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渠江、涪江的交汇处,便是大名鼎鼎的钓鱼城,这里东、南、北三面临江,且江岸均为悬崖峭壁,是真正的天险所在。南宋之时,四川制置使余玠在这里筑城,从此钓鱼城成为重庆的重要屏障。 公元1259年,蒙哥汗亲自率军强攻钓鱼城,但五个月后,蒙古人依然无法破城,钓鱼城守将王坚一度还曾经偷袭蒙古大营。从七月开始,蜀中炎热难当,军中瘟疫横行,但蒙哥依然没有放弃,并誓夺钓鱼城。 公元1259年8月11日,蒙哥暴毙,时年五十岁。蒙哥之死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感染瘟疫,有的说是被宋军飞矢所伤,有的说是落水而死,但不管怎样,蒙哥的突然死去,对当时的整个世界格局都影响甚大。 蒙哥死后,忽必烈与南宋贾似道议和北归,与阿里不哥争夺大汗之位;旭烈兀停止了在叙利亚的战事,返回波斯,静观其变。 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都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之子,也都是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直接导致了蒙古帝国的大分裂,不过帝国分裂的种子其实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时便已埋下。 1、窝阔台与拖雷 成吉思汗有四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蒙古旧俗是幼子继承制,即父亲在世之时将年长的儿子分出去成家,而幼子留在家中。四子之中,拖雷一直跟随成吉思汗,同时战功赫赫,深受铁木真喜爱,按蒙古旧俗本来最有可能继承汗位。 但对于自己的继承人,成吉思汗一直犹豫不决。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前,忽兰夫人问道:“诸皇子中,嫡子有4人,主上西归后应由何人承统?”成吉思汗最终决定由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并说道:
看起来大局已定,但事实上并非这么简单。 成吉思汗死后,汗位虚悬了两年,由拖雷监国。成吉思汗去世之时,80%的蒙古大军归拖雷掌管,虽然成吉思汗生前确立了窝阔台的大汗继承权,但形式上仍要经过忽里台的选举,而1229年的忽里台大会开了30多天,窝阔台才继承大位,其对手只能是拖雷。当时术赤已死,察合台支持窝阔台,拖雷只能妥协。 拖雷监国两年,手握重兵,窝阔台对其十分忌惮。 窝阔台 公元1232年,拖雷在三峰山为灭金取得了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史载,当时天降大雪,胜利在望之时,蒙古诸将主张待窝阔台到达之后再攻击,也就是将战果让与大汗,但拖雷不肯,并立即出兵,大败金军。 此战后,拖雷与窝阔台一同返回,途中窝阔台忽然病了,昏迷不醒。珊蛮占卜后说,这是因为蒙古灭金后,金国山川之神作祟,只有亲人代替窝阔台去死,窝阔台的病才能好。不久窝阔台想喝水,珊蛮说必须亲人代喝,于是拖雷便将珊蛮咒过的水喝了,并请哥哥照顾自己的孤儿寡母。 几天后,拖雷死,窝阔台病愈。 拖雷死时,年仅三十九岁,其死因众说纷纭,但窝阔台脱不了干系,而窝阔台系与拖雷系矛盾的种子就此种下。 2、大汗之位回归拖雷系 窝阔台在1241年去世之后,蒙古政局动荡,其子贵由仅在位两年便去世了。 此后,蒙古大汗之位最终被蒙哥取得。蒙哥得位,一半出于母亲的策划,一半依靠拔都(术赤长子)的支持。
举行忽里台大会之前,拔都已经与术赤家族确立了蒙哥的大汗之位,但窝阔台系与察合台系的诸王反对,于是拔都派弟弟别儿哥带三万大军扶植蒙哥登基。 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同时诛杀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两族中反对者七十余人(一说三百余人),从此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式微,这也是四大汗国之中这两系仅据有中亚地区的重要原因。 3、忽必烈VS阿里不哥——>忽必烈VS海都 公元1259年,蒙哥暴毙于钓鱼台后,蒙古大汗之争再起烽烟。 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召开忽里台即大汗位,之后阿里不哥以留守监国的身份即大汗位于和林,战争一触即发。 此时的蒙古帝国,忽必烈占据中原,旭烈兀占据西亚(建立伊尔汗国),拔都的后代占据俄罗斯(建立金帐汗国),阿里不哥占据中亚和蒙古草原。
蒙哥死后,远在叙利亚的旭烈兀返回波斯,但最终决定不再返还蒙古。不过旭烈兀是忽必烈的坚定支持者,并屡次遣使指责阿里不哥。
海都,是窝阔台的孙子,海都是阿里不哥的坚定支持者。由于成吉思汗曾说过,只要窝阔台有一个吃奶的后代,都比其他人优先继承大汗,而海都又野心勃勃,他支持阿里不哥的目的在于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他看到了重整山河的希望。
拔都曾经用实力将蒙哥推上了大汗的宝座,但他在蒙哥死时已经过世(1256年),其弟别儿哥即位,对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战争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但是,别儿哥是蒙古人中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君主,他对旭烈兀灭阿拉伯帝国,屠城、杀戮穆斯林非常不满,于是出兵与旭烈兀争夺高加索地区。 从此,伊尔汗国和金帐汗国在西亚征战不休,旭烈兀从此也无暇顾及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争斗。 于是,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战争,最后几乎就只是中国境内的战争,忽必烈在南,阿里不哥在北。 公元1261年,忽必烈在昔土木大战中击败了阿里不哥的主力。 公元1264年,阿里不哥战败投降。之后阿里不哥按蒙古风俗披上大帐的门帘,入见忽必烈。
两年后,阿里不哥去世,一说是被忽必烈毒死。
忽必烈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蒙古帝国却在事实上完成了分裂,金帐汗国位于俄罗斯,伊尔汗国位于波斯,而中亚地区是察合台汗国的地盘,窝阔台的孙子海都在阿里不哥战败后于1268年重新反叛,并建立了窝阔台汗国。 忽必烈在世之时并未平定中亚,这里是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地盘,且海都不断对元朝发动进攻。 公元1301年,海都再度出兵元朝,最后在和林被忽必烈曾孙元武宗海山所击败,伤重而死,海都之乱至此平定。 公元1309年,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了窝阔台汗国。 当年的成吉思汗继承人,窝阔台的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中第一个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