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2396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点击上图▲读书明理 |全文2000字,深度阅读需10分钟,受益终生| 两千多年前,老子著《道德经》,仅仅五千言,却深奥玄妙,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最后一章,可以说是老子思想的总结,只有短短57个字,却阐述了5条为人处世的真理。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第81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告诉我们,知识越多的人经常良心越坏。 大家看以前的人多老实,酸梅汤就是酸梅汤,童叟无欺。现在不是了,现在酸梅汤根本就是自来水,里面可能连一颗酸梅都没有。因为他有知识了,不发挥知识怎么行,那要这种知识干什么? 知识拿来害人,知识拿来骗自己,其实骗别人就是骗自己,骗别人的钱,就是骗自己的良心。 “博者不知”,什么都懂的人,可能常识也不够,很多人没有常识,只有知识而已,根本没有道德。 所以今天有知识的人几乎所缺的是常识,人情世故完全不懂;缺的是道德,因为他什么都敢做。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当你求知识的时候,当然是越多越好,增加你的见闻,使你懂得更多的东西。可是这个时候你就要提醒自己:除了为学以外还要为道。 就是说你学一样东西之后,要回归以道,看它合不合理,合不合天道。合天道,就去实证,就去做;不合天道,就不能做。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圣人为什么会为而不争?因为圣人仿效天道,天道只有奉献,没有争任何东西。圣人永远为大家服务,永远施多于取,他取只是取他生活的需求而已。 老子把“为而不争”这四个字放在《道德经》的最后,他的意思就是很怕我们以为他是无为的,所以这里特别讲“为”。 整部《道德经》老子之所以强调无为,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违反自然的规律。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心态,来有所为,来无不为,才叫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整个的中心思想就在这里,一个人要有所表现,必须要有个前提,就是不争。你无所争的时候,就可以不违反天道,就可以尽力而为。 可见,不争的意思,就是说你要尽量去做,但是不要争功劳。 其实一个人最有前途的,就是有人抢你的功劳,而那个人恰恰就是你的顶头上司。很多人以为,顶头上司最可恶了,专门抢我功劳,其实错了。你制造很多功劳,全部归给他,他升职越快就越感觉到没有人做事,所以他第一个要求,就是把你提升上去。 一个人一辈子只要有一个人一直拉你,就够了。 《道德经》虽然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完成了,但是时至今日,每一句话还是都非常珍贵。真正把它用在日常为人处世上面,对整个人群社会有很大的好处。 我们正是要靠日常对人群社会无私的奉献,来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这是最大的收获,其他的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不要多去想它。 本文内容:曾教授详解道德经汇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