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老师教研:设计思维EDIPT模型5阶段实践方法

 宛丘2019 2019-10-09

今天我们来了解EDIPT模型五个阶段的具体内容、目的及工具,给在下一篇中基于设计思维进行课程设计做准备。

第一个阶段为同理心(Empathize)。收集、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在此阶段可选择的工具有同理心地图、需求分析表、访谈记录表等等。

设计师首先要发现用户需求。同理心也称为“共情”,可以理解为换位思考,获得对正试图解决的问题的共情理解。要求设计者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保证最终的成果符合用户的需求。同理心让设计者抛开自己对世界的假设,以深入了解用户及其需求。

用户可能并不能明确地将需求表达出来,但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行动却为设计者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设计者要从复杂的用户体验中提炼信息。

通过观察、倾听、调查、参与、总结等,理解用户的经历和动机,深入了解用户,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根据时间限制,在这一阶段大量信息被收集,以便在下一阶段中使用。

第二个阶段是确定问题(Define)。以人为本,重新组织和定义问题。

在此阶段可选择的工具有用户旅程地图,问题定义表等等。

在同理心阶段的基础上,整理收集到的大量的用户需求,分析、精确定义用户需求,提炼要解决的问题,使需求具有可操作性,确定核心问题,为下一阶段形成方案作准备。

在确定问题阶段,需要注意两点:

(1)    用以人为本的方式来定义问题,不要将问题定义为设计者自己的愿望,而应将问题定义为用户的愿望或想要达到的效果。

(2)    收集事物的特征、功能和其他任何可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元素,或收集让用户以最小的难度自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个阶段为创意构想(Ideate)。创造出许多想法。

在此阶段可选择的工具有头脑风暴工具、方案评估表、设计图等等。

这一阶段是着手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之前两个阶段形成的需求,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打破惯性思维,为问题找出新的解决方案。最常用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可按照收集想法、进行评估、找出问题三个阶段进行。收集创意和想法,形成创意列表,组织所有设计师重新评估。每个创意可从可行性、成本开支、能否达到目标三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后选择并形成了一个主要的创意,需要把这个创意变成真正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找到它的缺陷和改进方式。如果创意的缺陷不能以任何方式解决。我们需要重新回顾创意列表,对下一个创意进行评估。

当我们对某一创意出现的问题都有了合适的改进方式,这个创意就能被作为合适的解决方案了。

第四个阶段是原型实现(Prototype)。制定问题的原型或解决方案。

在此阶段可选择的工具有原型设计草图、故事板等等。

该阶段要求做出粗糙、简单的产品,或具备产品特定功能的原始模型,用于测试创意构想阶段提出的解决方案。原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产品模型,也可以是一个环境或过程的简单模拟。

原型共享与测试可在设计团队内部或之外进行。这是一个实验阶段,目的是为不断迭代提供一个可供参照的作品雏形,并为前三个阶段发现的每个问题找出最佳解决方案。通过实施这个阶段,设计师将会更好地了解产品存在的问题和约束条件,了解用户在与最终产品交互时的行为、想法和感受。 

第五个阶段是测试(Test)。不断测试原型,优化解决方案。

在此阶段可选择的工具有作品评价表、用户反馈表等等。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使用已实现的原型,模拟环境,测试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用户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这个阶段非常重要,一些想法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被重新定义,甚至发现新的问题。

具体怎样将这五个阶段过程融入到STEM课程教学中去,以它们为基础进行STEM教学呢?在下一篇中,笔者将列举课程案例进行阐述。之后,笔者会介绍同理心地图、故事板等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