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考点是对文言文阅读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检测,其中涉及到众多的文言文语法和词义的知识。对文言语句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就是要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无语病。“雅”就是在前面两点的前提下有文采。翻译时,应该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这些年新课标卷的翻译题,有如下特点:都采用主观题形式,题量保持在在两句,分值稳定在10分,侧重考查文中比较抽象的议论性句子。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我们会发现命题者在设置试题时,往往把如下知识点作为采分点:(二)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对文言文翻译,我们要强化两种意识,即语境意识和踩点意识。语境,简言之即上下文。即要求我们能根据整个句子整个段落乃至整篇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准确判断某些字词的含义。还应具备强烈的踩点意识。点即得分点,这些点通常体现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活用、特殊结构等。根据文言文翻译的赋分原则,踩准这些点也就抓住了要害。⑴留。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如国名、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⑵删。不翻译那些没有意义的词语。比如:发语词、助词(凑足音节、句中停顿)、结构倒装的标志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⑶换。要注意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文言词语换成现代汉语词语;⑷调。把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调整过来;⑹顺。把古文中使用借代、借喻、用典、互文等修辞手法以及委婉的说法等,准确而且顺畅地译出来,这也就是所谓的意译。换个角度,在翻译时要注意搜寻句子中的下列语法现象:搜寻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动词形容词作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的特殊语法现象;搜寻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多义词、通假字等特殊词语。(三)将古汉语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节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