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尺度三部曲」完结篇还可以

 取反加一 2019-10-07

你有过跟Sir一样的感受吗?

就是隔一段时间,很任性地就要看“烂片”、“小片”。

豆瓣分不高,主创不炸裂。

但。

就有一种情绪,一个点刚好能让人从宏大、精英和严肃里探出头,喘口气。

比如这部——

《作家的谎言:笔忠诱罪》

Deception of the Novelist

豆瓣6.7分

香港编剧向西村上春树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论尺度,不如《一路向西》,波涛汹涌。

论寓意,也不像《西谎极落》。棺材式的太空舱,装满现实话题。

那它有什么看点,值得Sir的推荐?

《作家的谎言》像是前两部故事中心各取一点。

将“房”、“欲望”融合了起来,拍充满欺与骗的“房事”。电影开头,一位妙龄女子坠楼。

下一秒画面,作家徐哲(张建声 饰)在签售会上,读着自己的小说。画面上的那个“50日前”。

就已经说明了,坠楼案,跟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他读着自己当年如何追求妻子的故事时。

那句“开心得合不拢嘴”在原版粤语里是这样说的:

被霖到出嗮面喽

这句话,更像是说,女人被哄得,格外开心。家外,他灌鸡汤,用爱发电。

回到家,冷暴力执行者。注意画面中两人的疏离感,一个清晰,一个模糊。

还记得Sir分析过,冷暴力源自于长期的不平等模式。老婆甘心做被豢养的米虫,让渡了独立的同时,也就丧失了“被当成人”的尊重。

△  懒到连装水都指望徐哲代劳

正是这一天,徐哲放租的房子,突然上门一个漂亮的单身女人Elaine(松冈李那 饰)。

引狼入室,獠牙利爪藏在黑色蕾丝下。

这个女人不简单,为达到减少房租的目的,不惜动用原始武器,步步为营,勾引徐哲。

第一步,撒下饵料,一套“维多利亚的秘密”bra。这个牌子的名字在香港电影还曾被隐喻“凶宅”——就是彭浩翔执导、何超仪主演的《维多利亚一号》。

这一种女人为了房子,豁的出去,贪欲也格外的大。果然,花了三万,Elaine顺利租下这套房子,但觉得还不够便宜啊。

于是,她洞悉到徐哲动的贼心,稍微暗示,就能上钩。

对徐哲而言,租客的房门大开,氛围倒是不冷了,他到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这个色欲攻心的男人,竟然能免得了一万八,必定是已经心有猫腻。

房价一降再降,租客变成了合租的情人,又从情人变成了情妇。

“维多利亚”名正言顺地要上了生活费。

房租从三万降到了一万。

男人贪色,女人贪钱。

欲的无止境,贪的步步紧逼,已经成了脖子上的绳索。就等着他,一步步的往里钻,终于会有收网的一天。徐哲趁机把老婆支开,把情妇带回家。

却不知道,装在泰迪熊里的摄像机,已经对准了床,记录下来了一切......

这一份包裹着徐哲谎言的裸照。情妇要价一千万。

这笔钱给还是不给。不给,裸照暴露,如果离婚自己的一亿身家就要跟老婆平分一半。

给,自己要无缘无故割肉一千万。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勒索,才能结束。徐哲如何处理这件事?

如电影的一贯套路,贪婪的情妇一定不会撑太久。开头坠楼的女子,就是她。

是徐哲忍无可忍干的吗?

继续看。

情妇死亡,徐哲作为头号嫌疑人被警察拘留。

在警察审讯时,他隐藏自己低价出租房子的真实原因。隐瞒自己跟死者的情妇关系。

但小动作的细节却暴露了自己的慌张。摸鼻子,手指紧扣。

但这就是真相吗?他就是真凶吗?

别急。

回头看片名。

除了谎言二字,醒目的就是“作家”的身份。

写小说的,惯于在文字、语言里做戏,他苦心孤诣地营造自己的IP形象,强化公众光环。

几乎做所有的事情,作家徐哲都会po上网络,但却是改头换面,美化修饰。本来是准备偷情,借口是去做运动,出门的时候老婆硬是要跟他一起去。心怀鬼胎的“运动”被破坏,正经的运动又被跟踪。好心情被破坏之下,他却发了个积极向上的图。“在跑步机上重复跑步,是每天坚持会做的事情,人生亦如是...”谎言。

不情愿地被老婆吩咐去接孩子。搂着孩子,单手一张自拍。“难舍难分,再抱紧一些。”谎言。

徐哲一步步在构建着自己的虚假的朋友圈,用谎言去粉饰自己,是个好丈夫,好爸爸的角色。看到这儿,Sir忍不住笑起来。生活里蛮多这样的人。

为了传递“我过得很好”的假象,连发朋友圈的地理定位都能作假,只要高大上就行。

有听说一句话“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能信男人的破嘴”。

现在,他不用说,敲敲字就能“行骗”。所谓作家,实则向西村上春树的反讽甚至自嘲。与其说看一部情杀主题的悬疑片,不如说看一则黑色幽默的寓言。

把欲望写成书,真真假假,瓮中捉鳖。

徐哲是出轨的惯犯?是一时失手的凶手?会入狱还是金蝉脱壳?Sir就不剧透了。但看到这儿,就应该清楚,向西村上春树的“三部曲”被这一部真正扣题了,是作家写的“谎言三部曲”。《一路向西》,父亲的谎言,瓦解了男主角心里最崇高的形象。

而之后毅然决然,踏上了向西之路。

是叛逆。

《西谎极落》里,男孩为了凑够买房的钱,他骗女朋友说自己去美国发展,其实是留在了香港的太子太空舱。

是虚荣。

《作家的谎言》,更是将谎言视为安身立命的技术活。

是成功学。

“最恶毒的谎言,往往以沉默的方式说出来”

谎言,在这些故事里变得理所应当,以极少的代价,换来了最大价值的生存条件。

有人保住了爱情,有人保住了命,有人甚至靠着谎言开始了人生另一场事业。谎言俨然成为一种“真理”、“正义”。《作家的谎言》开头,就已经说出真相:

“人们喜爱谎言,是一种自然而腐朽的爱好。”

电影就说到这里。

它依然“小”、有点“糙”、有些趣味甚至“低俗”。

但Sir不想说谎,否认这类电影的存在和价值。

不如也引用一个作家的话来做结吧。

刘恒,张艺谋《菊豆》、《金陵十三钗》编剧。

他是这样说的:早年的时候,我对精英观察世界的角度有某种期待,时间久了,进行自我否定后,我觉得知识、智力和观点不能成为藐视他人的基础。自知找到了真理,就藐视没有找到真理的人,是有问题的。人有过世俗生活的权利,人也有庸俗的权利,只要不妨碍别人。这是我坚持的人道主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