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高智商、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应多用这五种语气,少用命令语气

 雅博学苑 2019-10-06

古人云:“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说出的话都是有温度的,而孩子大概在1岁以后就能分辨出大人的语气。

在《爸爸去哪儿》中,很多人都特别喜欢陈小春的儿子Jasper。不仅说因为他的懂事,更是心疼爸爸陈小春对他的态度。

陈小春脾气火爆,对儿子Jasper没什么耐心,总是会用不耐烦、埋怨和命令的语气和Jasper说话。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Jasper没有跟上他的步伐,他便开始怒吼着命令:“Hey!hurry up!”

Jasper对他说:“Can you stop angry now?”

好在一点的是,陈小春逐渐认识到了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存在的问题,然后反思和改变了沟通方式。

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jasper的勇气的,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如陈小春一般可以接受孩子指出的错误进行反思和改变的。

命令式语气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发展

有一位朋友,已经是三十岁的大男人了,却还是怕别人和他大声说话。他说:“只要别人大声和我说话,我就觉得他是在吼我,就会觉得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

他说,自己小时候母亲去世的早,父亲又是个暴脾气,再加上父亲又要工作又要照顾他,所以父亲对他的态度可以说是很矛盾——爱他,但是又烦他。

“我爸对我没那么多的耐心,总是命令我居多。你知道那种孩子时刻想讨好你,却又总担心被你嫌弃的感觉么?”他说,印象中父亲对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各种命令,如“我说了,让你干嘛干嘛,你没长耳朵么?”

童年时期父亲对他的语言暴力,对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他仍旧是对他人的语气和情绪格外敏感。

越是命令孩子,孩子越不听话

《小欢喜》中,童文洁对儿子方一凡动不动就以命令的口气,但是儿子却根本听不进去她的话,最后还和她大吵一架。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最常见的就是孩子写作业。

为什么很多父母最怕辅导孩子作业,因为你越让他快点写,他越磨蹭,不是一会一个问题,就是一会一个事儿。最后,作业刚做了一半,家长就气得不行了。

其实,在和孩子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命令的语气说父母最应该摒弃的一种。

我们很多人之所以会不自觉的命令孩子,无外乎是因为觉得自己知道的比孩子多,觉得自己就是对的。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孩子的心情。

有句话叫“吃软不吃硬”,无非就是说大家要好好说话,对方才能好好接受。这句话放在孩子身上,也是十分适用。

举个例子“你怎么又把杯子摔碎了,说了多少次了?能不能专心点?!”PK“杯子这样拿才不会摔碎,下次要注意哦!”

大家觉得哪种语气孩子的感受会更好,接受程度会更高呢?

简单概括总结一下,孩子喜欢并乐于接受的语气有五种,每一种父母都应该知道并掌握。

商量的语气

孩子在两岁左右时,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烈。

所以,当我们想要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不妨用商量的语气和他沟通。

两岁的泽宝将积木弄的到处都是,爸爸看到后皱着眉头说:“怎么又弄得到处都是,把你的积木收起来!”

泽宝就当没听见,继续从积木箱里掏积木往地上扔。爸爸刚要发火,妈妈伸手拍了一下爸爸。

妈妈走向泽宝,快到泽宝面前时突然踩了一块儿积木,妈妈说:“诶哟!脚好痛,泽宝来帮妈妈看什么东西硌到妈妈了好么?”

泽宝蹬蹬蹬跑到妈妈跟前,从妈妈脚下拿出了那块儿积木。

妈妈说:“泽宝,玩具乱扔很容易硌到人,是个不好的习惯,我们一起收起这些东西好不好?”

泽宝很懂事的将地上的积木一块儿一块儿的捡起,放到了积木箱。

对于泽宝来说,妈妈商量多语气明显比爸爸命令的语气好太多,再加上妈妈让他看到了乱扔玩具的后果,他也就更加能够接受妈妈的商量了。

尊重的语气

孩子在自我意识觉醒后,想要获得尊重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明显。

因此,当孩子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要求时,不要简单的认为孩子是在和你“做对”而去粗暴地反对他。

小侄女四岁时,爸爸给报了英语兴趣班。这个兴趣班最开始的时候,小侄女很感兴趣,每次都会主动拽着妈妈带她去。

但是,有一段时间,每次出门都要妈妈催着她。她在干嘛呢?不是在忙着给玩偶穿衣打扮,就是在忙着和家里的小豆丁(一只小狗)玩。

一次妈妈被她气得发了脾气:“你怎么越来越不听话?英语不喜欢了是吧,那干脆以后都别去了!”说着就把已经准备的拎包扔到了茶几上。

小侄女看着生气的妈妈,自己也委屈了。直到爸爸下班到家,她还闷闷不乐,她委屈的对爸爸说:“我只是想玩一下下,就和妈妈出去的,结果妈妈就发脾气了,还说以后都不去了。”

其实,如果在临出门小侄女还在玩耍时,妈妈应该用尊重的语气说:“妈妈知道这个很好玩,但是我们现在应该出发啦,否则就要迟到啦!”

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感受得到理解,就会卸下防备,更容易接受建议。

当然,如果孩子真的要再玩一会儿,那就和她说“那玩完了,我们要赶快去学英语了”。

这一点,动妈觉得做得最好的就属黄磊了。

无论是在《爸爸去哪儿》中,多多想把狗狗带回家,还是多多染头发、打耳洞等等,黄磊都是将多多看成大人一样,尊重她。

信任的语气

孩子的自信源于父母的信任和支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在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甘肃和河南等6个省市做了一项调查,——“中小学生最喜欢父母的10种做法。”

调查结果显示:“信任我”以63.5%的高得票率位居第一。

但是,我们生活中却有很多父母喜欢并习惯于用“激将法”来“挖苦”孩子,如“就你这样还想考第一?”“我看你这个想法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父母的本意可能是想激起孩子的动力,但实际上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疏离了孩子对家长的信任。

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孩子更是如此,更是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可和信任。所以,我们在对孩子说话时不妨表现出充分的信任。

如孩子想学钢琴,我们就用信赖的语气说:“我觉得你只要想学,认真学,就一定能够学好。”

这在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让他明白,只要他努力、认真、坚持就可以活得成功。

赞赏的语气

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我们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都很严格,在孩子身上看到的缺点大大多于看到的优点。

却不知,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并给予自己足够的认可。而父母给予的认可和赞赏,能够更好的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身上优秀的特质。

如,在孩子独立完成一幅画时,哪怕有不完美的地方,我们也可以赞赏一下孩子的专注和耐心“原来我的宝宝这么有耐心,能够画完一幅画。”而不应该敷衍的说“画的还凑合能看吧”

鼓励的语气

无论是我们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有犯错或者失败的时候,而重点则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出现的错误或者失败。

有些父母对孩子特别没有耐心,看到孩子犯错或者失败了,就会批评孩子“怎么这么笨”,而不是去帮助孩子在失败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孩子多次尝试获得成功。

动画片《小猪佩奇》里,动妈最喜欢的一幕就是佩奇滑冰摔倒,沮丧地说:“我再也不滑冰了”时,猪爸爸用自己的摔倒来告诉佩奇,大人也会摔跤,摔跤并不可怕,能够重新站起来就好。

孩子犯错或者失败时,本身自己心里就很失落,很沮丧了,如果父母此时还否定他、叱责他,就会打击他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和信心。

所以,我们不妨学猪爸爸那样用实际行动鼓励孩子,或者用鼓励的语气告诉孩子:“没关系,我们看看哪里出问题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的。”

可以说,长期生活在父母积极语言环境里的孩子,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会朝着积极的一面去发展。

所以,培养孩子,父母应从改变自己的言行开始。

我是“动妈育儿”:自媒体达人,一名从企业管理职位辞职的宝妈,目前是一名宝宝私人营养师、育儿师和多平台主邀原创作者。写文不易,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和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