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
要理解本章,需要知道体内水的气化过程:

(1)小肠为火,大肠为金,上面心为火,肺为金。
(2)喝水进入胃则气化,食物中的水分进入大肠后气化。
(3)在小肠火的加热下,水在大肠气化后进入肺金。
(4)肺法象天,虚空而冷,可降心热于小肠。
(5)如果肺中有实,阴实(肺为藏为阴),则水气不能从大肠进入肺而返回大肠,即肺癌,一定会下利(水在大肠不能上升)。
(6)若小肠温度不够(原因心热不够或不能传到下来),则大肠水无法气化而产生寒利,一般症状为脚冷,寒利严重。
(7)练功、打坐,练习腹式呼吸,可以把心火往下导,大肠水气化越好,则水气入肺,口中津液也会越多。

条辨一: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火灾现场出来的人,受惊,用柴胡龙骨牡蛎汤(伤寒论处方)。条辨二:师曰:奔豚病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之,皆从惊恐得之。
从肚脐直接往上冲,冲到心脏,动悸非常厉害,西医检查不出来。
一时生气时心脏痛不是病,痛一下子就过去了,一般如果吵架、生气会暂时痛一下。真正的心脏病,持续的痛,或每天定时发作。
条辨三: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甘草、川芎、当归、黄芩、芍药各二两,半夏、生姜各四两,生葛五两,甘李根白皮一升。右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此条辨为大肠浊气进入三焦、淋巴系统,即少阳,才有右往来寒热。伤寒论中,往来寒热,兼有恶心,为小柴胡汤证。往来寒热,无恶心,为桂枝麻黄各半汤。李根白皮,市场上买不到,取李树东南方向的根,去芯,留皮。中药取皮,一般用于少阳证,即半表半里,应想到小柴胡汤。李根白皮一般可不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与此方有大部分药重复。当归、川芎,用于奔豚冲到心脏,三焦水道水气凌心,心包膜受浊气而动悸,心会很慌,很难受,好像心脏要从口中跳出来。奔豚汤一般不用,用小柴胡汤加芍药、川芎、当归替代。症状为往来寒热,气上冲胸,此为奔豚的第一个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