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西北疆域为何止步嘉峪关:从吐鲁番王国入侵哈密开始

 思明居士 2019-10-07
明代西北疆域为何止步嘉峪关:从吐鲁番王国入侵哈密开始

明代前期疆域范围

自从朱元璋开创明朝开始,历经太祖、成祖两代雄才大略的帝王开疆拓土,北驱蒙古,南平交趾(今越南),东服朝鲜,西征哈密,一时疆域号为极盛,达到一千余万平方公里,可是从明代中叶开始,明政府对西北的统治从之前最前沿的哈密卫退缩到嘉峪关,直接丢失管辖领土近两百万平方公里,而这一历史现象是如何造成的?

一、明代西北疆域的形成与管理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当时的哈密国王安克帖木儿屡犯大明边境,朱元璋派甘肃总兵官宋晟出兵讨伐哈密国,别看哈密国胆大包天不怕死居然敢于主动进犯大明边境,可实际却是个不堪一击的战五渣,在宋晟大军的进攻下抵抗一天都不到就宣告城破,哈密国王子、国公、知院等哈密贵族都被一整锅端掉,虽然明军当时军威浩荡一时威震西域,但是由于明朝并没有对西域领土有占据之心,所以很快大军就退出哈密返回了甘肃。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罕东、罕西等西域小番邦记吃不记打,又开始侵犯大明边境,这次朱元璋派了威名赫赫的大将军蓝玉领宋晟再度率军出征西域,还是跟上回一样,明军所向披靡如秋风扫落叶般荡平西域各番国。

这次明朝长了记性,老被你们玩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战术也不行,于是为了有效的管控西域各番,保障西北疆域的稳固性,更加为了集中精力对付北元残余势力,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明朝通过以夷制夷的羁縻政策,先后对西域各番国进行了招安封赐并逐步设立了关西七卫(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哈密),通过关西七卫来管辖当地事务,以及维护明朝与中亚、西域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往来。

明代西北疆域为何止步嘉峪关:从吐鲁番王国入侵哈密开始

关西七卫地理位置分布图

而其中哈密卫因为位于中亚、西域向明朝入贡贸易的出口咽喉通道,政治上是明代对西域诸国的接待诸番朝贡顿宿之所,军事上是防御外敌入侵的西部前哨,与西北边防息息相通,担负着"弭西戎东窥之心,断北虏南通之臂"的特殊职能,因此哈密卫在关西七卫中战略价值最高。

关西七卫虽然纳入了明朝的管辖体系之内,但是政治隶属关系带有明显的羁縻性,明政府对其管辖不像内陆卫所那样严格,所以关西七卫有时也会违背明朝政府的意愿行事、甚至做出有损明朝国体及利益的事,不过总体上来说关西七卫的设立对于巩固明朝西北边防,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控制,维护明朝与阿拉伯和中亚各国的贡路畅通还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明代西北疆域为何止步嘉峪关:从吐鲁番王国入侵哈密开始

二、西北重镇哈密卫是如何丢失的

从明代天顺至成化年间,哈密以西的吐鲁番王国开始崛起,吐鲁番在当时是一个以蒙古人为主战斗力彪悍的国家,绝非现在大家印象中那个只会种葡萄跟晒葡萄干的地方,尤其在汗王羽奴思即位以后对哈密更是垂涎三尺,羽奴思向明朝政府上书提出想要代替哈密卫行使管理中亚、西域各个地方入贡的事务,试图把吐鲁番打造成西域的政治中心,这个痴心妄想的提议在遭到明朝严词拒绝后,吐鲁番王国一看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汗王羽奴思立即开始对哈密卫采取军事行动。

明代西北疆域为何止步嘉峪关:从吐鲁番王国入侵哈密开始

吐鲁番汗王羽奴思

明成化九年(1473年)正月,吐鲁番汗王羽奴思率军围攻哈密城,哈密战斗力还是跟当年一样的战五渣,抵抗不到一天就被吐鲁番攻破了哈密城,这是哈密卫第一次失陷,明朝政府得知之后,立即派使者到吐鲁番汗国传达朝廷旨意,并且强烈要求吐鲁番军队立刻退出哈密城,在遭到羽奴思的拒绝后,明朝使者只得悻悻而归。

成化十二年(1476年)明朝眼看吐鲁番对哈密据为己有却毫无办法,只得在苦峪城,设立新的哈密卫,让原哈密都督罕慎及其哈密残部移居于此,明朝倒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想为了一个边陲之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哈密都督罕慎还是卧薪尝胆想着杀回家乡,终于在成化十八年(1482年)罕慎纠结罕东,赤斤两卫所兵马约一万余人,夜袭哈密,连复八城收复哈密卫,此时距离哈密第一次沦陷已经九年多了。

明代西北疆域为何止步嘉峪关:从吐鲁番王国入侵哈密开始

苦峪城遗址

可是刚到手的哈密卫还没捂热,安稳日子还没过多久,哈密卫又丢失了——弘治元年刚刚因为收复哈密之功被册封为忠顺王的罕慎,遭到吐鲁番王国新即位的汗王阿黑麻诱杀,吐鲁番再次占据哈密卫。面对吐鲁番日益嚣张的强硬态势,当时明内阁首辅刘吉认为出兵讨伐的时机并不成熟,于是明政府只好采取了非军事惩罚手段:“帝乃薄其赐赉,或拘留使臣,却其贡物,敕责令悔罪。”

弘治三年(1490年)在明朝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制裁下,倔强的吐鲁番也有点招架不住了,于是为了改善于明朝的关系,吐鲁番使臣与撒马儿汗使臣一道来京城进贡狮子等野兽的同时,表达了吐鲁番汗王阿黑麻希望与明朝修好,并愿意归还哈密卫以赎回被明朝扣押的贡使。第二年阿黑麻就正式履行协议将哈密11城以及哈密卫金印归还给明政府,这是哈密卫第二次回到明朝的管辖之内。

哈密卫失而复得,于是明政府册立昔日忠顺王脱脱的近亲陕巴为忠顺王,阿木郎为哈密都督共同治理哈密卫。结果好日子没多久又出大事了,阿木郎同陕巴因为明朝皇帝的赏赐品分配上发生矛盾,一气之下带领马去抢了吐鲁番的牛羊,这下子可闯了大祸,阿黑麻听闻之后怒火中烧,刚主动把哈密归还给过去,居然就被不识好歹的反咬一口,于是仇不过夜立马率吐鲁番大军攻打哈密卫,王印还没捂热的陕巴做了俘虏,哈密都督阿木郎被五马分尸。

“诸番索陕巴犒赐不得,阿术郎更引哈刺灰夷掠土鲁番牛马。阿黑麻怒,复构兵。(弘治)六年冬十月,土鲁番复入哈密,执陕巴,支解阿术郎,掠金印去。”

这协议上的墨迹都还有干透,阿黑麻就敢这么干,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明朝政府立刻采取两手措施,1、关闭嘉峪关并驱逐吐鲁番贡使,拒绝其朝贡贸易,以施行经济制裁。这就是著名的“闭关绝贡”。2、令甘肃镇巡等操练兵马,时机一到,调集罕东、赤今等卫兵马收复哈密。

弘治八年(1495年)十二月,趁阿黑麻领兵回吐鲁番,只剩下其偏将牙兰统领几百士兵镇守哈密城的时候。甘肃巡抚许进奉命帅甘肃军三千,并征调罕东卫三千兵马从偏道日夜兼程进至哈密城下,牙兰自知寡不敌众领少数几人遁去,随后哈密城被明军攻破。这是明朝自洪武朝后,唯一一次由明政府发兵帮助收复哈密。

弘治九年(1496年),刚收复哈密没几个月,阿黑麻率军再次进攻哈密城,而这时许进早已领明军返回甘肃,不过由于哈密城军民竭力固守,阿黑麻久攻不下只好引兵撤去。但是由于哈密城屡屡被攻破,当地军民如惊弓之鸟,害怕阿黑麻将来会攻取哈密城,于是烧毁所有房屋而迁逃至甘肃肃州(酒泉)请求明政府救援。最后被明政府安置在苦峪城以及附近几个城。哈密再一次吐鲁番所占据。

明代西北疆域为何止步嘉峪关:从吐鲁番王国入侵哈密开始

嘉峪关

既然军事打击力不从心,那就经济制裁吧,于是明政府继续坚决施行“闭关绝贡”的政策,这让吐鲁番诸族无法通过朝贡贸易获得经济利益,吐鲁番以及周边很多部族开始怨恨阿黑麻。迫于压力阿黑麻在弘治十年送还忠顺王陕巴以及哈密卫,于是陕巴又回到了哈密。

正德十一年(1516年)此时的吐鲁番汗王已经换成了阿黑麻之子满速儿了,满速儿比他父亲还更加穷兵黩武,不仅仅把关西七卫打的落花流水,还一度领二万大军进攻到甘肃肃州,甘州,时任明朝兵部尚书金献民亲自坐镇总领兵务,组织各镇军士有力的挫败了满速儿的进攻,从此满速儿再无东征进犯之举,但是关西七卫此时全部被吐鲁番王国所控制住了,明朝已经无法对关西七卫进行有效的管辖了。

三、哈密及关西诸卫正式被明朝放弃

明代西北疆域为何止步嘉峪关:从吐鲁番王国入侵哈密开始

在哈密卫屡得屡失中,明朝官员对于哈密及其他关西诸卫的弃与守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在嘉靖八年(1529年)由嘉靖皇帝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正式放弃哈密卫以西域各卫,允许其自治独立,其实此时关西七卫本质上就已经不再受明朝所管控了。

而当时明代北面的蒙古俺答汗对明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甚至一度围攻了明朝首都北京,所以明朝的军事重心必须集中在防御北面蒙古上,对于西域边陲的关西七卫及吐鲁番问题,此时的明朝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只得无奈放弃,至此明代在西北的疆域止步于嘉峪关,这同后世的清朝把领土推进到中亚的巴尔喀什湖是完全无法同日而语的,而即使在明代中前期,明朝政府对于嘉峪关以西的领土管辖也是非常乏力的,始终处于一种名义上管理实际上基本自治的局面,所以关西两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丢失对于明朝政府来说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