是SLE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靶点。(阐述circRNA治疗用途或应用价值时可加以引用) 一篇好的综述/论文/文章需要大量的积累,总结前人的研究,从中提炼观点,佐证自己的科研论点,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在证明了前人经验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研究的可信度。像《Cell》这样的神刊,是拿来引用并加以佐证的最佳选择之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