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传抄本《陶弘景·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赵俊欣)

 静o悟 2019-10-09

张师家传抄本《陶弘景·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

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①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不然,时日久旷,或变为损证,则生死转但4耳。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下,庶几识别焉。

(一)辨肝脏病证文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恍恍有所见,率与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中寒,恶血在内,则所亍善瘼。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瘼。

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①致令;原作“至令”.据上下文意改.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小泻肝汤: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时多怒,干呕者方。

枳实熬芍药生姜各三两

上三味,以清浆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心中悸者,加甘草二两;咳者,加五味子二两;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二两;下利赤白者,加黄芩二两,或加薤白一升,先煮去滓,内诸药,取如量。

大泻肝汤:治头痛目赤,时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者方。

枳实熬芍药各三两生姜切甘草炙黄芩大黄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小补肝汤:治忧疑不安,时多恶梦,气上冲心,汗出,周身无力,头目眩晕者方。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去核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①,温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冲气盛者,加五味子一两半;中满者,去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咳逆头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腹中寒者,加干姜三两;自汗出者,加桂枝二两;胁下坚急者,去枣,加牡蛎四两;哕逆者,去枣,加橘皮三两;头面四肢浮肿者,去枣,加黄芪三两;苦消渴者,加麦门冬二两。

大补肝汤;治夙曾跌仆,内有淤血,或缘久劳,精血内虚,神疲肢缓,身时浮肿,心悸,汗出,气自少腹上冲咽,胸胁苦满,多淡饮,干呕,不能食,头目眩晕,不能坐起者方。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去核旋覆花代赭石烧竹叶各一两①三升:原本换算后作“六升”.据它本改。蓁纛l 257家传抄本I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①,温服一升,日三夜一。

(二)辨心脏病证文

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病者,必胸内痛,胁下支满,膺背肩胛问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痛。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其变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则病心中痛,善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

经云:诸邪在心者,皆心包代受,故证如是。

心德在软,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小泻心汤;治卒得心痛,胁下支满,气逆攻膺背肩胛间,不可饮食,食之反笃者方。

龙胆草栀子打盐豉各三两

上三味,以酢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少顷②,得吐即瘥。

大泻心汤:治暴得心腹痛,痛如刀刺,欲吐不吐,欲下不下,心中懊恢,胁背胸支满迫急不可奈者方。

龙胆草栀子打盐豉各三两升麻苦参半夏各一两

上六味,以苦酒三升,水二升,煮取,温服一升。当大吐下,即瘥。

小补心汤: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方。

栝蒌一枚捣薤白八两半夏半升

上三味,以白酒七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大补心汤:治胸痹,心中痞满,气结在胸,时从胁下逆抢心.心痛无奈方。①四升:原本换算后作“八升”.据它本改。⑦少顷:原作“少倾”.据上下文意改。

栝萎一枚捣薤白半夏洗各半升桂枝一两枳实熬,二两厚朴四两生姜二两,切

上七味,以白酒一斗,先煮枳实、厚朴取五升,去滓,次内余药煮二三沸,去滓,分温三服。

心包气实者,受外邪之动也,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若车马惊,面黄目赤。善笑不休,或口舌生疮,或吐衄血。虚则血气少,善怒,久不已。发癫仆。

小泻心汤:治心气不定,心中跳动不安,吐血,衄血。

黄连黄芩大黄各三两

上三味,以麻沸汤三升,渍一食顷,绞去滓,顿服。气噎者,加生姜二两;呕者,加半夏二两;汗出恶寒者,加附子一枚炮;腹痛下利脓血者,加干姜二两;目痛,口舌生疮者,加枳实二两。

大泻心汤:治心中怔忡不安,时或哭笑,胸中痞满,心中澹澹大动,口舌生疮,面黄目赤,或吐血、衄血。

黄连黄芩大黄各三两芍药干姜甘草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小补心汤:治心虚,血气停滞,胸中烦满,时噎气出,时悲泣,心中动悸者方。

代赭石烧赤,以醋淬三次竹叶旋覆花豉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怔忡惊悸不安者,加代赭石一两半①;烦热汗出者,去豉,加竹叶一两半;身热还用豉;心中窒痛者,加豉一两半;气苦少者,加甘草三两;心下满者,去豉,加人参一两半;胸中冷而多噎者,加干姜一两半;咽中介介者,加旋覆花一两半,胸中支满者,去豉,加厚朴四两;咳者,去豉,加五味子二两;小便频数者,加山萸肉二两;心烦不得眠者,加枣仁二两。①一两半:底本原作。1000克”,换算后约为“三十两”.当是笔误,据它本改。

大补心汤:治心虚,气血滞痹,胸中烦满,心悸不安,咽中噫塞,脉结,汗出,痞满不食,时眩仆,失溺者方。

代赭石烧赤,以醋淬三次旋覆花竹叶豉各三两甘草茯苓桂枝各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三)辨脾脏病证文

脾虚则腹满。飧泻;实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脾病者,必身重,苦饥,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瘼,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

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甘以燥之。

小泻脾汤:治脾气寒,身重不胜,四肢挛急而冷者方。

附子一枚炮干姜甘草炙各三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腹痛者,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加桔梗二两;食已如饥者,加黄芩二两;胁下偏痛有寒积者,加大黄二两。

大泻脾汤:治脾气不行,善饥而食,食而不下,心下痞,胁下支满,四肢拘急者方。

附子一枚炮干姜甘草灸各三两大黄黄芩芍药各一两半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小补脾汤:治胸腹胀满,饮食不化,呕利并作,脉微者方。

人参甘草炙干姜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日三次。若脐上筑动者,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利多者,仍用术}心中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饮者,加术至四两半;腹中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炮;腹中痛者,加人参二两;腹中寒者,加干姜二两。

大补脾汤:治腹胀大,坚如鼓,腹上青脉出,四肢消瘦。大便时溏如鸭屎,小便短涩如蘖汁①,口干,气逆,鼻时衄血出者方。

人参甘草炙干姜白术各三两枳实熬芍药茯苓各二两

上七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四)辨肺脏病证文

肺虚则鼻息不利,少气;实则喘咳,凭胸仰息。

肺病者,必咳喘逆气,肩息,背痛,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

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输,背第三椎傍,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以越之。

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成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小泻肺汤:治胸中迫满。咳喘,不可卧者方。

葶苈子熬黑打如泥大黄枳实各三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喉中水鸣声者,加射干一两;胸中痞满者,加厚朴二两;苦喘不汗出者,加麻黄二两;食噎者,加干姜二两;矢气不转者,加甘草炙二两。

大泻肺汤:治胸中有痰涎,喘咳不得卧,迫满,心下痞,时腹中痛者方。

葶苈子熬大黄枳实各三两干姜黄芩甘草炙各一两半①蘖汁,原作“蘖什”,据通用药名改。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小补肺汤:治胸中积饮,咳而不利,喘不能息,鼻癃不闻香臭,口舌干燥者方。

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各三两细辛一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胸中烦热者,去细辛,加海蛤一两;苦闷痛者,加细辛一两}头痛者,加细辛二两;咳痰不出脉结者,加旋覆花二两;苦眩晕者,去细辛,加泽泻一两;咳而吐血者,倍麦门冬为六两;咳而咯血者,去细辛,加紫菀二两}苦烦渴者,去细辛,加粳米二两①;鼻不利者,仍用细辛;口干燥渴者,加麦门冬二两;咽中痛者,去细辛,加桔梗二两;咳逆作呕者,加乌梅七枚。

大补肺汤:治肺痨,咳喘不利,鼻癃,胸中烦热,心下痞,时吐血者方。

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各三两细辛一两生地黄竹叶甘草各一两半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夜一。

(五)辨肾脏病证文

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泾溲不利。

肾病者,必腹大胫肿,身重,嗜寝。虚则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阴股膝挛,腑足皆痛。

邪在肾,则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项强痛,时眩仆。取之涌泉、昆仑,视有余血者,尽取之。

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也。①二两:底本原作“250克”。换算后约为“八两”,当是笔误,据它本改。

小泻肾汤:治腰脊中痛,小便赤少不利,少腹满者方。

茯苓黄芩甘草各三两

上三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目下肿如卧蚕者,加猪苓二两;眩晕者加泽泻二两;呕者加半夏二两;大便硬者,加大黄二两;小便不利者,加枳实二两;头痛加桂心一两;茎中痛者,加瞿麦一两。

大泻肾汤:治小便赤少不利,时溺血,大便难,少腹迫满而痛,腰痛如折,不可转侧者方。

茯苓黄芩甘草各三两大黄芍药干姜各一两半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小补肾汤:治肾虚,小便遗失,或余沥,或梦中交媾,遗精不禁,骨痿无力,四肢清冷者方。

地黄竹叶甘草泽泻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①,日三服。若小便血者,去泽泻,加地榆一两;大便见血者,去泽泻,加伏龙肝如鸡子大;遗精者,易生地黄为熟地黄;小便冷,茎中痛者,倍泽泻为六两;少腹苦迫急者,去泽泻,加牡丹皮一两;小便不利者,仍用泽泻;烦热气逆欲作风痉者,加竹叶二两;腹中动悸者,加茯苓二两;少腹膜胀者,加泽泻二两;失溺及失精不禁者,去泽泻,加山萸肉二两;少腹痞者,还用泽泻;腰中痛者,去泽泻,加杜仲二两;腹中寒者,去泽泻,加干姜二两;足胫清冷者,加附子一枚炮;心烦者,加竹叶二两;腹中热者,加栀子十枚,打。

大补肾汤;治骨痿,小便浑浊,时有余沥,或失便不禁,腰痛不可转侧,两腿无力,不能行走,虚热冲逆,头目眩者方。

地黄竹叶甘草泽泻各三两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一两半①三升:底本原作“1000毫升*,换算后约为“二升”,或是笔误,据爸本改。蓁纛l 263家传抄本I上七味,以长流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夜一。

陶曰:有泻方五首,以救诸病误治致变者也。

泻肝汤:救治血气盛,内有淤滞,或误用吐法,或以酒醉,或以大怒,致令血气并行于上,而生大厥,昏不识人方。

枳实熬芍药代赭石烧旋覆花竹叶各三两

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心中懊侬①者,加盐豉一两,易竹叶为竹茹;言语善忘者,加桃仁一两。

泻心汤:救误用下法。其人阳气素实,外邪乘虚陷入,致心下痞满,饮食不化,干呕,腹痛,下利不止方。

黄连黄芩人参甘草干姜各三两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呕甚者,加半夏一两,易干姜为生姜;下多腹痛者,加大枣十二枚。

泻脾汤:救误服过冷药。其人卫阳不行,致腹中满胀,心气内逆,时咽中抢,唾寒②不已方。

附子炮干姜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各三两一方有细辛三两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如人行十里时。若痰吐不利者,易旋覆花为款冬花;喘者,加杏仁一两。

泻肺汤:救误用火法。其人津液素少,血燥致肺痿,胸中痞而气短,迫急,小便反数赤方。

葶苈子熬黑打如泥大黄生地黄竹叶甘草各三两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少腹急者,加粟子十二枚;茎中痛者,易甘草为白茅根一两。

泻肾汤:救误用汗法。其人血气素虚’,冲气盛,致令其人心①侬:底本误作“经”,今正之。②寒:误作“塞”.今正之。中动悸不安,汗出,头眩,苦呕逆,不能饮食,或四肢逆冷·腹中痛方。

茯苓甘草桂枝生姜五味子各三两

以甘澜水一斗,煮取五升,温分再服。若腹中痛者,易五味子为芍药;气冲如奔豚者。加郁李仁一两。

陶隐居云:救诸劳损病方五首,然综观其要义,盖不外虚候方加减而已。录出以备修真之辅,拯人之危。其方意深妙,非俗浅所识。缘诸损候,藏气互乘,虚实杂错,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先圣遗奥,出人意表。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养生补肝汤:治虚劳,腹中坚擗,便闭不行方。

枳实炒二两

韭切三两丹皮六两干姜三两桃奴七枚麻油二斤

以水七升,先煮它药五种讫去滓,内麻油于内,折榆枝尺余者数枚,搅油药相得即止,乘温分三服。

调神补心汤:治虚劳,心中烦悸,慑慑气短,时吐衄血,神识迷妄方。

生地黄三两切

苦苣三两切甘草炙六两大黄熬三两栗七枚打去皮麦酒二升

以水七升,同酒药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夜一。

建中补脾汤:治虚劳,腹中挛急,四肢无力方。

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三两生姜切三两枣十五枚饴二升

以水七升,煮取五升,去滓内饴糖,更上火,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夜一。

凝息补肺汤:治虚劳,胸中懊烦,汗出,气逆方。

旋覆花藿切各三两竹叶六两芍药三两杏七枚苦酒二升

以水七升,同酒药煮取四升①,温分四服,日三夜一。

固元补肾汤:治虚劳,瘦痛,下利赤白不止方。

白术三两附子炮大者三枚甘草炙薤白各三两苦杏七枚清浆五升

以水二升,同浆药煮取四升,去滓,温分四服,日三夜一。

经云:毒药攻邪,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益。尔乃大汤之设。今所录者,皆小汤耳。

陶隐居云;依神农采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②。诸药之要者,可默契经方之旨焉。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为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预为水。

①四升:底本原作“4000毫升”,换算后约为“八升”·当是笔误,据它本改。

②周天之度:据它本可知。此下缺“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口.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I下品毒药t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检用”诸文字。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多疗内损诸病。

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有大泻诸散汤法①:

肝:硫黄白矾雄黄各三两石膏赭石禹粮各一两

心:丹砂赭石禹粮各三两白矾雄黄石膏各一两

①有大泻诸散汤法:与其他抄本相较-该本此前缺“金石、草木药五味五行互含文”、诸小谔散汤法(5方),诸大泻散汤法(5方)、诸小补散汤法(5方),诸大补散汤法(5方)等内容·约662字。其文如下:今将金石药三十种.以明五行,i等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列左:味辛皆属木,琅圩、桂枝主,龙肝、椒为火.蚶L、干姜为土,砒石、细辛为金,阳起石、附子为水。味成皆属火,磁石、旋覆花为主,凝水石、大黄为木·禹粮、泽泻为土.芒硝、厚朴为金.硝石、葶苈为水。味甘皆属土·赤石脂、人参为主·云母、甘草为木,石英、大枣为火,石膏、麦冬为金。乳石、茯苓为水。味酸皆属金,白辫、五味子主,石绿、枳实为木,石胆、豉为火,硫磺、芍药为土,皂答、薯蓣为水。味苦皆属水,滑石、地黄主。代赭石、黄芩为木,丹砂、黄连为火,雄黄、术为土,垩土、竹叶为金。硇砂、桂心为木,馨石、栝蒌为火.姜石、薤白为土·曾青、山茱萸为金。卤碱、龙胆为水。诸小泻散汤法:肝:硫磺、白磐、雄黄各三两。心:丹砂、代赭石、禹粮石各三两。脾:阳起石、雄黄、石膏各三两。肺:芒硝、禹粮石、白辫各三两。肾:乳石、石膏、代赭石各三两。诸大泻散汤法:肝:硫磺、白磐、凝水石各三两,硝石、垩土各一两。心:丹砂、代赭石、赤石脂各三两,石膏、雄黄各一两。脾:阳起石、黄土、石绿各三两,胆辫、硝石各一两。肺:芒硝、禹粮石、滑石各三两·垩土、石膏各一两。肾:乳石、石膏、琅歼各三两,伏龙肝、胆馨各一两。此篇所列大泻散痨法.上三味是本君臣,下二味是其所生之补方。此所谓邪实则正虚之义。泻实则补之也。诸小补散汤法:肝:琅矸、雄黄、石胆各三两·石英一两。心:凝水石、硝石、垩土各三两,皂辫一两。脾:云母、石英、雄黄各三两,黄土一两。肺:石绿、胆磐、硝石各三两,砒石一两。肾:滑石、垩土、石英各三两·磁石一两。诸大补散坜法:肝:琅歼、雄黄、石胆各三两,石英、芒硝、滑石、凝水石、硝石各二两。心:凝水石、硝石、垩土各三两,皂磐、石脂、滑石、云母、石英各二两。脾:云母、石英、雄黄各三两。黄土、硫黄、凝水石、石绿、胆誉各二两。肺:石绿、胆馨、硝石各三丽,砒石、丹砂、云母、滑石、垩土各二两。肾:滑石、垩土、石英各三两,磁石、阳起石、石绿、琅歼、龙胆各二两。此篇所列大补散汤法,即小补散汤加益其所生、制其所克、助以母气者。

脾:阳起石雄黄石膏各三两赭石禹粮白矾各一两

肺:芒硝禹粮白矾各三两雄黄石膏赭石各一两

肾:乳石石膏赭石各三两禹粮白矾雄黄各一两

有治五劳五方:

肝劳:硫黄白矾丹砂各三两羊肉六两

心劳:禹粮滑石石英各三两马肉六两

脾劳:石膏琅开硫黄各三两牛肉六两

肺劳:硫黄垩土赭石各三两狗肉六两

肾劳:阳起石雄黄石膏各三两猪肉六两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弘景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山林僻居,仓卒难防,外感之疾,日数传变,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间,岂可疏。今亦录之。

小阳旦汤:治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桂枝芍药各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切大枣十二枚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即啜热粥饭一器,以助药力。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汗出则病不除也。取瘥止。日三服。若加饴一升,为正阳旦汤。

小阴旦汤:治天行,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黄芩芍药各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二两切大枣十二枚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阳旦汤:治凡病汗出不止,气息慑惆,身力怯,恶风凉,腹中拘急,不饮食,皆宜此方。

黄芪五两人参桂枝生姜各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六两大枣十二枚饴一升

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烊已。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大阴旦汤:治凡病头目眩,咽干,干呕,食不下,心中烦满,胸胁支满,往来寒热者。

柴胡八两黄芩生姜人参各三两甘草炙二两半夏一升洗芍药四两大枣十二枚

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重上火缓煎之,取得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青龙汤:治天行,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脉紧者。

麻黄三两杏仁半升桂枝二两甘草一两半

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掠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八合。必令汗出彻身,不然恐邪不尽散也。

大青龙汤:治天行,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喘咳不已者。

麻黄去节细辛芍药甘草炙桂枝各三两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

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小白虎汤:治天行热病,大汗出不止,口舌干燥,饮水数升不已,脉洪大者。

石膏如鸡子大知母六两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

以水一斗,先煮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取六升,温服二升,日三服。

大白虎汤:治天行热病,心中烦热,时自汗出,舌干,渴欲饮水,时呷嗽不已,久不解者。

石膏如鸡子大打麦门冬半升半夏半升

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①竹叶三大握生姜二两,切

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二升,日三服。

小朱鸟汤:治天行热病,心气不足,内生烦热,坐卧不安,时下利纯血如鸡鸭肝者。

鸡子黄二枚阿胶三锭黄连四两黄芩芍药各二两

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三升,去滓。内胶,今烊尽。下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大朱鸟汤:治天行恶毒,痢下纯血,日数十行,赢瘦如柴,心中不安,腹痛如刀刺者。①六合:底本原作“180克”。换算后约为“六两”。或是笔误,据它本改。

鸡子黄二枚阿胶三锭黄连四两黄芩芍药各二两人参三两干姜二两

以水一斗,先煮五物,取六升,内醇苦酒二升,煮取四升。次内胶及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小玄武汤:治天行病,肾气不足,内生虚寒,小便不利,腹中痛,四肢冷者。

茯苓芍药各三两

白术二两于姜三两

附子一枚炮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大玄武汤:治肾气虚疲,少腹中冷,腰背沉重,四肢冷,小便不利,大便鸭溏,日十余行,气慑力弱者。

茯苓三两附子一枚炮白术芍药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二两

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弘景曰: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鸡子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乃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之剂也。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