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牧: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丨一日一诗

 诗书海海 2021-12-01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释    疑


①期:预定。

②江东:自汉至隋唐称自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译    文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

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海 海 赏 析


      此诗作于唐武宗会唱年间,时杜牧任池州(今安徽贵池县)刺史。诗人路过乌江亭(今安徽和县东北),看到项羽自刎处,一时感慨万端,借诗阐发自己对历史的认识。

      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兵败垓下,斗志顿消,谓其骑从:“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诗人认为:项羽能胜不能败,并把失败的原因归之为“时不利”“天之亡我”,没有从主观上找原因,可谓至死不悟。因为“胜败兵家事不期”,关键在于如何对待。

      刘项间大战七十次,小战四十次,刘邦先屡战屡败,但他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虚心听从谋臣的建议,最后终于取得全胜。而项羽一战败北就斗志销铄,算不上真正的英雄。

      项羽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谓项王: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而项羽只是苦笑,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最后终于自刎而死。诗人认为:真正的英雄,既要能披坚执锐,称王称霸;又要能含辱忍垢,失败后伺机东山再起。

      项羽起兵于会稽,率八千精兵渡江而西。会稽乃越王勾践旧都。想当年,勾践,与百姓同劳,最后终于灭吴。而项羽爱好虚荣,富贵时欲锦衣还乡,以示炫耀;兵败后就不敢过江,怕见江东父兄,怕自己难堪。

      诗人引项羽兵败垓下之事为例,明确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在于遇到挫折时,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除天时地利的因素外,主帅的努力乃是“卷土重来”的关键。


作 者 简 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西安)人。他是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的杰出诗人,与杜甫合称为“大小杜”,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杜牧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家庭,祖父杜佑,曾三朝为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所著《通典》是我国史学名著“十通”之一。



9.12



喜欢就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