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东弟子多才俊━━记晚唐著名诗人罗隐

 123xyz123 2019-10-07
提起晚唐著名诗人罗隐,大家估计会想到“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几句诗,想到“云英未解”这个成语,想到“圣贤嘴”等民间传说,想到浙江富阳的罗隐碑林。唐朝有名有姓的诗人大概2500人左右,但在我的映象中,有文集传世的很多,但除文集外还有后人其专门编辑出版《XX民间故事集》,专门以其作品为主题兴建碑林的,好象只有罗隐一人。是什么让罗隐享有如此盛誉呢?
浙江人民出版社曾发行过万斌主编的一本书《江东才俊罗隐传》,可惜没看过。但在网络上看过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话令我映象深刻,文中说罗隐“至真至善,虽然终生未进士,可是仙人落凡尘。”开初我对“仙人落凡尘”一句不太理解,直到看了《罗隐民间故事集》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浙江富阳当地有个传说,说罗隐是地仙转世,玉皇大帝怕他当了皇帝后闹事,就派天兵天将来换他的仙骨。因换骨时罗隐牙关咬紧,浑身的仙骨都只有牙床骨没被换掉,以致他虽然做不成了皇帝,但却留下了一张“圣贤嘴”,说什么准什么,非常灵验。
关于罗隐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很多,比如什么“罗隐堵河”“罗隐转世”“天降面粉”等等,大家若有兴趣 ,可自行上网查阅。现在接着说“终生未进士”这一句。据《唐才子传》载:(罗)隐初贫来赴举,过钟陵,见营妓云英有才思。后一纪,下第过之。英曰““罗秀才尚未脱白?”隐赠诗云:“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这就是成语“云英未解”的出处。事实上,罗隐才高八斗,云英色艺兼美,如何是不如人呢?只是社会没有给他们机会吧?
经安史之乱,大唐国势逐步进入暮年,从此国力开始衰落。虽然国家垂垂已老,但诗坛仍然诞生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其中有一位颇为有名,因其终生不第,屡试不中,只能以高龄做幕府。他就是诗人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晚唐著名诗人。罗隐26岁时开始到京师参加进士考试,可能是因为运气和实力都差了一点,也可能是天妒英才,先后考了7年,都屡试不中,令人惋惜不已。因愤怒和不满,感到自身才华不能施展,怀才不遇的心态非常突出,后来诗人自编其文为《谗书》,揭露了桶制街极的肮脏和肤败内模,从而被桶制街极所憎恶和打压,因此罗衮赠诗曰:“谗书虽胜一名休”。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罗隐同学还是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怀揣一线希望,又断断续续参加了几次考试,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但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罗隐是诗人,但在百度百科中,他的科普资料与其他诗人相比,还稍微有些不同,在“诗人”前面还加了个前缀“道家”。为什么?罗隐一生作品很多,著有《谗书》、《太平两同书》、《淮海寓言》、《湘南应用集》、《江南甲乙集》、《灵壁子》等。从他所著的这些书籍中看得出来,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他在书中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这完全是黄老思想肤兴发展的产物。另外,罗隐著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这些诗歌作品,也充满了浓浓的道家气息。
既然不被桶制街极接纳,黄巢起义后,罗隐干脆到了九华山避乱隐居,光启三年55岁时又回乡依附吴越王钱镠,并深受吴越王赏识,因功多次提拨,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后梁开平三年(也就是唐朝灭后三年)十二月十三日(910年1月26日),这位终生未考取大唐帝国进士的读书人去世,享年77岁,这在当时也算高寿。
和隐士张志和、诗鬼李贺一样,罗隐小小年纪便在乡里以才学出名,他的诗和文章都很出众,为时人所推崇,他和同族另外两个有才的哥们被人合称“三罗”。但年轻时,罗隐并不叫“罗隐”(具体叫什么我还尚未查到相关资料),他是在参加科举考试多次都没有考中的情况下,一气之下才改名叫“罗隐”的。其实,罗隐的才学非常出众,不然当时的宰相郑畋和李蔚不会都欣赏他,但由于他的试卷里的丰斥意味太强,人也狂妄,不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上,致使他在讲究谦虚的中国古代社会里非常孤立,考官们对他也很反感,从而使他屡试不中,这也让他更加的对桶制街极不满。假如他稍微收敛一些,恐怕在当时会有更大的作为,但这样,那个有才气有傲气有灵气的罗隐就不会出现了。
在文学成就方面,除诗歌外,罗隐的丰斥散文成就也很高,堪称古代小品文的奇葩。收在《谗书》里的丰斥小品又都是他的“愤懑不平之言,不遇于当世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谗书》跋)。罗隐自己也认为是“所以警当世而戒将来”的(《谗书》重序)。如《英雄之言》通过刘邦项羽的两句所谓“英雄之言”,深刻地揭露了那些以救民于水火的“英雄”自命的帝王的强盗本质。文章最后他更向最高桶制纸提出了警告(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类似这样的光辉思想在他的杂文中时不时都有所流露。而《说天鸡》、《汉武山呼》、《三闾大夫意》、《叙二狂生》、《梅先生碑》等篇,也都是嘻笑怒骂涉笔成趣,显示了他对现实的强烈屁叛精神和杰出的丰斥艺术才能。
卤信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对晚唐小品文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非常精辟的见解。他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榻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罗隐为什么把自己的散文选集叫做《谗书》,这源于他的自嘲。他在这部作品的序言中写道:“我来到京城七年,饥寒交迫,几乎不像一个正常人了。丁亥年的正月,拿过这本书来自己骂自己:‘他人用书得荣誉,你却拿它自取其辱;他人用书取富贵,你却因此得贫困。’所以,我的书不过是自己谗媚自己罢了,就叫谗书吧。”
当然,罗隐最让世人难忘的,还是他在唐末五代的籍甚诗名。因才气出众,罗隐倍受时人推崇。如割据青州的王师范经常派人送信送财物给罗隐,求他赠诗,等得到后,大喜不已,爱不释手。有个朋友中了进士,罗隐写诗祝贺,朋友的父亲却说:“儿子及第我并不高兴,高兴的是得到罗公诗文一篇。”可见罗隐在当时的名气之大。
应该说,罗隐的诗很有境界,对人生的认识也非常深刻,特别是一些精警通俗的诗句广为流传,已然成为了经典名言。如“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家财不为子孙谋”、“今朝有酒今朝醉”、“任是无情也动人”等等。又如讽刺小诗《》:“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瑞雪兆丰年,但对贫苦的人民说来,却成了灾难。他的咏史诗《西施》一首也写得很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让沉冤千年的西施得到最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此摘掉了“红颜祸水”的帽子。
罗隐不但有才,节操也扛扛的。据说朱温久闻罗隐盛名,以右谏议大夫的官职去召他,被罗隐断然回绝。同时他还建议钱镠讨伐后梁,灭掉叛逆唐朝的朱温。他说:“王是唐朝之臣,发兵北伐义不容辞,纵使不能成功,也能保住杭州越州之地,称帝于东方。怎么能向北称臣,做羞辱之人呢?”钱镠以为罗隐被唐朝长期压制,会怨恨唐朝,这时见他并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以道义为重,对他的人品很是钦佩,虽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北伐,但对罗隐更加器重。
说了那么多,下面还是来看下罗隐的诗吧。今天特意了选取罗隐同志的十首代表作,供大家赏析。
1.《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雪》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3.《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4.《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r>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5.《赠妓云英》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6.《江南》
玉树歌声泽国春,累累辎重忆亡陈。
垂衣端拱浑闲事,忍把江山乞与人。
7.《杏花》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8.《梅》
天赐胭脂一抹腮,盘中磊落笛中哀。
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与将军止渴来。
9.《马嵬坡》
佛屋前头野草春,贵妃轻骨此为尘。
从来绝色知难得,不破中原未是人。
10.《鹦鹉》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