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的顺序弄乱了几千年,这一章才应该是最后一章!

 昵称62026326 2019-10-10

上一次,我们提出过,应该把流行版《道德经》的第25章放在第一章才符合老子的思想,才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整部《道德经》的起承转合。很高兴,得到不少网友的私下沟通和支持。不少朋友提出要对《道德经》的整体章节顺序进行一次全面调整,深为赞同。但苦于对《道德经》的学习不够、理解能力有限,尚不具备掌控全篇的能力,只能就局部章节的安排提出个人浅见,但也仅仅是个人浅见,有无道理,尚希读者评判。

受上一篇文章的启发,本文将对《道德经》最后一章的安排提出个人看法。《道德经》是一部写给君主的经世致用之书,历来被誉为内圣外王的帝王之学,是一部学术论著。而所有论著,通常都是先提出一个观点来总领全文,或开门见山,或开宗明义,或开篇设疑,再引出下文;中间部分是主体部分,包括要表达的观点、论据和论述部分;最后是概括性总结,直指主旨,呼应主题。

而流行本《道德经》的最后一章却不是这样的,那应该是哪一章放在最后才符合“总结”的结尾呢?

查阅一下资料发现,对于《道德经》的分章问题,历史上的多种版本、各种分法,即便是流行本的严遵本、河上公本、王弼本等,也存在着前后分章不一的问题,而且也不都是八十一章,比如王弼本就有七十二和八十一两种版本,元代的吴澄和清代的魏源都是六十八篇,而马王堆帛书、郭店楚简都不分章。

现行本的最后一章是“显质”即“信言不美,美言不善”,而这一章放在最后不符合“总结”的要求,所以,应该把原《道德经》第七十章放在最后,因为这一章才更符合老子在全文中描述的“孤寂”形象,更能反映出老子的思想主张,文法上也更像一个结尾。我们不妨将此两章做一比较分析,看看这两章到底哪一章放在最后才更合适。

原版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一章的大意是说:真实的绝不卖弄,虚假的一定美饰。真正的聪明人,懂得付出才是收获,帮助他人才能获得更多。因为天道就是这样,有利于万物而不损害万物,有所作为但不图有所回报,反而会获得更多的回报。

所以老子规劝人们要真,要善,要谦虚,要效法天道“利而不害”,学会“为而不争”。全篇到这里就戛然而止,并没有“作结”的意思。

我们再来看一下原章节的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老子说,行文到此,该说的也都说的差不多了。我所说的这些道理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施行。遗憾的是普天之下竟然没有人能理解,更没有人能实行。我讲的这些关于“道”的言论,都是有严密的法则规律依据的,所论述的人类社会的诸多事项的道理,也都是由“道”的法则规律所决定的。正因为不能体察我所讲的道理,所以,也就不懂我。

能够理解认同我的人实在太少了;能够以“道”为准则去做的人,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所以,有道的人就像穿着粗布旧衣,内心装着稀世美玉一样。老子用“被褐怀玉”来形容世人总是追求外在看重外相的世俗现象,抒发了真知灼见不被世人觉察和认同的孤独情绪,因此在最后,唤醒世人,更准确地说,是唤醒当权者,舎外而求内,力行大道,最终实现与道同行、天人合一,无为而无不为的社会理想

本章用“被褐怀玉”来形容“道”的质朴与珍贵,唤醒世人明白“道”的真知灼见。同时,这一章也符合老子自我描述的一贯形象。

在以前八十章里,老子论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比如无为、不争、静、柔、俭、慈等,这些主张都是合于道、本于自然的,都是“甚易知,甚易行”的。可惜,世人追求名利,恣意妄为,违背了大道无为的原则,造成了的社会纷争与祸乱。

老子推崇无为而治,而反对妄为乱治,他将妄为人治贬斥为乱人心、乱社会、乱自然的罪魁祸首。只有实行无为的道治,才能净化世俗人心,实现社会的和谐、天下的稳定与自然的平衡。可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人为人治的历史,没有统治者看透那个“被褐怀玉”的大道真相!这就是老子在最后要呼吁的原因,也是放在最后一章的理由所在

老子以形象的比喻来描述深奥的道理,说“道”就像身着粗衣而怀揣美玉一样,感叹“知我者希”。在这一章里,老子提到天下人“不我知”,这里面的“我”并非实指老子本人,而是“道”的人格化代称。同样的借代,多处出现,比如在第二十章“我独泊兮”,“若无所归”、“我独若遗”、“我独若昏;我独闷闷”、“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等等

“道”是孤独的,老子也是孤独的。司马迁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司马迁笔下的老子孑然孤傲无朋,只有青牛作伴,独自出关西行,到底去了哪里,也没人知道,可见老子生也寂寂,死也寞寞,跟“大道”一样不为人所知。

老子所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世人不能知,不能行,岂不“寂兮廖兮”可悲可叹吗?所以老子在本书的最后,再一次发出呐喊,痛惜世人不能知“道”,不能行“道”的悲哀,呼吁世人觉醒,领悟圣人“被褐怀玉”的真知灼见!

老子孑然出关西行,正像司马迁所言,是“见周之衰”,可见老子对晚周道崩德坏现状的不满。而本章,同样流露出老子对当权者失望的情绪。他在治国、用兵、修身等等方面所提的一系列主张,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行,却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实行。所以,这是一篇发自肺腑的呼唤、总领全篇的总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