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葛 | 两性关系中的修行(下)—— 0.5 0.5=1

 金 刚 狼 2019-10-08

💓 文章中的类似(圣灵/基督/上主/救恩/天国)等等,都非宗教术语。具体深刻涵义读者请参看《奇迹课程/教师指南~名词解释》。

198葛葛谈两性关系中的修行下 来自奇迹广场葛葛漫谈 00:00 12:18

接上篇  两性关系中的修行(上)—— 0.5+0.5=1

01.

很多时候跟女孩子在一起谈恋爱,就是在训练你 :

到底是要对的,还是要幸福?

很明显的,女性是感性思维头脑,没有那么的理性,特别是在生气的时候。

而男人的「小我」和女人的「小我」还是有点区别的。

当然从感受层面来讲,大家都是有罪咎感的,都是缺爱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

要想一段关系幸福,对于女性来讲,你就不能跟她讲道理,因为讲道理全是来自小我的。

我们逻辑上可以对的一塌糊涂,非常严密,无懈可击。

但是这一刻我愿意

选择平安

不再听从头脑 🧠

只有这样能够带我们走出这种非常牢固的、惯性的思维方式。

我们其实不幸福,因为我感觉我是对了,可是我却失去了跟对方交流的机会,让这个关系破裂了。

对于固执己见的人来说,就会对得一塌糊涂,我的角度绝对是对的!其实你站在任何人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都是对的。

你有角度,小我就会告诉你,你是如何对的。每个人都会觉得他是对的,而且他都能够讲出道理,即使不会去讲道理的人,他的心中也会认为他是对的!

我当受害者,当的无限的对,

我当加害者,当一个愤怒的人,

我也是对的,愤怒的很对。

「对」从来不会给人带来幸福,但在这一刻我就是选择平安,听从内心的,不再听从头脑的。

其实我们从小到大听过很多次,哪怕是没有修行的人,都一直用他的语言在表达,

爱是一切的解答!

但是我们会寻求各种方式来逃避,可不可以用一种不是爱,看似更高大上,更特殊的方式来解答自己的困惑,解决自己的问题?

到最后你会发现,不管你是用修行的,还是在俗世中看到的其他文章,你一直在找,你找的其实都是一些能够绕过爱来解决问题的方式。

我们觉察一下是不是?

每个人内心都会有一种侥幸,就是我知道是爱,但是我们更渴望的是能找到一种不用爱的方式来解决的。

比如说我可以霸气一点,

我可以变得更能学会拒绝一点……

当然这个拒绝其实跟爱没有关系,因为爱表达的方式不能从相去判断,我只是打一个比方。

我们觉察一下,是不是每一个念头都想方设法在逃避爱?为什么要逃避?因为我们不敢相信,根本不愿意相信。

我们一方面内心极度渴望爱,可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却带我们走另一条路,那条路就是:

可不可以不通过爱

我就能成功?

可不可以不通过爱,

就能把自己修开悟、修圆满?

可不可以不通过这个东西,

我就能康复?

我们每一个想法都是这样子,对不对?

我们感受一下!

当然「爱」这个东西,当我们没有找到诀窍的时候,不知道要怎么去使用的时候,对于我们来讲,就像一碗鸡汤。

可能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作用,这也是很多人为什么一方面渴望爱,一方面又绝望于爱、给不出爱的一个原因所在。

关于这一点,《奇迹课程》说:

本课程的宗旨并非教你爱的真谛,因为那是无法传授的。它旨在清除使你感受不到爱的那些障碍;而爱是你与生俱来的禀赋。”【T-in.1】

所以它并不会告诉你,你要怎么样把自己修成爱,只是告诉你怎样把爱的障碍移开。

你爱的障碍移开了,爱是自然而然出来的,它从来都是不费力的。

因为你的本质就是爱。

当我们给爱觉得费力、压抑,很多的时候会不会变成一种憋屈、一种压抑、一种抗拒?

对爱特别敏感、特别恐惧的人,甚至听到这个字都会觉得肉麻、恶心、抗拒。

假如我们面对爱是这种状态的时候,不是说我们应该要觉察的是什么东西让我抗拒?或者说是不是我对爱有什么误解?

很多人对爱的这种抗拒和误解,来自于他所有学到的有关爱的东西,其实全是爱的标准。

爱从来没有标准!

所以当我们在头脑层面把爱理解成标准了以后,我们光想起来就会觉得很可怕,比如:

我要爱对方,我要做一个圣母,

我要做一个圣人。

从今以后他任性耍赖,对我各种索取,

我都要用一种大爱的态度来对他。

如果爱是这样子,那我也会觉得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02.

爱从来不是这样子的,爱里面有一个东西叫「理智」,也就是说你是具备理性的一种态度,才能真正的行使有智慧的爱。

很多人给的爱并不是真正的爱,我们本质上是想给爱,只是我们并不知道爱的方向,爱要如何给出?

所有人对爱有一种误解,在生活中是怎么表现的?这种例子很多,比如说如果对方打我一巴掌,那我就任他打,这就是在给爱。

如果今天我面对的是一个流氓,或是面对一个一而再再而三找我借钱、勒索我的人,那我是不是要无止境的包容他?不停的借钱给他?

这个是因为我们对爱过于理想化,理想化是什么样?

理想化就是已经标准化了我们会把「爱」的这种无所不包,理解成在「相」上要无止境的去满足所有的人!

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就已经让所有的人都望而却步了,会觉得有点绝望。如果「爱」是这样子的话,那太可怕了!

其实不是!

只要你没有撤掉障碍之前,你所有感受到的爱,都不是爱的本貌。

那只是你认为的一种相对的比较宁静、比较平安、比较妥协的一种态度。跟你真实本性的这个爱的本质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

所以课程就明确的讲到

——本课程不教导爱,

只移除爱的障碍。

爱的障碍到底是什么?

爱的障碍就是

你只要觉察到所有的

不让你去感受到爱的

那些念头是小我

(分裂的程序)

就可以了

它真的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难的一个东西。

为什么修行只需要看清小我?只需要意识到佛法里讲的「五十阴魔」?

因为当你意识到了,你才能对它置之一笑,你才能够平等完美的去看待它。

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你本身就在跟随小我,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去解释爱,它都不是爱。

所以你只要意识到什么是 非爱 就可以了。

人生的修行,在你的内在能够有力量之前的第一步,就是你要意识到:

是什么东西剥夺了你的力量?

是什么东西消耗了你的力量?

你会发现就是头脑中所有阻碍我们给爱、感受爱的想法!

这些想法剖析开来很简单,其实就是我经常讲的,你不要听头脑中那些叽叽喳喳的攻击你、又攻击他人的声音。

因为这个攻击你的声音,是削弱你自己,不让你感受到爱,不让你感受到你是爱他的。

它会告诉你,你是卑微的,你是匮乏的,不要相信这个!

攻击他人的声音,意思就是在说对方是有罪的。

当我们说别人有罪的话,我们是不可能对一个有罪之物生出爱的,而这个罪又不在外面,它其实还是在我们内心。

因为我心中有罪,我才可能在外面看到罪!

所以我们看似是在疗愈一段关系,不给一个人定罪,不听从内在定罪的声音,其实是在拆掉你内在障碍着你去感受到爱的这些小我贴给你的罪证。

我们看到任何的不舒服的东西,这个不舒服是谁在感受?是你在感受,跟他(她)其实没有太大关系。

这个不舒服到底是什么?它就是一种障碍。

你不舒服的时候,

此刻就是没爱的,就是一种障碍。

这个不舒服,你再看透了,

无非就是一些标签。

这些标签你意识到是「小我」,

就是它让你感受不到爱的,

你对它置之一笑,就可以了。

这个就是给爱了!

并不需要我们非得在形式上要去做一个圣人、圣母,或者无所不包的人。

你不可能一边看他是个流氓,知道他已经无药可救了,一边还在用一种大爱的形式来包容他,这就是很多人会觉得爱很可怕的一个原因。

「爱」很多时候,对于一个完全没有觉察的人来讲,只是在助纣为虐。

你只是在纵容他更多的犯罪而已。

我们无法略过自己爱的障碍去给爱的

你唯一能够做的一件事情

——只是拆掉你心中的障碍而已。

这个障碍就是:

你不要再听小我的声音,

选择平安就可以了!

我们内在的平安,积攒到一定程度,爱就会自动出来。

平安是爱的基石,你得先平安!

你内在平安,

爱才有办法出来,你才承受得住!

内在不平安,

内心不平安,爱就承受不住!

在一颗极度妄动的、极度缺爱的心灵中,你偶尔感受到一丢丢爱,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到极度温暖的体验,为什么没有办法长久的驻留?

就是因为平安的基石不够,你的平安积攒得不够,使你承受不了。

所以爱对我们来讲是很可怕的,我们会恐惧。

一方面我们很渴望,但是一方面,我们又承受不住!

所以你说你要怎么样感受到爱?

那就是先从平安开始,无条件选择平安;不再听从你头脑中的声音,学会置之一笑。

或者是你有觉察——你要平等完美

看待你头脑中所有的声音。

(不在削弱你了,你不会再卷入)

本主题完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