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独创的一种回文诗,后世高手争相模仿,却无人能超越

 acerbookstore 2019-10-09

回文诗是一种很高明的诗歌体裁,通常正读倒读皆可成诗。

它起源于一代才女苏惠的璇玑图。

苏惠字若兰,是南北朝时扶风人,才貌双全,嫁给当时的秦州刺史窦滔。

郎才女貌本是天作之合,却因小妾赵兰台的挑拨,致使夫妻离心。

后来窦滔远赴他乡任职,赵兰台随侍左右,却令发妻若兰独守空闺。

若兰思念丈夫,写下许多相思之诗,她将这些诗作整理排列成29行29列,并将其绣在八寸的锦缎上,称之为“璇玑图”,并寄给夫君窦滔。

窦滔收到后,一开始百思不得其解,经过多次研究才明白若兰的心意,于是打发了小妾,将若兰接来同住,从此夫妻恩爱到老。

传说璇玑图共有840字,后人又在中间加入了一个“心”字,正读、反读、斜读、角读,都可成诗,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共可解读出7000多首诗。

正因为璇玑图的奥秘玄妙,所以后世多有模仿,也曾掀起一股“回文”风。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苏轼了,他还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种“就句回文”,不是完全倒过来的写法,而是写一句倒一句,《菩萨蛮·回文夏闺怨》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全词如下: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这首词看似有8句,其实就4句,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也算是匠心独运了。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纯属消遣娱乐,虽然词意不深,但语句清丽,意境唯美,读来也是朗朗上口。

词的上半阙写的是少女夏日昼寝的情景,清新自然,别有一番韵味。

长满柳树的庭院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儿风,一个佳人酣眠中。

不一会儿,起风了,庭院的柳条随风摇曳,少女依然沉浸于睡梦中。

只见香汗浸透了她的薄衫,薄衫散发着清淡的汗香味。

前两句是写环境的变化,庭院的柳,自然的风,酣睡的佳人,上一句写的是“风静”,下一句写的是“人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仅仅7字,便描绘了一幅柳下睡美人的图,令人叹服。

接着的两句是写女子酣睡的具体情态,“凉衫”“薄衫”,无论是凉还是薄都点明了诗题中的“夏”,而汗本是污浊之物,但是词人以“薄汗”、“香汗”来形容,便显得别有风韵。

就像宝玉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词的下半阙写的是女子醒过来后的活动。

她那嫩红的双手捧着一碗冰凉凉的藕丝,盛满藕丝的小碗衬得她的小手更加红润。

一旁的郎君嬉笑着,说藕丝太长,女子一边吃着藕丝,一边嘲笑情郎的傻样。

古诗中的“藕”常指代“偶”,“丝”指代“思”,因而藕丝其实代表着男女美好的情爱。

最后一句“长丝藕笑郎”,说明男子的情意不如藕丝长,正因男子的不懂情趣,所以才会引发了佳人的“怨”。

前文不着任何“怨恨”之字,到末尾才初现端倪,画龙点睛,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这便是苏轼的高明之处。

全词虽然语意不深,却美得令人心醉。

这种“就句回文”的写法,虽然比起整首倒读的回文来得单,但要达到苏轼这样下句补充上句的境界也是非常困难的。

后来虽然很多人都曾模仿着写,却都很难超越。

也许苏轼也没想到本是消遣娱乐之作,竟成了千古名句,无心插柳柳成荫大抵就是如此吧。

- END -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