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城泰州话稻河(上)

 双五小叟 2019-10-06

泰州,古称海陵,处于长江尾闾、淮河下游、大海之滨,是一个江、淮、海三水汇聚,清、浑、咸三味交融的特色城市。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古时泰州又别称为“三水”。

泰州是一座名符其实的水城。是水滋润了泰州,使泰州成了钟灵毓秀之地,孕育了泰州独特的水文化。环抱着州城的是一弯宽阔的护城河,城北有三条白练似的草河、稻河、卤汀河,向北通往里下河水网;城南有从西向东穿城而过的运盐河、向南通向口岸的南官河、东至海安西通扬州的老通扬运河,以及周山河、凤凰河…;东面有直达东台的泰东河、老东河、智堡河…;西面有引江河、九里沟等。泰州不仅城外有多条河流围绕,城内也是河道如网,水系纵横。由南而北有东市河、中市河、西市河,一条横贯东西的河象腰带一样,称玉带河。此外,在城里城外还星罗棋布地分布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池塘、湿地,如昭昭汪、夏家汪、打牛汪、打狗汪、百花潭、荷花池、扁豆塘……

稻河是条流淌着泰州历史文化的河,它的诞生、发展、繁华、衰落和再兴,许多人文故事帮助人们穿越历史,感知泰州。最富古城特色和水乡韵昧的稻河。

稻河是明清时泰州经济的主要命脉之一。

《说文》释"稻"作"稌也","禾"与"余"会意为"不在日常食谱中的谷类"。旧时百姓日常食用多为小米,即"粟",稻及大米仍属贵稀。泰州其时为红粟产区,汉初刘濞于此建海陵仓,左思《吴都赋》云"郦海陵之仓,则红粟流衍",骆宾王一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更是气势如虹。隋唐以后,植稻面积渐多,《隋书》中有"海陵盛产桃花米"之句,不知是稻是粟,及至与泰州有些渊源的陆游戏作"香粳炊熟泰州红"时,则是稻无疑了。"粳"是稻属,"泰州红"则是以"泰州"命名的水稻品种了,南宋宁宗时期《嘉泰会稽志》所列当地水稻品种中即有泰州红,《乾隆乌青镇志》亦载"泰州籼,种自泰州来,其色赤,俗名赤籼"。由粟及稻,红赤不易,声名依旧,《道光泰州志》列"物产·谷类"时,"泰州红"仍排粇稻(即粳稻)第一。当然其时稻种已丰,尾其后有"马尾赤、鹤脚乌、雀不知、随犁归、救公饥、六十日白、观音籼、驼儿白、小香、早香、黑早……"其名近百种。

泰州稻田,多在里下河一带,《退庵笔记》中有云"下乡居什七八,俗呼为小湖广,甚言产稻之多也"。来自里下河四乡八镇的农民,把一年中“风吹雨打太阳晒”里换得来的粮食,全都汇集到稻河。船载稻花香,相随盐船,北运河上的粮船亦是"水行满河"。与食盐官营不同,粮食可以流通买卖。洪武年东西二坝筑成后,下乡粮船亦阻在稻河头,以经营粮食为主的陆陈行在稻河两岸日渐增多,至清中后期达到极盛。所谓陆陈行即粮行,"陆陈"指大米、大麦、小麦、大豆、小豆、芝麻六种粮食,可见稻河的"稻"应是"粮食"之泛称了。

稻河自南边坝口向北有板桥、通仓桥、清化桥、金明桥、扬桥、孙家桥、演化桥和韩桥。除一两座砖铺的拱桥外,其余都是石拱桥。它们留给人的印象是:简洁、稳定、坚固、牢靠,便于桥下舟船通过。

稻河东岸和桥的两侧是一溜边儿临河的连家店;一开间的小门面,几乎家家都向屋后伸出几条长柱脚,踩半截到稻河里,再把木柱顶头装上栏杆配上窗,安上棚面盖好瓦,搭成形式各具、风格不同又一眼望不到边的吊脚楼。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稻河犹存吊脚楼,稻河整治时才拆除重新砌建新仿古式沿街营业用房。

从坝口向北过板桥到通仓桥,稻河两岸都是盐栈和数十家过载行,再向北就是一家挨着一家的粮行了。清人赵瑜记曰"清化桥南为孙家桥,通仓桥,皆沿河米市也,其米由下河七邑装载而来",七邑之粮一水买卖,《吴陵野记》述其时"两岸终日量升斛斗生涯极盛,劳工邪许声不绝于耳,露天之粟一望如云"。及至民国后期,稻河两岸粮行达六百多家,占泰城商号四分之一,《泰州商业志》中云其时粮食最高到货量日达万担以上,江南江北粮食行情,均以泰州粮价为准,视其涨落而涨落。

位于孙家桥西的广胜居是稻河边的"粮食交易所",每天早晨人们多集中于此品茗议价,谈买谈卖讲的都是"暗舌子",一到十在他们口中变成"州关市镇乡街桥井殿州",外人乍听莫名其妙。光绪三十四年(1908),稻河边的粮行成立了陆陈公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