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权法的规范设计[行为规范/裁判规范/合同法/物权法]

 余文唐 2019-10-07
        物权法的规范设计【编者按】民法典的制定目前已成为最热门的立法话题。新合同法的颁行, 意味着制典序幕已拉开,其初步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学者参与立法的热情。在此 背景下,关于一国经济体制之基础、确定财产权之归属和变动的物权法自然被提 上立法日程:学者起草的两个建议案先后亮相,全国人大法工委的征求意见稿也 已出台。为此,我们特约请部分专家学者,就物权立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以此为物权立法工作的稳健进行搭建一个对话和讨论的平台,并期望对我国的物 权立法有所裨益。 民法问题,大致有价值判断问题、事实判断问题、解释选择问题以及立法技 术问题之分。物权法的规范设计属于民法上的立法技术问题。在现代社会诸多的 治理工具中,法律是较为重要和有效的一种,属于所谓的”规则的治理”。因此, 所有民法问题的思考,最终都应落脚在民法规范的设计上。惟有如此,所谓民法 问题的思考才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所谓的思考,也才有资格被称为是民法的思 考。这一论断,同样也适用于物权法。本文意图从两种法律规范类型划分的角度, 对物权法的规范设计作一个初步的分析。 首先是行为规范裁判规范的类型划分。 将法律规范区分为行为规范裁判规范,是一种常见的划分方法。其中所谓 行为规范,”乃是作为人民行为之准则”,(注: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 社1996 年版,第31 页。)”法条或法律规定之意旨,若在要求受规范之人取向于 它们而为行为,则它们便是行为规范”。(注: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10-111 111页。)可见,规范民事主 体行为的规范,即所谓的行为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在民事法律事实制度中有 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表示行为和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事实行为之分。(注:参 见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44-45 页。)以意思 表示为要素的表示行为又可分为民事行为和准民事行为。民法对于表示行为和事 实行为的调整,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对于前者,系采取意思主义的调整方式。 即在符合国家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尊重民事主体的自主决定并赋予 其法律上的效力。对于后者,则采取法定主义的调整方式,不考虑民事主体的自 由意志,由法律直接确认特定事实行为的发生所引致的法律效果。这种调整方式 上的差异,使物权法上行为规范的设计也受到了影响。以表示行为作为规范对象, 就会在法律上直接设置相应的行为规则,使民事主体在做出自主决定时,知其所 从。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征求意见稿)》(注: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 委员会于2002 月28日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征求意见稿)》。)(以 下简称《物权法征求意见稿》)为例,第125 条”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当事人应 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承包经营合同”即属此类。以事实行为作为规范对象,如果 直接着眼于事实行为所引致的法律效果,则无须在法律上设置行为规范,如《物 权法征求意见稿》第36 条”任何人造成他人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 请求恢复原状”,是通过对于事实行为所引致的法律效果的规定,约束民事主体 的行为。但该项规定所对应的法律规范并非行为规范。如果着眼于对事实行为的 调整,民法上所设置的行为规范常带有提示或警戒性质,提示或告诫民事主体不 得为特定的行为或应当为特定的行为,如《物权法征求意见稿》第6 条”权利人 享有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害物权”。 所谓裁判规范,”非作为人民行为之准则是作为法院裁判案件之准则”,(注: 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 年版,第31 页。)”法条或法律规定之意 旨,若在要求裁判法律上争端之人或机关,以它们为裁判之标准进行裁判,则它 们便是裁判规范。”(注: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10-111 111页。)可见,裁判机构据以做出裁决的法律规 范就是裁判规范。如《物权法征求意见稿》第5 条”物权的取得以及行使,应当 遵守法律。违反法律规定的,不能取得物权……”。第 35 条”任何人无权占有他 人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其返还原物”即是裁判规范。 那么,行为规范裁判规范之间是何关系?有学者认为”民法为市民社会之行 为准则,以不特定之一般人为规范对象。因此,性质上为行为规范。惟此种行为 规范,系以国家强制力为其保障。如不遵守此行为规范,则个人间发生纠纷,当 然得向法院诉请裁判。此时,法院即应以民法规定作为裁判之基准。因此,民法 亦为法官裁判案件之裁判规范。所以,民法兼具行为规范裁判规范的双重性 格。”(注: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1 页。)这一论述 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判断:第一,民法规范皆为行为规范;第二,民法上的行 为规范皆为裁判规范。 下面,本文谨以物权法为例,检验上述结论的妥当性。就第一点而言,关键 是看物权法上是否存在仅具裁判规范之功并无行为规范之能的法律规范。仍以 《物权法征求意见稿》作为分析的对象,不难发现,类似第32 条”因建造住房等 事实行为导致物权设立和消灭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的规定其所对应 的法律规范即属于单纯的裁判规范,而非行为规范。类似的法律规范还有不少。 可见,并非所有的民法规范都是行为规范。就第二点而言,关键是看是否有物权 法上的规范,仅是行为规范,并非裁判规范。这种规范并不难找,例如《物权法 征求意见稿》第 条规定:”权利人享有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害物权。”该条规定尽管对应着一项行为规范,但该项行为规范却无法用来解决民 事主体间发生的实际纠纷。如果特定的民事主体侵害了物权,非结合物权法上关 于物权请求权的规定或侵权法上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裁判机构无法据此做出裁 判。可见,尽管该条规定对应着一项行为规范,但就其作为裁判依据而言,该条 文属于不完全法条,并不对应着一个完整的裁判规范。再如第77 条”不动产相邻 的各权利人应当依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处理相邻 关系”,尽管该条规定对应着一项行为规范,使不动产相邻的各权利人在行使权 利时有所遵从,但该项规范仍无法发挥裁判规范的功用。可见,行为规范并非都 是裁判规范。就行为规范裁判规范之间的关系,应作更加具体的分析。 其次是任意性规范、倡导性规范、授权第三人的规范以及强行性规范的类型 划分。 任意性规范、倡导性规范、授权第三人的规范以及强行性规范是对于法律规 范的另一类划分方法。所谓任意性规范,又称补充性规范,即可以经由民事主体 的特约甚至交易习惯排除其适用的法律规范。所谓倡导性规范,即提倡和诱导民 事主体采用特定行为模式的法律规范。所谓授权第三人的规范,即授予交易关系 以外的特定第三人以相应的权限,以保护受到交易关系不利影响的特定第三人利 益的法律规范。所谓强行性规范,即民事主体在为特定行为时必须遵行的法律规 在合同法上,民事主体之间的合同交易主要有可能引发四组冲突的利益关系,即: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合同当事人的利益与特定第三人利益之间 的冲突;合同当事人的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以及合同当事人的利益与社会 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针对这四组冲突的利益关系,合同法将法律规范进一步类 型化,其中任意性规范和倡导性规范,用以调整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授 权第三人的法律规范用以协调合同当事人与特定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强行性 规范用以调整合同当事人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这种法 律规范的类型划分在物权法上是否仍然有效?有学者做出了否定的回答,认为” 物权法区别于债权法的首要特征,在于物权法的强行法规性,即全部物权法规范 均属于强行性规范。此与债权法大部属于任意性规范不同。”(注:梁慧星主编: 《中国物权法研究》(上),法律出版社1998 年版,第 页。)笔者认为,这一论断有进一步分析、讨论的余地。 物权法的内容,大致可以区分为两部分:一是确认各种物权类型及其内容以 及对物权进行保护的法律规范;二是对物权变动进行调整、确认的法律规范。物 权变动依据其发生原因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和非基于法 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物权法在对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进行调整时,即设置了 不同类型的法律规范。此时,任意性规范、倡导性规范、授权第三人的法律规范 以及强行性规范的区分仍有存在的余地。 仍以《物权法征求意见稿》为例进行说明。其第25 条规定:”动产所有权的 转让……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自交付时发生效力。”可 见,就动产所有权的移转规则而言,考虑到其仅涉及物权变动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允许当事人以特约排除法律规定的适用,该条规定所对应的规范即属于任意性规 范。再如第 200 条”典权人应当妥善维护出典的住房以及其他附着物。典权人未 履行该义务造成出典的住房以及其他附着物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该条规定有关出典住房以及其他附着物维护义务的规定,仅关涉典权人和出典人 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应当允许当事人做出不同的约定,其所对应的法律规范理应 属于任意性规范。再如第 247 条”物权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 损害赔偿金和实现物权的费用。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也明显对应 着一项任意性规范。物权法上的任意性规范在被适用时,与合同法上的任意性规 范一样,为贯彻私法自治原则,须遵循以下步骤:当事人已有特别约定的,依照 特别约定;当事人虽未作特别约定,但愿意协议补充的,依照补充协议;当事人 不愿协议补充,或虽经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依照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 进行体系解释得出的结论;无法得出体系解释的结论,但当事人之间存在有特殊 的交易习惯的,依照其交易习惯;当事人之间没有特殊交易习惯的,依照物权法 上的任意性规定。 倡导性规范在物权法上也有存在余地。如《物权法征求意见稿》第 26 船舶、飞行器和汽车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登记,不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该条规定是关于船舶、飞行器和汽车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 变动采登记对抗主义的规定。根据该项规定,当事人自然不能通过特约或交易习 惯排除其适用,但同时也并非在进行此类交易时,必须遵守该项规定。在登记对 抗主义的法制之下,是否办理登记手续的决定权掌握在当事人的手中。当事人办 理相应的登记手续,受让人的物权即具有对抗任意第三人的效力;当事人不办理 相应的登记手续,既不影响当事人之间交易行为的效力,又不影响物权变动法律 效果的发生。但物权法之所以确立该项规定,意在提倡和诱导当事人采用法律所 规定的行为模式。因为采用法律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可以降低受让物权人的风险。 原因在于未办登记手续,受让人的物权即无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一旦善意第 三人出现,受让人有丧失物权的危险。当然如果受让人自愿承受丧失物权的风险, 法律也无须做出强制性的要求。不难看出,该条规定所对应的法律规范即属于倡 导性规范。类似的规定还有第 126 条”土地承包经营合同订立后,当事人要求登 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登记机构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 善意第三人。”第181 款”邻地利用权自邻地利用合同生效时取得。当事人要求登记的,邻地利用权人应当向县级以上登记机构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 对抗善意第三人”等。合同法上的倡导性规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该规范一般 仅为行为规范,而非裁判规范物权法上的倡导性规范是否具有同样的特点?答 案是否定的。仅举一例说明:甲与乙之间订立汽车买卖合同,合同订立后,出卖 人甲即将汽车交付于乙,但未办理过户登记手续。此时,尽管乙已经取得汽车的 所有权,但其所有权并无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假设甲在将汽车交付于乙后, 又将同一辆汽车出卖给丙。丙在与甲订立买卖合同时,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该汽 车已由乙取得所有权,甲随即为丙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在判断汽车所有权的最 终归属时,前引第 26 条的规定尽管对应着一项倡导性规范,该倡导性规范却同 时能发挥裁判规范的功能。 至于授权第三人的法律规范,在物权法上也不能忽视。《物权法征求意见稿》 第95 条规定:”按份共有人可以转让其在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中享有的份额。 按份共有人转让其在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中享有的份额的,其他共有人享有优 先购买的权利。”从裁判规范的角度分析,该条文属于一不完全法条。因为它并 未明示转让共有份额的按份共有人未给其他共有人提供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 时,如何协调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试举一例:甲和乙按份共有一财产,甲欲 转让自己的共有份额,遂直接与丙订立转让合同。此时甲和丙之间的交易就损害 了交易关系以外的特定第三人乙的利益,如何保护乙的利益?物权法上理应设置 一项授权第三人的法律规范,允许利益受损的特定第三人享有确认交易行为相对 无效或得撤销相应交易行为的权利。这一规范即属授权第三人的法律规范。 相较于合同法,物权法上的强行性规范自然是比较重要的一类法律规范。《物 权法征求意见稿》第 款”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国家、集体、私人的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登记;不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258条”订立抵押合同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 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移转为债权人所有。”类似规定所对 应的规范即为强行性规范。物权法上的强行性规范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制约物 权变动法律效果发生的强行性规范。一旦违反此类强行性规范,并不影响交易行 为的效力,但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即不能发生。前引第9 款就属于此类。此外,《物权法征求意见稿》第 17 条”异议登记后,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权利 人在异议登记期间不得处分该不动产。”该条规定亦对应着此类强行性规范。如 果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权利人在异议期间处分了该不动产,例如将不动产出卖 给他人,即使异议登记人的异议成立,也不影响不动产买卖合同的效力。再如第 19 款即明文规定”预告登记后,债务人违背预告登记对该不动产作出的处分,不发生物权效力。”其所对应的法律规范也是此类强行性规范。另一类强行 性规范则制约交易行为的效力。如前引第 258 条的规定所对应的规范。再如第 214 款”居住权不得转让……”,依据该项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转让居住权的合同应属无效。 以上分析,只是以物权法上对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进行调整的部分作为 对象。物权法的其他部分,也并非强行性规范一统天下。例如《物权法征求意见 稿》第82 条规定:”建造建筑物,应当与相邻建筑物保持适当距离并且适当限制 其高度,不得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表面上看起来,该条规定 对应着一项强行性规范,民事主体似乎必须予以遵循,但实际上,如果相邻建筑 物的权利人愿意在获得相应补偿的背景下,放弃自己通风、采光和日照的权利, 建筑物的建造者完全可以不再遵循该条的规定,法律并无强制当事人必须遵循之 理。物权法上还有不少类似的规定,意在确定特定利益的归属,但此类规定并不 肩负着确保权利人一定实现特定利益的使命。它只是使获得特定利益的民事主体 取得了与其他民事主体讨价还价的资本,从而使其在放弃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时, 能够获得相应的对价。此类规范,都非所谓强行性规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