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名医验案】之“三阳合病感冒案” 谭某,女,54岁,某县公务员。2016年4月7日因“午后发热半年余”初诊。自诉半年前因感冒风寒,鼻寒流涕,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自服“速效感冒胶囊”及住院用“消炎药”后,症状转为每日午后发热,体温38.5℃~39.5℃,次日凌晨热退。多次辗转求医于县、市、省级医院检查沒有发现异常,用抗病毒、抗菌药物亦无明显效果。既往有慢性胃炎、失眠、膝退行性骨关节炎等病史。刻诊症见:午后发热,恶风易汗,肢体酸楚或酸痛,头项不适,口苦、口渴喜饮,伴胃脘不适或隐痛,夜寐欠安,易疲倦,食纳、二便正常。舌边尖红苔白稍腻,脉弦缓。 四诊合参,此证因感冒风寒,失于表散,以至太阳之风寒未解,郁热入少阳、阳明为主要病机,外邪内迫或内扰,引动宿疾为次要病机,辨证为三阳合病之感冒。方用柴胡桂枝汤加羌活、葛根、石膏。3剂后发热渐低,7日后复诊发热消失,余症明显减轻。原方去羌活、葛根、石膏,加太子参、沙参、茯神善后调理,14剂后恢复正常。 [评析] 新感引发旧疾合病,症征繁杂不纯,最易误辨误治。从先后因果而论,当以解表为先为重,但若旧疾症证典型,新感旧疾并重,则当兼顾。 柴胡桂枝汤为《伤寒论》治疗太阳少阳合病之经方,借治疗三阳合病外感时方九味羌活汤、柴葛解肌汤组方择药之意,选加羌活以助发散太阳羁留之风寒,葛根、石膏补该方解阳明肌热之不足,如此则使方药与三阳合病之症丝丝入扣,故能奏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