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理课堂 | 骨质疏松与跌倒的危害

 紫金港闲云野鹤 2019-10-07

骨质疏松顾名思义就是骨头的密度低了,变得不坚固了。绝经后女性以及7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现象极为普遍。

骨质疏松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腰背疼痛或腿疼,慢慢发展到关节疼痛、全身骨骼疼痛,上楼、负重或者用力时疼痛,严重者翻身、起坐、行走困难。骨质疏松患者最大的隐患是增加跌倒风险,容易骨折,进而对患者生活和生命造成影响。

根据中华医学会有关数据显示:骨质疏松患者有51%的可能发生跌倒,会增加2.17倍的跌倒风险,以前跌倒过的骨质疏松患者1年内有7-9%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肌体的愈合速度明显低于正常人,会进一步加重和延长痛苦。

跌倒最常见的情况之一是屁股先着地,上体躯干和腿部连接处,医学上称为“髋部”。髋部骨折可以说是老年人杀手,50岁以上的髋部骨折患者,8%的男性和3%的女性在住院期间死亡;10%的髋部骨折患者在骨折后6个月内死亡;髋部骨折1年后,男性死亡率为36%,女性为21%。而那些没有死亡的患者,在骨折1年后,40%的人丧失独立行走能力。

警惕骨质疏松和预防跌倒对老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建议老年人定期到医院接受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疗;服用相关药物或保健品,补充钙和胶原蛋白强健骨骼;在易发生跌倒的情境下加强预防措施,如雨雪等恶劣天减少出门次数或请家人陪同前行,在床边放置智能集尿器减少起夜次数等。


编辑:giraffe

本文作者:谢孜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