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中少有人知却美的出奇的三首诗

 123xyz123 2019-10-07

大 卫

说起《诗经》来可以说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这部作品能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别的作品能够比的了的。《诗经》中写到了太多的早期人们的生活习性还有生活作风,现在读起来还是朗朗上口而且能够为我们探寻古人生活提供充足的证据,说它是一部国人文化发展词典也并不为过,下面就为大家献上《诗经》中极为经典同时却少有人知的三首诗歌。

第一首:清人

【先秦】佚名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白话译文】 清人彭地来驻防,四马披甲真健壮。两矛上饰两层缨,逍遥自在黄河旁。清人驻防来到消,四马披甲气势豪。两矛缀上野鸡毛,黄河岸上好逍遥。清人驻守在轴地,四马披甲奔跑急。左手挥旗右抽刀,将军练武好神气。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说的是公元前660年(鲁闵公二年,郑文公十三年),狄人侵入卫国。卫国在黄河以北,郑国在黄河以南,郑文公怕狄人渡过黄河侵入郑国,就派他所讨厌的大臣高克带领清邑的士兵到河上去防御狄人。时间久了,郑文公也不把高克的军队召回,而是任其在驻地无所事事,整天游逛。最后军队溃散而归,高克也逃到陈国去了。

了解了这首诗的背景,就能深刻体会作者写这首诗的本意了:表面上是在称颂高克和他率领的士兵在黄河边上的彭地、消地、轴地驻防时的种种表现,说他们的披甲战马如何强壮,奔驰起来又如何威风;战车上装饰着漂亮的矛,是如何的壮盛;军中的武士也好,主帅也好,武艺又是如何高强。而实际上是讽刺士兵军纪败坏,无所作为,只会逍遥游逛,耍弄刀枪;讽刺主帅玩忽职守,无所事事,只是以练武来消磨时光而已,近而斥责讽刺郑文公的极度昏庸。

第二首:缁衣

【先秦】佚名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白话译文】 黑色官服真合适,破了我再来缝制。你到馆舍去办事,回来我送你新衣。黑色官服真美好,破了我再来制造。你到馆舍去办事,回来我送你新袍。黑色官服宽又长,破了我再制新装。你到馆舍去办事,回来送你新衣裳。

这首诗包含的深意同样是一般人所看不出来的,很多文人墨客都为了这首诗歌留下了自己最独特的看法,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首描写君臣关系的诗歌,写君臣之间和谐相处共同促进社会进步的故事。如清代的姚际恒、方玉润认为这是“美武公好贤之诗”。其实,仔细玩味这首诗,会充分感受到诗中有一种温馨的亲情洋溢其间,因此,与其说这是一首描写国君与臣下关系的诗,还不如说这是一首写家庭亲情的诗更为确切。

诗中“予”的身份,看来像是穿缁衣的人之妻妾。孔颖达《毛诗正义》说:“卿士旦朝于王,服皮弁,不服缁衣。退适治事之馆,释皮弁而服(缁衣),以听其所朝之政也。”说明古代卿大夫到官署理事(古称私朝),要穿上黑色朝服。诗中所咏的黑色朝服看来是抒情主人公亲手缝制的,所以她极口称赞丈夫穿上朝服是如何的合体,如何的称身,称颂之词无以复加。她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如果这件朝服破旧了,我将再为你做新的。还再三叮嘱,你去官署办完公事回来,我就给你试穿刚做好的新衣。

表面上看来,写的只是普普通通的赠衣,但是我们细细品味,还是感受到了诗中夫妻之间的浓浓的恩爱气息。特别是全诗用夫妻之间日常所说的话语,一唱而三叹,在骨子里唱出了一位妻子深深挚爱丈夫的心声,把自己对丈夫无微不至的体贴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这在《诗经》全片中都找不出几首能与之相媲美的。

第三首:山有扶苏

【先秦】佚名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白话译文】 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个狡滑的小顽童。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和男子幽会的诗歌:在一个山清水秀的野外僻处,一对恋人约定在此幽会。姑娘早早就来了,可是左等右等却不见心上人来。最后,姗姗来迟的爱人总算见着了,姑娘心里当然很高兴,可嘴里却骂骂咧咧地说:我等的人是子都那样的美男子,可不是你这样的狂妄之徒啊!我等的人是子充那样的良人,可不是你这样的狡狯少年啊!处于热恋中的小儿女的情态在诗中确实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至于诗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和“山有桥松,隰有游龙”这四句,读者大可不必当真,以为是恋人约会环境的真实写照。在《诗经》中,“山有……,隰有……”是常用的起兴句式。如《邶风·简兮》中有“山有榛,隰有苓”;《唐风·山有枢》中有“山有枢,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等。清代的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得好:“诗非兴会不能作。或因物以起兴,或因时而感兴,皆兴也。”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也说: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意相关也。此诗中的起兴就属于这种性质。当然,无论是高山上长的扶苏树、松树,还是水洼里盛开的荷花、红蓼,这些美好的形象,从烘托诗的意境的角度看,还是很有作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