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玲玲韩 2019-10-08

一、节气特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95°时称之为寒露。此时气温逐渐下降,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二、节气三候

初候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准备南迁;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国语》云:雀入大海为蛤。盖寒风严肃,多入于海。变之为蛤,此飞物化为潜物也。蛤,蚌属,此小者也;三候菊有黄华,“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皆已盛开,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

三、穴位养生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嘱咐人体需要顺应自然变化进行养生,春夏保养人体阳气,秋冬保养人体阴气。因此,寒露节气养生应以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为原则,经络养生应以调理肺经、肾经为主,穴位可选择尺泽和太溪。

一、尺 泽

【定位】: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

【功效】:清肺泻火,滋阴润燥。

【操作】:用拇指按揉穴位5-10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或将艾条点燃,放入温灸盒内,对准腧穴部位并固定后进行施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20-30分钟,每天1次,七天为一疗程。

二、太 溪

【定位】: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功效】:配尺泽合用,养阴清热润燥。

【操作】:方法同上。

四、节气饮食

寒露节气天气干燥、雨水减少,所以饮食上应以滋阴补五脏为主,而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防治咽干口燥等症,如多吃些芝麻、核桃、莲子、山药、银耳、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柿子、栗子、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注意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款适合寒露节气食用的菜:莲藕炖排骨。  

原料:排骨1000克,鲜藕200克,老姜20克;料酒、盐各适量,胡椒粉、鸡精各少许。  

做法: 1、排骨洗净剁块;藕洗净去皮切块,泡清水备用; 2、姜去皮拍扁。热油锅爆香姜块,放入排骨炒至肉色变白。3、倒入料酒、适量水,改小火烧滚,撇去浮沫,改小火焖煮15分钟后移入砂锅。4、放入藕块改小火炖至熟烂,下调味料调味即可。

五、节气经络穴位操

灸姐经络智慧 微信ID:JJJLZHChin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