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阴符经》广为人知,近几年更是渐渐成为书法入门的公用之帖。基于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笔法之后,我们今天来观察褚遂良在《阴符经》中笔力的表现。 #3 转 折 ▼ 《阴符经》中笔画转折大多圆中见方,难见圭角,但顿挫分明,使笔画圆润而又骨力内含,如“万”和“因”字; 也有一些圆转、近似圆转或方折的形式,圆转如“易”和“国”字;“地”和“合”则是以方折形态出现的,临习时宜多加体会。 #4 笔 力 ▼ 谈及笔画转折之后,对《阴符经》中线条表现力要有一个综合认识,帖中线条大多柔中有刚,以轻细为主,这是褚书特征。 总览《阴符经》中用笔轻重形成笔画粗细变化,共有三种情况,一是整体上都是细笔,少有跳宕变化,如“乎”、“谓”和“观”等字,和颜柳处理楷书笔画的方法不一样,颜柳处理笔画时常追求“小中见大”,字形小的写粗,字形大的写细,《阴符经》则不局限于此等规矩; 二是纯粹粗笔,如'上'、'手'和'动'等字。 大部分属于第三种情况,即有粗有细,如“起”字走旁粗“己”部细, “化”字单人旁粗而“匕”部稍细, “盗”字上半部分细而下半部分粗, “知”字左细右粗等,变化多端,不一而足。 《阴符经》处理笔画粗细不是某个字形本身的问题,与字体繁简程度并不完全相关,而是考虑到整体章法需要。(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