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告诉你如何把身心调制到最佳状态 道德经小解

 孟溪ProbeT连山 2019-10-07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

为无为 则无不治!

本章解说了作为人,如何管理调制好好自己的身心从而更好的去体道、悟道、接近道,要保持一个虚静状态;如何保持虚静的状态?就是拿掉所有的有限认知障碍,破掉有,返回无!接下来,到了第三章,这里要提一下,本源的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所以不论是用来自修还是治国,都是成立的,这就是所谓的一以贯之。这一章,表面看是治国治民的,但是我不想说治国 我们还是从自修的角度去理解这章!

道德经上一章说了有了名之后,出现了很多局限认知的东西,这一章继续说这些名开始带来不好的后果,尚贤、难得之货、欲望 让我们生了争夺、贪婪、不安的心,这些负面的状态让我们离道越来越远,让我们的思想中毒,形体衰亡、内心痛苦,那么怎么办呢,要想回归清净虚无的状态应该怎么办呢? 就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那么道德经又进一步讲了怎么实现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这里又搬出了太古圣人出来做示范: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即放空自己的内心然后调整呼吸的匀称悠长让气充满自己的下丹田这样慢慢的软化自己思维的棱角和那些不合道的想法,进而让自己的筋骨慢慢的调达健康起来!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 这句就是说 当心里清净之后,身体里经络畅通,消除了贪嗔痴等妄心气血就不会横冲直撞,上下乱冲,气血呼吸匀称安定了心神,这时那些外面的小贪小欲就无法惊扰到自己,这个状态就是天地一气的状态,和光同尘的合一状态!

为无为而无不治,到了这个天人合一的状态之后,一切都是随着我们的先天意识走,后天意识心不加干预,那么就没有什么不好的!这里的为就是后天意识作崇的状态,太古圣人常常保持先天意识主导,后天意识心退位的状态,所以他们是合道的!而我们常常是后天意识心主导,所以我们常常生妄心而不自知,又怎么能合道呢,时间久了就错把后天当先天,以为遵循了内心,实际是依了那个后天意识心,慢慢的离道越来越远!

从第二章开始,道德经会反复提到这些后天意识主导的东西对人的影响,而我们要找的重点,就是怎么去让先天意识归位,因为先天意识是合道的,不知道没关系,我们只要有了这个意识,建立这个让先天意识心主导的思维模式,慢慢的体会,相信慢慢的会有收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