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狗会”与“天马会”

 cocosyl 2019-10-07

一战后的欧洲,物价飞涨,徐悲鸿所带的钱剩得越来越少,生活也益发困难,很多留学生开始打道回府,而他却不愿意半途而废。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通货膨胀,马克贬值,法郎在德国可增值数倍。于是,很多留法学生开始到德国继续学习,徐悲鸿和蒋碧薇也来到德国,徜徉在德国绘画艺术的光与影中不能自拔。

  1923年5月,徐悲鸿从德国回到巴黎,他的油画《老妇》入选法国国家春季沙龙。次年5月,在法国莱茵河宫举行了中国美术展览,这是一次中国留欧美术学生的成绩大展览,徐悲鸿、林风眠等人都参加了这次展览。

  艰辛贫寒的学习生活中也常苦中作乐。当时欧游学人中各色人才都有,闲时常常聚在一起探讨大洋彼岸的国是,感慨国内政治腐败,嘲笑当时“帮闲文人”的不是,在几个人说笑戏谑间成立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天狗会”绘画社团组织。

  “天狗会”成员中有谢寿康、徐悲鸿、张道藩、邵洵美等,此外还有一些重要分子,譬如孙佩苍是军师,郭子杰是“天狗会”行走,蒋碧薇则被戏称为“压寨夫人”。“天狗会”社团的成立,带着几分玩笑,或许,也可以看作是对当时国内颇为著名的西画美术组织“天马会”的讽刺。

  “天马会”是由汪亚尘、刘雅农等人发起的第一个新兴美术团体组织。在画家刘雅农于1980年写的《上海美专忆旧》中,详细记述了天马会的原始创始人,分别是:丁慕琴、江小鹣、汪亚尘、陈晓江、杨清磐、张辰伯和刘雅农。在刘雅农的这篇文章中,发起者并无刘海粟。一开始,“天马会”是一个小团体,仅仅局限于几个人知道,后来影响慢慢扩大,上海美专的很多学生都来参加了,刘海粟也成为“天马会”的主要成员。

  刘海粟撰写了《天马考》、《天马是什么》在《艺术周刊》上发表,述说“天马会”的宗旨:1.发挥人类之特性,涵养人类之美感;2.随着时代的进化研究艺术;3.拿美的态度创作艺术,开展艺术之社会,实现美的人生;4.反对传统的艺术、模仿的艺术;5.反对以友谊的态度来玩赏艺术。“天马会”还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征集新作,公开展示。

  首次展览孙中山先生也特地来参观,“天马会”的画展在当时影响很大,后来扩大到国画家,吴昌硕、王一亭也拿作品参加过。

  虽然“天马会”在国内影响很大,但是在游学欧洲的留学生看来,不过是一个闲适文人组织的一个无聊社团罢了,或许从那时起,在徐悲鸿的眼中,刘海粟就是一个热衷于搞社会活动而并非真正热爱绘画的人吧,否则,也不会在大洋彼岸搞一个“天狗会”与其遥遥相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