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期赠书】自由、效率与意义

 昵称33542116 2019-10-06

中秋的时候,回山西老家。

朋友的双胞胎儿子们正上初中,宴席之上,大家的话题不由转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老大的教育我不担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是,老二太让我发愁了,成绩太差。”朋友放下酒杯,低头感慨。

他大约知道,在“如何学习”这个领域我有所研究,于是就让我给支支招。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成绩差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学校的考试,本质上是把复杂的真实社会问题,用单一的标准进行了简化,再用这个简化了的问题和标准来考验和评价人罢了。

说穿了,学生时代的竞争体系,是人们创造出的一个虚拟世界。学生一旦离开学校,进入更复杂的真实社会,就发现,真正牛的不是成绩好的人,而是能灵活解决问题的人

当然,这不是说在学校成绩好没意义。毕竟,处理简单抽象问题的逻辑能力,对于应对真实社会的问题是有帮助的。

只是,很多人追求的成绩好,真的就只是考试成绩好,而并不理解自己究竟在解决什么问题。

但是,这不能怪学校里的孩子,十几岁的孩子,从小就放到这个虚拟世界里,他的全部世界就这么大,又怎么能看到更多呢?

那些真正牛X的学霸,厉害的不是会考试,而是会灵活解决问题,顺手考了个好成绩。

我正在瞎想的时候,朋友的两个双胞胎孩子放学来到了宴席。
双胞胎,长得几乎一样,不过你还是能够一眼就分辨出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老大很文静,老二很闹腾。

倒是在现实社会里,很多人长得完全不一样,可你却分辨不出他们有什么不同。

我问朋友,老二平时有什么喜欢和擅长的呀?

嫂子立刻发话了:“这孩子就爱打游戏,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可怎么办?只能往国外大学送了。”

我一听,噗嗤乐了,怎么现在国外大学的定位变成收纳考试不好的学生了。

我注意到,双胞胎弟弟其实谈吐间思路敏捷,知识面很广,根本看不出来是一个“差学生”。

不过,我没敢吭声接话,扭头问朋友:“什么叫爱打游戏呢?”

朋友说:“打游戏管不住的那种,玩王者荣耀。前些天,王者荣耀公司还寄来一个证书,说他游戏比赛成绩进入了亚洲前500强。”

这让我吓一跳。

要知道,亚洲玩王者荣耀的人绝对过亿了,王者荣耀亚洲500强,那都是万里挑一的。

朋友问我,这该怎么办,如何让孩子好好学习?

我笑着说:“如果我是你,我就让孩子接受专业的训练,参加更高等级的比赛,给他创造条件和游戏高手过招。”

这个建议可把嫂子吓一跳,她的表情里写着4个字:助纣为虐

我解释道——

1、游戏世界和学校一样,都是训练我们能力的虚拟世界

在游戏世界里,不仅有技巧、战术、战略、团队协作,也有牺牲、友谊和奉献,有价值观的抉择。在这个游戏世界里训练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比印在试卷上的题目世界帮助更大。因此,从锻炼人的角度看,游戏世界不比学校世界差。

我不是说,让孩子们都去打游戏,而是说,如果这个孩子在游戏领域感兴趣还有天赋,那么这就是他巨大的优势——兴趣和热爱是长期投入的关键,而有天赋就更为你加了筹码

2、在热爱的领域努力,更容易为这个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很多人觉得,打游戏怎么给社会做贡献,不是浪费时间吗?父母会天然担心,“游戏打得好并没什么用,还很容易上瘾,断送前途”。

诚然,有些人打游戏沉溺其中,远离了真实世界,真的荒废了自己。但这是因为孩子没能够高于游戏理解游戏,把游戏当成了世界上唯一的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家长找更专业的教练带孩子,给他创造和真正游戏高手交流和比赛的机会,这会让他开拓眼界,从游戏之外看游戏。而当他能把游戏当作我们世界中的一部分,从更高的视角俯视游戏,我们反而能从这个兴趣爱好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

更重要的是,游戏这个领域的投入,可能对孩子的人生有巨大的回报:

(1)00后已经是从出生就习惯虚拟世界的人了,今天几亿的年轻人喜欢动漫、游戏,这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就好像当年的老一辈喜欢京剧、诗歌、电影一样,这也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如果京剧大师、诗歌大师、电影大师都有喜欢他们的受众,那么游戏大师一样有其社会意义和价值。

(2)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往往源自被需要的稀缺。而任何一个领域,做到极致的人,都是稀缺的。今天顶级的电竞冠军,年收入已经过亿了,并且有世界顶级的公司在和他们合作。未来,随着电竞文化的进一步普及成熟,这个市场只会更大。

(3)当然,我们不能仅仅从收入的角度来衡量一件事情的价值。父母还会担心,万一游戏没有成名,钱没赚到,其他本事也没有,孩子不是废了?其实,这种思考方式是把游戏能力看作了一个孤立的技能。事实上,在训练游戏能力过程中培养的战略观、延迟满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是在社会生存的重要技能。有了这些技能,就不用担心孩子的未来。

说到底,父母只是被自己过去的经验束缚,认为游戏就是浪费时间,进而产生一系列的担心。

但是,回到最基本的原理上看:只要一个人做的事情,在社会中有比较优势,别人愿意与你进行价值交换,你就不用太担心自己的生存问题而最容易建立比较优势的事情,恐怕就是做你有天赋又热爱的事情了

其实,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面对现实时最容易放弃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因为,我们的兴趣和天赋往往看起来不靠谱、不务正业。为了找到未来的安全感,我们选择了随大流,做人人都认为正当的事情。我们总觉得,跟着大家都走的路走,效率最高

然而,如果真要从效率的角度讨论人的努力方向的话,其实在今天的社会,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的人,反而效率更高。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选择的策略,必然是平均策略,而平均的策略,必然带来平均的收益

所以,这么做结果也显而易见:你不会太糟,但也不会太好。

相反,那些坚持走少有人走的路的人,反而找到了一个竞争较少、回报更高的领域。

因为从总体上看,你拥有了一种非对称的竞争优势。(PS:《裂变式创业》作者宗毅的新书《非对称思维》,讲的就是这个事情。)


从这个角度看,你追随自己热爱的事情,短期看会失去一些安全感,但长期看,却建立了稀缺的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你牢牢掌握住了天赋和热爱带来的幸福感

自由-效率-意义,在这个尺度上达成了一种平衡。

道理是简单的,做到却不容易。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内心的恐惧。

我们真的敢从随波逐流的温床中走出来吗?我们真的愿意冒险赌一个看起来不确定的未来吗?

真正想明白的人,知道这都是幻象。

可当我们身处这个虚拟世界时,自己也是那个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孩子。

我们无法高于我们生活的世界,俯视我们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虚拟世界的沉溺者。

但是,人人都应该努力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些,让自己更勇敢一些

如此而已。

读者交流环节:

(一)、案例型交流

你是否自己经历过或听说别人有过放下短期安全感、追随自己热爱的故事?

或者,你有没有过这方面的遗憾?你怎么看待选择自己长期投入的事情?

(二)、思考型交流

1、这篇文章讨论什么问题?

2、作者的解决方案建议是什么?

3、你认为作者的建议背后主要运用了哪些思维模型?

对于上面两个问题,欢迎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在下方留言或者在微博@成甲说书分享你的观点和经历。

我会从留言中精选20名读者,赠送《非对称思维:富足人生训练手册》1本。

感谢当当网图书为本公众号读者定期提供新书的赞助支持。

没有获得赠书的读者,也可以来当当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