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希腊两千年史》三次迦太基战争

 陆一2 2019-10-09

三次迦太基战争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抗击雅典的胜利对叙拉古国家发展具有很大意义。由于平民在海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从而导致国内民主倾向的加强,促使政治进一步民主化。公元前412年,民主派领袖狄奥尼修斯(戴奥尼西厄斯,狄奥克莱斯,狄奥尼修,狄奥克莱斯)在平民支持下进行政治改革,实施抽签选举行政官员,缩小了将军会议的权限。不久,著名贵族赫莫克拉泰斯也被民主制政府放逐,贵族势力遭到深重打击。就叙拉古外部发展而言,它不仅借战胜雅典之机确立了自己在整个西西里希腊世界的霸主地位,而且还开始介入巴尔干希腊和小亚的事务。它派出一支舰队远赴爱琴海,援助斯巴达攻打雅典。这样一来,叙拉古霸国在民主政治时期便再度兴起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狄奥尼修斯出身于叙拉古富裕平民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兴趣广泛。及长,又受到良好教育,从而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他熟诸经史、擅长军事,喜好诗歌、音乐,娴于辞令,甚至对建筑学和医学也有一定造诣。但他最在行的还是权术。他野心勃勃,善于运用自己的多种才能处理政治问题,准确地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在关键时刻采取大胆果断的行动。因此,他的多才多艺并未使他成为著名学者,而是成为煊赫一时的政治家。他最初是作为赫莫克拉泰斯的热烈拥护者出现在政治舞台上的,公元前407年,放逐在外的贵族赫莫克拉泰斯乘西西里希腊人危难之际,靠着波斯提供的金钱,纠集了一批雇佣兵,在国内党羽的支持下,贸然在叙拉古发动政变。由于叙拉古民主制已有相当基础,人们对僭主普遍厌恶,因而政变失败,赫莫克拉泰斯也死于巷战中。

狄奥尼修斯曾积极参加了未遂政变,在巷战中负过伤。政变的失败给他深刻教训,告诉他靠武力推翻民主制政府的路一时还难以走通,因此他转而选择合法途径来实现个人野心。公元前406年,迦太基军发动新攻势,直扑西西里仅次于叙拉古的第二大城市阿克拉加斯。叙拉古仓促组织起一支三万五千人的联军前去支援。但因前线指挥的无能,援救失败,城池沦陷。这招致叙拉古公民对执政将军们的普遍不满。阿克拉加斯的陷落,意味着整个西西里希腊世界面临被征服的危险,摆脱这种危险的唯一出路是所有希腊人在叙拉古周围紧密团结起来,一致对敌。然而战争的进程已经证明,叙拉古现政府软弱不堪,业已丧失了公民的信任,无力承担领导战争的重担。客观局势的发展迫切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领袖出来团结民众,应付局面。于是,著名的狄奥尼修斯僭主政治便应运而生了。

年仅25岁的狄奥尼修斯,当时是将军会议的秘书,熟悉事件进程。在同迦太基人作战时,他以勇敢获得国人称赏。同年冬,叙拉古公民大会讨论阿克拉加斯沦陷后的局势,狄奥尼修斯见机行事,在会上打着爱国的旗号,利用平民对贵族和城市富裕上层固有的不满情绪,拼命中伤执政的将军犯有叛卖罪行。结果,他当选为新的将军会议成员。为了扩大自己的队伍,巩固自己的地盘,他设法召回了被放逐的赫莫克拉泰斯的支持者。不久,他又通过公民大会,停止将军会议的活动,攫取了独裁将军的职务,独自执掌了国家权柄。

狄奥尼修斯很清楚,他之所以能合法地获得独裁将军这一非常权力,主要原因在于叙拉古人对他寄予领导反击迦太基入侵军的厚望,并非是让他去埋葬民主制。所以他上任后,也把同迦太基的战争当作巩固个人权力的手段之一。但他一开始却似乎有负众望。公元前405年夏初,迦太基军进击革拉,狄奥尼修斯领兵袭敌未逞,被迫放弃革拉、卡马林纳,携两地军民退守叙拉古。军事上的失利导致其政敌在政治上不满的爆发,讨厌狄奥尼修斯执政的叙拉古骑士在城中发生暴动,企图打倒这位上任不久的独裁将军。然而由于其他公民对狄奥尼修斯的希望尚未消失,对暴动态度消极,所以骑士们陷于孤立,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

同年,迦太基军围攻叙拉古城,狄奥尼修斯积极布防。紧急关头,迦太基军营中突然瘟疫流行,官兵死者无数,战斗力大受影响,迫使迦太基统帅不得不同叙拉古人议和。双方最后达成一项有利于迦太基的协议。协议规定:叙拉古承认迦太基在此次战争中所夺取的一切土地,包括被其侵占的五座希腊城市。作为回报,迦太基正式承认狄奥尼修斯在叙拉古的统治。结果,战争的受益者是迦太基和狄奥尼修斯个人。

外部威胁得到缓解之后,狄奥尼修斯及时采取措施,加强自己的地位。因为他懂得国内矛盾将很快会突出起来,他死抱个人权力不放必然要遭到各方面的挑战。鉴于骑士暴动的教训,他决定在奥吉提亚岛上建造坚固的城堡作为府邸和防变之所,同时还在岛上大修其亲信和雇佣兵的住宅以及港口,并用城墙将半岛与城区隔开,实际把奥吉提亚变成了自己的王宫与卫城,变成了叙拉古的统治中心,而他自己则由共和国的独裁将军变为与公民集体对立并凌驾于其上的国王。

公元前405年与404年之交,狄奥尼修斯自觉政权已稳,开始放手向外扩张。他先欲征服邻近西凯尔人。但在攻打赫尔伯索斯城时,具有民主传统的叙拉古公民发动了起义,将僭主紧紧围困在奥吉提亚城中,狄奥尼修斯的统治岌岌可危。然而在最后一刻,公民却被胜利冲昏头脑,懈怠起来,致使狄奥尼修斯得到一万二千名意大利坎佩尼亚雇佣兵的救援,起义最终失败。从此,公民中的民主力量受到沉重打击,反对狄奥尼修斯独裁的大规模举动不复再现。

此后,狄奥尼修斯再开霸业。自公元前403年始,他展开一系列军事与外交活动,成效显著:大部分西凯尔人公社或被征服,或与其结盟(实为藩属);希腊伊奥尼亚人城市列昂提尼被吞并,卡塔涅与纳克索斯被夷为平地,居民变卖为奴;西西里东部除墨萨纳等边缘城邦外,统统被纳入叙拉古版图。

自此,狄奥尼修斯的主要对手便只有迦太基了。他深知两国冲突势不可免,便从公元前402年起,在叙拉古展开大规模的扩军备战。他将叙拉古海军由过去的一百艘战舰扩充至三百余艘,他的能工巧匠为部队造了大量武器装备,有些还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如投石机)。他在军事艺术上也作出令人称道的改革,首创陆海军、步骑兵、轻装步兵与重装步兵密切协同作战的战术。他还积极进行防御准备,亲自动员六万自由民,把俯瞰城市的厄庇波利高地用城墙圈到城内,并在西北角战略要点设置要塞。

公元前398年初夏,狄奥尼修斯认为一切准备就绪,就先声夺人,率八万步兵、三千多骑兵与二百艘舰只向西进发,拉开了所谓第一次迦太基战争(狄奥尼修斯战争)的战幕。

战争初年,狄奥尼修斯获得一些小胜。进入第二年,他的海军失利,不得不全线撤退,由外线进攻转入内线防御,战场移至叙拉古城下,形势异常紧张。这次又是瘟疫帮了狄奥尼修斯的忙。迦太基军队苦于疫病流行,战斗力锐减。而叙拉古却得到意大利与伯罗奔尼撒半岛希腊人的大力支援。

公元前397年夏,狄奥尼修斯指挥反击成功,取得这场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但他并未乘胜进击,一鼓作气将迦太基人逐出西西里。相反却权衡利弊,故意放走了敌军残部及其主帅,听任他们在岛屿西角喘息。狄奥尼修斯的这种姑息行为不难理解,因为他是作为岛上希腊人反外族入侵的领袖跃居权位之首的,迦太基人在岛上一定程度的存在对其个人统治十分有利。

公元前392年,迦太基增兵西西里,第二次迦太基战争开始。双方在西西里中部反复争夺,相持不下。迦太基因劳师远征,粮草不济,狄奥尼修斯则因军内发生骚动,无法速胜,所以双方均有媾和要求,而于翌年达成协议。该协议有利于叙拉古,它规定岛屿中、北部的西凯尔人及其土地属叙拉古所有,迦太基只保有旧日的领地。

 狄奥尼修斯没有就此满足。他暂时结束了同迦太基的竞争后,眼睛很快盯住了意大利。公元前391年,他发动了侵略南意大利的战争。经过数年不懈努力,陆续征服卡夫洛尼亚、赫波尼昂、列基昂、克罗顿等一系列希腊城邦,夺取了意大利半岛的靴脚大部。在此期间,他屡次干预巴尔干希腊事务,多次援助斯巴达,后又与雅典结盟,并且对伊庇鲁斯横加干涉。

公元前384年,狄奥尼修斯入侵伊达拉里亚人的势力圈,在中意大利阿基拉(罗马城西北)附近海面同伊达拉里亚海军发生激战,取得胜利,从而把叙拉古的影响带到了第勒尼安海。至此,狄奥尼修斯的叙拉古霸国扩展到了极限。

 狄奥尼修斯的政权在战争中产生,又在内外战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越来越带有君主制的特征。他本人实际上逐渐把持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在政治上,他虽然保留了公民大会和议事会,但却使它们徒具形式,变成他任意利用的政治工具。例如,他有权召集和主持公民大会,操纵大会通过有利于自己的各种决议。集于他一身的诸多职权几乎无一不是经过公民大会批准的。他个人制订对内对外政策,任命亲朋充任各级行政官员。他还有一个处于传统国家机构之外的枢机组织“朋友议事会”,成员皆系他的亲信,负责讨论、处理最重大的国家事务。在经济上,他制定经济政策,控制税收,有权征收军事非常税。为了扩大并巩固个人统治的基础,他把土地以及其它财产多次慷慨授予自己的党羽、雇佣兵、被释奴。用来分配的土地和财产或取自被放逐、死亡贵族的产业,或取自被征服的国家。成千上万的外籍雇佣兵,因此在叙拉古霸国范围内分得了土地,从而形成了一个与原公民公社并存的社会集团。在军事上,他具有最高军权,能随心所欲地任命或撤换任何军事指挥人员,有权征召公民兵,募集雇佣兵,调动同盟军队。他统辖下的叙拉古军队由三部分士兵组成:

1)僭主本人的卫队,起初有一千余人,后来发展到一万人,全部系雇佣兵。

2)由其他雇佣兵组成的部队。

3)叙拉古公民兵。

从一开始,雇佣兵就是狄奥尼修斯政权的军事支柱,并逐渐将公民兵排挤到次要地位,甚至在公民兵几次被解除武装之时,单独成为国家机器的主要成分。他就是通过这样一些举动,严重破坏了传统城邦制度,使政体朝君主专制的方向转化。

 在狄奥尼修斯统治下,叙拉古成为西部希腊世界最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的版图最盛时包括西西里绝大部分地区和意大利南端,政治影响远及希腊半岛甚至小亚,海军控制着爱奥尼亚海和亚得里亚海。它出产的各种手工艺品,驰名地中海。政治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加上狄奥尼修斯本人提倡文化,致使希腊的文人墨客纷纷赴叙拉古旅行、参观、讲学。狄奥尼修斯本人也酷爱文学,他撰写的剧本曾多次参加雅典的戏剧比赛并获奖。

 公元前383年,迦太基与叙拉古战火又起,叙拉古面临两面作战的困难局面。迦太基在意大利找到了同盟者,因而使叙拉古在战争中遭受惨败。

公元前374年,双方签订和约,叙拉古边界由马扎鲁河退到哈利库斯河。六年以后,公元前368年,狄奥尼修斯雄心勃勃地同迦太基进行了第四次战争,但仗没打完,他就去世了。之后双方又一次缔约,确认哈利库斯河为分界线,战争算是打了一个平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