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九重阳-天文学意义

 美学中医 2019-10-07

不为人知的九九重阳天文学意义

2019-10-7

毛小妹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每年的这一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在中国古老的《易经》符号中,把一阳爻规定为老阳数“九”,阴一爻规定为老阴数“六”,这一阴一阳构成了八卦。所以每年九月九日是月与日皆逢九,古人认为九为乾天,九九重阳,是个吉祥的日子。

重阳节正值秋季农作物的收获时节,人们为了感恩太阳带给万物繁衍生机的大恩德,而要登高祈福,祭拜天神和太阳神,感恩(父系氏族社会)家族的祖先,于是慢慢演变成为民间的登高和祭祖日子,近现代才成为敬老的重要节日。
然而,追溯中国的民俗节日的源头会发现,多始于远古先民们对太阳神、月亮神星神的崇拜。因为日主寒温,月主风雨,星主祸福,人们生杀与繁育都拜日月和老天赐福。

在长期摸索顺应大自然的过程中,人们学会了敬畏天地与感恩祖先,探索出了阴阳合历,形成了一整套按照日月星辰规律而生存的最高智慧。人们在重要的天象出现之时,祭祀日月星辰,为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子嗣兴旺,少灾康寿。因此,留下了今天的民俗节日。正是这些节日的存在,才让后世子孙念念不忘“崇拜神灵与纪念灾难”。

由于我们已经远离靠天吃饭的日子,而且为这些节日赋予更多故事与内涵,但是它的天文学本质是可以追溯与继承的。

除了二十四节气以外,每年的
“端午节”、“重阳节”属于祭祀太阳和天神的。
中秋节、春季的正月初一、十五,是祭祀月亮神的。
二月二、七月七都是属于28星宿神将的


所有节日的背后含着天文学上的特殊意义,其天象的时空定位正是天文历法的依据。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了一先生几天前发给我的日志,上面记录着10月7日这一天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他坚持推算每年重要日时的工作已经做了近20年,因此对每日的天文与地震发生的地区、级别等都能做出准确的预测。

他在留言中还讲了关于“九九重阳”的天象表达,我觉得很重要,不敢私藏,故愿与天文爱好者分享。

他说到:
“重阳节首先要理解”阳“是什么?是哪两个阳会合在一起了?”
除了字面理解的中国农历回归纪年,望纪月,即阴历九月又碰上九日九为老阳数,两个阳碰到一起的重阳之意以外,还要知道干支纪日月星辰和这一天的天象

实际上在远古的时候,这两个阳碰到一块儿是存在特定的天象的。祖先们坐地观天,往上看到两个阳碰到一块儿了,是天上的哪两个阳呢?
毫无疑问,一个阳是太阳九月九的太阳已经移行到赤道以南,南为阳。阳主升,万物生长靠太阳。其实太阳背后还有更大能量的东西。
 
另一个阳就是我们说的“九重天”的最高层,用我们的行话叫做“宗动天”。这个“宗”就是祖宗的宗,“动”就是运动的动。就是斗转星移,以北极星的定位。也是中国古天文的根基。
 
天最大嘛,九重天最尊,天地定位,这个北极星是宇宙中不动的那一颗,所以又把它叫“天罡

罡字上边儿是一个四,下边是个正字。
这个天罡代表天心,以天心和二十八星宿为日月金木水火土星定四正位九九两阳重合就是太阳跟天罡重合了。

重阳”不只是一天而是管一个月。实际上,天罡是一个立体的,用十天干计数,跟太阳同进同退。从现代天文学讲的天象角度来说,这个重阳会合是前后八度,要按中国古天文学是九度,跟天干地支有关系,重合的时间大约持续一个月。这个我们以后再给大家分享。
 
了一先生的作业上还包括星历,他强调:那是中国古人对整个周天恒天体系的框架下,日月星辰游宮运行的最深刻的认识。但是这些东西都失传了,就是没有资料把它表达的更加详细。所以很多的罗盘、十二星座、二十四节气等等都是在黄道12宮或者赤道12宮打转转,而最根本的缺失是跟28星宿核心体系脱节了。

 我是这么觉得,地球有巨大的能量,除了从太阳获得这种能量之外,地磁的能量从哪儿来?地心的能量从哪来?咱人身上的天地在哪儿?人身上的天心又在哪儿?我想可能要按五运六气的天人相应来讲,九九重阳会更有意义。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此时是道家练纯阳功的时候,就是跟着太阳走,太阳走到哪儿,我们就练到哪儿。

摄影:白贵敦

作者:毛小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