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书分享|《天才假象》

 启云_9137 2019-10-07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手帐研究室

这本书超出我的预期,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不到五本书曾经震撼到我,或者更准确地说曾经在很大的幅度上冲击和改变了我的固有观点,这本书可以位列其中。

原因如下

1、说起来难以置信,我觉得读了这本书会让我以后变得更加勤奋和脚踏实地,以及抛弃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2、如果只是单纯的讲道理,那么就算你巧舌如簧也很难触动我,但本书所举的那些例子让人觉得每一个都非常棒,甚至还有不少例子是严肃的科学调查,有数据支撑,所以显得特别有说服力。

[英] 马修·萨伊德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03

本书总共分为三部分,我主要分享的是第一部分,也就是“天才神话”,这一部分应该是本书主体,占了超过全书一半的篇幅。

我觉得这部分内容击碎了我原本持有的天赋决定论,或者至少表明了只有天赋是远远不够的,长久持续的努力必不可少。

概括地说,作者借助另一位研究者的分类将我们的思维模式分为“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图片出自《终身成长》

前者可以认为就是持有“天赋论”的人,就是说非常推崇和肯定天赋,看到某个出类拔萃的人就总是对人家的天赋赞不绝口,似乎他们就算不够努力也一样能够如此杰出一样;后者则是更加肯定后天努力的人,相信足够的努力有可能改变一切。

作者认为天赋论是非常误导人的,是一种糟糕的思维模式,不利于人取得成绩和成功。

实际上,人的身体和大脑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逐渐改变的,或者说它们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自我增强的能力。

比如青年钢琴家负责控制手指的大脑区域比常人要大,这是为什么?显然是从小到大长期练习的结果,这种大量而持久的针对性的练习能够改变甚至很大幅度地改变我们身体和大脑的相关部分。而所谓的天赋可能仅仅是刚好你某部分的身体或大脑拥有一定的优势,但这种优势能有多大呢?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刚开始表现出来的些许优势在大量的针对性的练习之后可能荡然无存,越往后,练习的时间和质量就会起到越重要的作用。

换句话说持续刻苦的学习和练习是成功者的必经之路,天赋很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起点优势,如果一个人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那么一旦遇到挫折就认定自己是天赋不济、没这个命,然后就主动放弃,那他在任何方面都是很难成功的,因为就算你再有天赋,不克服足够的困难也无法登上高峰,天才就不用努力、就不会面对困难毕竟只是一种假象。

上面举的大脑区域被改变的例子是青年钢琴家,这种精英似乎离我们普通人有些距离,但其实大脑被改变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可能在任何一个针对性足够强的领域都存在。

比如书中还说出租车司机大脑中空间导航区域的大小远高于平均水平,这显然是多年的工作经验导致的。可见人的分化(身体和大脑)在多年的针对性行为之后会变得越来越显著:

功力必不唐捐,理论上而言,你的每一分努力都会被刻在你的身体和大脑里,即都会引起它们朝着你想要的水平多改善一点儿。而刚开始表现出来的天赋只是一个更好的起点而已,它往往不具有最终的决定性。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爱因斯坦,他的大脑被人保存下来研究,据说在1999年研究小组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顶叶比平常人要宽15%左右。顶叶下区域主管了人的数学思维、运动想象力以及对空间的认知,这很有可能使得爱因斯坦具有异于常人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认知能力的主要原因。

我不知道这些顶叶是否是可以改变的,也许它们生来多大就是多大,但如果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就不应该对于这种发现感到奇怪了,因为如果这个区域是可以因为长期锻炼而增大的,那么爱因斯坦作为一个总是思考空间、数学等相关内容的人,这部分区域特别发达就很正常,就是说这有可能只是其长期的针对性行为导致的。

对此的一个证据是,针对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新英格兰医学院的教授弗德里克·莱波雷(Frederick Lepore)指出:“人不会一成不变,对一颗七十六岁的老龄大脑的研究,是否能解释二十六岁以相对论震撼世界的那位年轻人的非凡神经活动,实在令人怀疑。”换句话说,这部分大脑很可能真的是可以改变的。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锻炼力量,可能刚开始你比其他小伙伴的力气都大,但如果有些小伙伴去专门练习力量,只要足够努力和持久,他们很快就能超过你,而且会远远地甩开你,这是因为他们针对性的刻意练习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身体,这种身体以及大脑的可改变性幅度其实很大,可以说远超一般人的想象。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说,那是因为我没有练习力量,我要是去练习肯定还是比他们强,其实未必如此,比如书中这样说:“有些孩子的能力一开始就比别的孩子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专业的科学家意见已经揭露了重点——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起初存在的差异造成的影响最终会不复存在。”

起点时的优势在面对后面大量而针对性的练习所造成的增长而言,很可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书中提到,据某大学调查,那些天赋异禀的小提琴手和普通提琴手其他方面都相似,唯有练习时长差距明显,就是说前者练习时间更多!那么,如果所谓的天赋真的就只在于努力时间的长短,我们就可以认为人的天赋其实关键在于两个方面:兴趣和坚持

如果你对某个方面很有兴趣而且能够一直坚持努力的话,那你成为顶尖者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即不用考虑你究竟有没有天赋的问题。

说说书中给出的最让人震撼的例子,这个例子让人瞠目结舌,似乎无从反驳。

在说这个例子之前先说说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华生在其著作《行为主义》中有一段话非常著名,他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领和他的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甚至于乞丐、小偷。”

初次看到这段话我是嗤之以鼻的,而且据说华生本人的孩子结局也不好,所以这种说法更让人怀疑。而且我还看到过有人花费重金实践这种理论的文章,最终的结局似乎也不太好。

这种说法怎么看都像是想当然,就算我们否定天才、天赋的说法,至少我们都承认人是有聪明和愚笨的,也有偏科问题的存在(不是指天赋,只是指有些人就是不擅长某些方面),所以说随便就能把任何一个婴儿培养成医生、艺术家、大商人,总感觉很不靠谱。

然而本书给出的这个例子却让人不得不重新检视华生的这段话,这就是“神奇大脑之造就天才-波尔加三姐妹”的故事。

拉斯洛·波尔加在1967年和女友克拉拉在匈牙利完婚,作为一个教育心理学家波尔加坚信“练习成就卓越”,“宣称只要肯给学生机会,把重点放在努力练习而不是寻找天资上,教育系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虽然波尔加信心满满,但他却无处施展。最终他决定利用自己的孩子做实验,他要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国际象棋专业棋手,为什么选择国际象棋呢?

他说:“因为它是客观的,如果我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艺术家或是小说家,人们会就她的水平是否真有世界一流而争论不休。但国际象棋是根据胜负进行评分,客观公正,人们也不可能说三道四。”

结果如何呢?我想不难猜,他真的做到了!

他后来有了三个女儿,而每一个女儿都成为了国际象棋的大师级人物,每一个人都获得过不止一个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甚至其中一位“是世界公认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性国际象棋大师”!

这真的让人惊掉下巴,如果华生还活着,可能最高兴的人会是他吧,因为这显然是对自己理论的最好证明,他可以说:“你看,我的话并不是吹牛,有人真的做到了!”显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很好地证明了本书的理论,就是专业而持久的练习远远大于天赋的作用。

不过当然,虽然三个女儿都成功做到了,但这个样本还是太小了,而且国际象棋作为一个主要依赖训练和经验的领域似乎也不具有全面的说服力。

比如说假如我们随便选100个小孩要把他们培养成国际象棋专业棋手,而培养另外100个小孩成为专业画家,再把100个小孩培养成专业数学家,那么他们成功的机率分别是多少?

我认为棋手的成功比例应该是最高的,因为相比于绘画、数学这种传统认为更需要天赋的领域,棋手似乎更多需要的是专业而足够的训练和经验。所以如果波尔加将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培养成国际象棋大师、著名画家和有成就的数学家,那么他的说服力会大很多很多。

不过这其实是强人所难了,一个职业领域的培养就够他们夫妻俩忙的了,三个领域恐怕力有不逮。毕竟成功绝不轻松。

我原本的思想非常倾向于天赋论或说天赋决定论的,所以在某个领域一试,觉得自己做得不好就会立即退缩,因为我认为自己缺乏在这个领域的天赋。

这显然是一种很难走向成功的消极思维模式,因为就算是在所谓你擅长的领域也总会遇到许多困难的,没有谁获得成就会一帆风顺,关键是要持续的努力。而相对于天赋论,持对努力论观点的人总会表现的更加积极,所以他们更可能走向成功。

虽然本书给出了许多证明天赋不重要的说法和实例,但我依然认为天赋本身是可能存在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可能只是体现在兴趣、专注和志向上。

就是说,如果你对于某个领域完全没有兴趣、无法专注,那你就算进行非常专业和持久的练习,效果可能也不好;相反的,如果你对于某个领域有兴趣、很专注甚至有志于此,那么你的学习和练习很可能就会事半功倍,虽然这并不代表你不需要努力了。

举例来说,世人都惊叹莫扎特多么的有天赋,几岁就能作曲什么的,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在3岁时就开始接受高强度的作曲训练课程了,而据一位研究过他的心理学家估计,莫扎特在还没过6岁生日时,其练习时长就已经达到了3500个小时,这可能比大部分业余爱好者终生的练习时间都要长。

关于一万小时理论,这里有演奏家的例子。据说顶级的演奏家大概每年练习1000个小时,时间过多了质量就无法保证了,这样十年就是一万个小时,就是说要想成为精英甚至最好的,这一万个小时恐怕避不开。有人认为在任何复杂的领域,要想达到顶尖水准,都至少要十年的努力。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爱因斯坦,据说他从16岁就开始思考相对论,在26岁时发表狭义相对论,然后在36岁时发表广义相对论,两个跨度刚好都是十年,这应该只是一个巧合,但感觉很有意思。

那么,我们能够从中得出什么有益的结论呢?

我觉得也许有一条,那就是:开始要“趁早”

许多有条件的小孩从不到10岁就开始进行某些专业训练了,所以二三十岁的时候就可能成为顶尖人才。从这个角度说,父母帮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报了一些兴趣班,或许的确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当然,贪多的效果肯定不好,还是要专注某一个最有可能出成绩的方面比较好。

一个关键是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如果能让他们主动去做,那总比被逼着去做要好,因为主动就会更加专注,会事半功倍;另一个关键是时间,即要保证练习的时间,没有时间的保证而只是指望天赋,成功的机率恐怕微乎其微。

书中还提到一位美国思想家的研究成果揭示:“人们在被称赞天赋异禀时,表现水平会出现显著下降;而被称赞刻苦努力时,成绩和毅力都会得到显著提升。”而且书中还有几个例子对这个结论给出了证明,而这个结论应该对于教育小孩很有启发。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这种思想并不新鲜啊,并非原创,许多书都有类似的理论。这当然是有可能的,但我想说闻道有先后,起码对我来说这种思想很新鲜,也很有冲击力,希望我的总结至少可能对类似于我的、以前对于这种思想没太接触过的人有所启发吧!

《天才假象》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结合许多实例的说法更有说服力,也更全面。

如果你感觉这种思想对你可能有帮助,那你真该去读读这本书。另外如果你觉得自己缺乏自信、缺乏天赋,那你也应该读读这本书,因为它很可能会扭转你的这种消极思维。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