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么样才会不淡忘一个人,我们怎么样才会不迷失自己的目标,我们怎么样才会想到需要读书,我们怎么样才能保持关注于我们想关注的? 仔细想一想,我们怎么才会常常想起一件事和人,怎么才会心理常常记得某个事和人,而不是大脑得回转几圈,然后才记得“哦,那件事啊!哦,那个人啊!” 其实就是大脑相关神经元的问题,这些神经元不紧密链接,就会反应速度很慢,有时是链接不通,也就是全然忘记了,丝毫记不起来。 而怎么样才会刺激大脑此神经元强大、快速的链接呢,那就是常常刺激这个神经元。方法无非就是: (1) 常常通过眼睛的视觉输入来刺激 (2) 常常通过耳朵的听觉输入来刺激 (3) 常常通过大脑的回想输入来刺激 但每个人每天通过眼睛输入的信号量高达90%——尤其到了现在的人人手机时代——,所以我们最主要的是放在视觉输入上。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缺乏某事物视觉方面的刺激,就会难以在大脑里留下深刻的映像。除非此事物本身没有视觉性,而是听觉型、触觉性的。 ◎平淡的亲情 想一想以前的50——90后,大多数人都是有亲兄弟姐妹的,或者有常常见面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于是他们这些同龄人之间的感情都是不错的,关系亲密。 但是00后,10后,以及今后的20后——虽然那时二孩都是可以生的,而且很可能会放开到无生孩限制,但是我认为大多数的90后所生的20后都会是一个孩子,这个在发达国家已经被验证过很多次了,越是国家发展社会发达,越是低生育率。——他们从小就是独生子,没有亲兄弟姐妹,而和堂、表关系的兄弟姐妹们呢,由于社会的发展,都是关门就进自家,学习的压力、培训班的安排等,都使得他们之间的往来很少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亲密度大大降低。 如果从小带孩子的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么孩子从小到大和外公外婆的关系就会相对淡了很多。如果从小带孩子的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撒手不管型的,那么孩子从小到大和爸爸妈妈的关系也会相对谈了很多。 人是社交动物,没有经常的面对面互动,就建立不了稳定的关系。和堂、表的兄弟姐妹从小见面少,互动少,他们之间的亲情也是逐渐淡化了。 再想想那些网恋的人,微信上不论聊了一年,两年,实际一见面,然后开始真正的社交,不出1个月,大部分就会发现:“咦,这个人怎么变成这样了啊?这个人怎么和微信上差距这么大啊?” 【以上来自《智慧与魔咒——塔勒布的黑天鹅哲学》】 ◎数字化经营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是那种需要1个月以上才能完成的,为了督促自己完成,也为了看到实际的进步曲线,更为了不要忘记每天花时间去做,我们应该有个小板子,上面写下昨日的几个数据,每天看到这个板子,就会提醒着我们,就会进入到自己的大脑深层次里。这就很像企业经营中,老板是需要每天看关键数据的,在企业里这叫数字化经营企业,在我们个人目标上这叫数字化经营人生。 (1) 如果你的目标是健美身体。 准备个小板子,可以是小黑板,可以是一个日历册放在桌子上,每天清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称体重和体脂率,然后把这2个数字写在小黑板或者日历册上。 这样就做到了每日可见。眼已见,心则念。 这2个核心的数据,一则自己每天都会看到,就会埋入自己的潜意识里,心理就会一直惦记着健美身体的事情。既然一直都惦记着,每次要开口大吃大喝的时候,每次要吃含糖量高的食物的时候,潜意识就会在自己大脑里打鼓,从而减少或者是克制了额外吃东西。二则自己每天可以看到昨天的数据和今日刚测的数据,形成对比,督促自己加油努力,明天把数据做得更好看。 反过来说,如果不做数字化经营,就难以埋入自己的潜意识,同时也难于做到用数据说话。 (2) 如果你的目标是每天做多少业务 每天起床后,就在家里的小黑板上写下来,昨天自己签订了多少金额的订单。这样就做到了每日可见。眼已见,心则念。 如果今天起床写下来的昨日数据很糟糕,今天就必定会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今天我必须签订大金额的订单!从而今天的工作状态会很积极,因为心理受到了数据的具体化刺激。 如果今天起床后写下来的昨日数据很不错,今天就会再接再厉,心理暗示自己:今天不能比昨天差!从而今天又是鼓起斗志,继续签订大金额订单的日子。 每天都怀有这种签订大订单的状态,每个月的收入是很可观的。如果自己是销售员,那么销售佣金会很不错;如果自己是老板,那收益就更是让人开心。 ◎用纸杯喝红酒 纳西姆-塔勒布说过一句话,用于表达为什么他每次出差或者旅行都用一个专门的拉杆箱来拉书,而都不使用电子阅读器来阅读,他说到:“用电子阅读器来阅读书籍,就好像用一次性纸杯来喝高级红酒” 我个人也是很反感用电子阅读器(Kindle,手机,IPad,电脑)来阅读书籍的。我感受到这些设备用于阅读书籍的三大弊端,如下: (1) 实体书籍可以做到在上面做批注,然后今后再反过来读一遍这书的时候,直接快速翻动,即可看到自己做的批注。对比今日自己的看法,可以直接发现自己现在的认识有什么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会自然知道今日的认识是更宏大还是以前以前的认识更宏大。电子阅读器即使可以做批注,和用笔灵活、多样式的书写,差别不是一点点。 (2) 实体书才能做到每日可见,但是电子书却不是,电子书是藏在电子阅读器里面,已经是二次隐藏了。而只有每天看到满满的书,才会刺激自己的大脑:“哎呀,我还有好多书没有看呢!今晚肯定不能去刷微博追网剧的了,还是好好读书吧,那么多书都没有读过呢!” (3) 实体书才可以在家里营造一种氛围,而这种氛围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很大。如果是电子书,孩子在家里是看不到的;如果是实体书,孩子在家里时刻可见,他从小就会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就会开始慢慢得自己去书堆里找书来看。如果哪个家长发现了自己的孩子主动得爱上了阅读,恨不得一蹦三尺高吧!而要孩子主动爱上看书,实体书堆放在家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所以,我的看法是:如果大家想培养起自己多读书的习惯,第一步就是给自己买很多书,然后放在家里随时可见的地方,眼见了心就念了。而不要去买什么电子书,买了电子书,书就躺在电子阅读器里,平时眼见的就是电子阅读器,而不是书了,过不了2周,自己就会忘记了要每天读书了。 如果家里有孩子的,哪怕仅仅为了给孩子一种氛围,都应该买个大书架,然后买进200本书,把书架填满。装满书籍的书架,是家里最好的装修。 【以上来自《莱布尼茨传》,和牛顿分别独立发明了微积分】 ◎忘却的记忆 同样的,睹物就会思人。如果有很痛苦的过去,如果有需要忘记的人,那么与这些相关的物件,都扔掉,或者都尘封起来然后放在一个绝不会去的角落里。 如果不这样,反而是常常都会看到,痛苦的记忆就会袭来,搅得自己心神不宁,胡思乱想,实无必要。 所以,想要忘却过去的灰暗的事情,就要远离和这些事情相关的物件。物件不消失,灰暗常会侵袭。 眼不见,心不念;眼已见,心则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