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失格》:不追求光明,但期盼光明;不拒绝黑暗,但揣摩黑暗

 罗宋汤的味道 2019-10-09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一样,我们每个人心中也必定潜藏着一个“永远的少年”原型。——李安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不幸。而我们常常听到的,不是对不幸的同情,而是对不幸的冷漠,甚至是嘲讽:

  • 穷人不努力,活该穷;
  • 悲观的人不想着做出改变,活该伤春悲秋;
  • 不幸的人,你们都是自找的不幸;

可人生的真实状态是什么?

有着不幸,也必定有着幸福。但我们却总是喜欢佯装自己很幸福:

  • 活成北大广深的社畜,在朋友圈里,永远只能是健身学习的打卡正能量,不能向任何人吐露自己想辞职的痛苦;
  • 活成“黄脸婆”,在外人面前,永远也只能营造自己过得很好,物质优越的幸福,不能向任何人吐露自己就像保姆一般的痛苦;
  • 活成人人羡慕的优质男女,在家人面前,永远只能营造自己很上进的样子,不能像家人吐露自己很想做个咸鱼的痛苦;

说到此,肯定又有很多人说,你说的这些对于我来说就是幸福,我享受这样的生活。

的确如此,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理解的“幸福”与“不幸”。

因此,单论某一种生活方式,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福。

只是世俗就是如此,幸福是大多数人定义的,而天性悲观大于乐观的人,只能深埋心中脆弱阴暗的那一面,做一个世人眼中的“幸福人”。

《人间失格》:不追求光明,但期盼光明;不拒绝黑暗,但揣摩黑暗

在《人间失格》中,太宰治用近乎白描的方式,向我们展露了人性中的阴暗:

我就是这么一个自找不幸的人,明明有着天赋,却不上进;明明有着钱财,却只知挥霍;明明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却因为自己的胆怯,走上了以自杀结束人生的终点。

有人说,这是一种幼稚的人生观,想做“永远的少年”,想不被世俗所束缚,是一种显露自己心智不成熟的表现,或者可以说是心理上的退化。

但荣格认为,退化并不总是一种病态,毋宁说是心灵创造性过程的必需之物。

《人间失格》的意义正是如此。

书中主人公叶藏的故事,令人叹息:

“我们所认识的阿叶,又诚实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话,不,即使喝酒......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好孩子哪。”

但在叹息过后,引起共鸣和疼痛,或者说冷嘲热讽的同时,我们看到了人性下的肮脏,我们是不是能在与此接触时,找到新的发展性,去更勇敢地拥抱未来?

我想,这是可以的,这也是书中主人公叶藏,或者说作者太宰治想告诉我们的:不追求光明,但期盼光明;不拒绝黑暗,但揣摩黑暗。


01.苟活于世,不幸重重

粗读《人间失格》,在还未深入思考时,的确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而主人公叶藏的可怜可恨之在于以下两方面:可怜——他人的诱骗;可恨——自己的不抵抗

在东京读高中时,叶藏受不了学校寄宿生活的肮脏和粗暴,于是搬出了宿舍。脱离群体生活让叶藏仿佛处于旁听生的位置,因此在学校上课时,叶藏也没有了热情,便开始经常逃学。

不幸似乎就在此时埋下伏笔。

在画塾里,叶藏认识了一个学画的学生,名叫堀木正雄。在堀木正雄那里,叶藏学会了酒、香烟、娼妓、当铺以及左翼思想之类的东西。

堀木从他借钱,他唯唯诺诺地掏出钱来;堀木拉他去喝酒,一开始局促不安,等到几杯啤酒落肚之后,又莫名有了轻松感;堀木带着他去娼妓,由最初的恐惧,到最后明白:“酒、香烟、妓女,乃是能帮助我暂时忘却对人的恐惧的绝妙手段。”

在堀木的诱骗下,叶藏逐渐沉迷于这样逃避现实的手段中,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也在之后的人生中受到了“惩罚”。

不幸是会累积的。

在下定决心戒酒时,却被药店的老板娘诱骗注射了吗啡:

“这药至少比酒的危害要小。”

于是叶藏听信了老板娘的说法,由最开始一天注射一针,到之后一天注射几针。毒瘾让叶藏在心里负罪的同时,对吗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直到孤注一掷地向老家的父亲写了一封求救的长信。

漫长的等待,等来的不是父亲,而是堀木等人将自己送往精神病院。

至此,叶藏彻底的绝望了,从“罪人”成了“狂人”,直至成为“废人”。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因为头发花白的缘故,被人认为已经四十有余。

《人间失格》:不追求光明,但期盼光明;不拒绝黑暗,但揣摩黑暗

很多读者(包括我)在读完这个故事后,都会认为是叶藏自己活该,这些不幸是可以避免的。

可在作为旁观者的同时,心中却不禁自问:若是我是叶藏,同样出生就天性敏感、不会社交,我是否会和叶藏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经历同样的不幸?

我想,这是可能的吧。

因为,有些不幸是命中注定会发生的,若我们天性敏感,那么人性就会加快我们的破灭。


02.人性如此,不幸该怪谁?

有些人天性敏感,这可能是上天就给予的原罪吧。因为早熟,因为敏感,从而自身充满了排他性。

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情节我特别深刻。

叶藏的父亲总会在上京前夕询问每个小孩,想要什么礼物。叶藏过早地知道,父亲想从他口中听到的的是跳狮子舞用的面具,倘若他说出了不一样的物品,父亲就会不悦。

“对讨厌的事不能说讨厌,而对喜欢的事呢,也是一样。”

叶藏深知这个道理,但是又深感痛苦,便扭扭捏捏地不回答,果然父亲生气了,带着一脸扫兴的表情,关掉了记事本。

晚上,叶藏躺进被窝的时候,仍在思考如何挽回这次与父亲的失败社交。为了迎合父亲,叶藏在深夜蹑手蹑脚地跑到客厅,找到记事本,用铅笔写下了“狮子舞”。

果然,第二天父亲发现叶藏的举动后,开心极了。

长期的敏感和不懂拒绝,导致叶藏选择了戴上“搞笑”的面具,也许叶藏的本意是为了和其他人能更和谐地相处,既能保护自己不被外界认为是“异种”,也能保护身边人,让他们能满足对他的期望。

但,他却忘了,长时间的伪装,长时间不让自己以真实面目接触外界,那么对外界的排他性就会越来越严重。

外界对于他永远是一个可怕的存在,仿佛自己被排挤在社会外,不能与现实社会和他人发生有机的联系。

正如《自卑与超越》中所说:

有些人想仅仅生活在单纯的环境中,跳出意义的范畴,那么,他一定会很不幸:这样的行为使他失去与外界进行沟通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对他本身,还是对其他的人,这样的行为都是无效的,都将失去意义。

叶藏就是如此,他很单纯,他想通过伪装的方式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是生活从来不会单纯。

或许生活本身是一张白纸,但世上的人这么多,每一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构造而成的“生活”,也一定是复杂的。

《人间失格》:不追求光明,但期盼光明;不拒绝黑暗,但揣摩黑暗

其中,导致生活最复杂的便是人性中的利己主义叶藏也因为利己主义,从而错过了本可以美好的人生。

堀木想过败家子的生活,于是诱骗了叶藏去喝酒、抽烟和嫖妓,这样他就可以陪着叶藏一起享用这样的生活。

这是叶藏第一次因为他人的利己主义,从而偏离的自己幸福人生。在第二次因为他人的利己主义错失幸福的时候,叶藏已经绝望了。

在叶藏因为和女人殉情未死后,他便被家人交给了在东京的“比目鱼”照顾。

比目鱼深知成年人的深层奥秘,既不想担责任,又想让叶藏对他感激涕零,于是在受叶藏家人嘱托,告诉叶藏可以重新进学校读书的时候,含糊其辞,换了说法。

叶藏本身就是一个天性敏感,思虑过多的人,在“比目鱼”似是而非的说法下,以为自己被家人抛弃了,便自觉地离开,去投奔了堀木。

“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其实当时要是“比目鱼”像下面这样简单扼要地告诉我,事情就会是另一个样子。”

这是叶藏的自白。

叶藏也想过要尝试新生活,可是在“比目鱼”的利己主义的作祟下,在“比目鱼”别有用心的含糊其辞下,走上了不幸的终点。

人性如此,叶藏的不幸该怪谁呢?

是怪自己天性敏感,不懂得成年人的虚伪,还是怪他人的利己主义,害了自己一生?

叶藏最终选择了怪自己,生而为人,他很抱歉。


03.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从世人眼中生活富裕的少爷,到之后喝酒抽烟、嫖女人的“罪人”,叶藏其实一直都是对生活、或者说这个世间充满希望的。

只是世间太过险恶,在每次生活都将趋于平静的时候,都会给叶藏带来新的破灭。

就在我刚要忘却之际,一只怪鸟又扑打着翅膀飞过来,用鸟啄破了我记忆的伤口。于是,转眼之间,过去那些耻辱与罪恶的记录又在脑海里再度复苏,让我感到一种想要高声呐喊的恐惧,不由得坐立不安。

我很深刻的一个情节是,叶藏本与香烟铺的老板女儿良子过着岁月静好的生活,可是良子太过纯真,竟因为太过信任他人而遭到了玷污。而叶藏目睹了这一切。

他不怪良子,他也不怪世间,他只是对其他人越来越怀疑,对人世生活越来越绝望,他不禁问神灵:

难道信赖他人也是罪过吗?

在叶藏由于不了解世间,谨慎对待时,世间给了他打击,在他以为了解世间,可以无视人性的恶时,世间给了他更深的打击。

在向父亲写长信求助后,堀木等人找到了他。他曾因为堀木温柔的慰问而感激涕零,却不知道他即将被堀木等人送进精神病院,无从抵抗、无从抗议,被迫认可了自己是“狂人”。

他不禁问神灵:

难道不抵抗也是罪过吗?

《人间失格》:不追求光明,但期盼光明;不拒绝黑暗,但揣摩黑暗

叶藏最终也没有找到答案。

他认为他的所有不幸来自于自身的罪恶,所以他不能向任何人抗议,所以他只能不抵抗,所以他只能像行尸走肉这般过着地狱般的生活:只是一切都将逝去。

最后的最后,叶藏也无所谓追问他对世间的不解了,因为他承认自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生而为人,对不起。


后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永远的少年

再读《人间失格》,我有了更深的感触。

叶藏不明白这个世间,可是生活最终又让他认可了世人眼中的他:是罪人、狂人、废人。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世俗的束缚中,要想脱离现实,是不可能的。只是我命由天不由我的同时,我们也能找到一种新的发展。

而这个新的发展便是如《人间失格》这样的“阴暗”故事而来:不追求光明,但期盼光明;不拒绝黑暗,但揣摩黑暗。

现实注定我们不能像希腊少年神伊阿科斯一样,不被世俗束缚,追求自己的理想,否则就会如叶藏一样,心生绝望。

但我们的心中都能有一个永远的少年,它让我们偶尔小任性、偶尔小丧、偶尔封闭自己去疗伤,疗伤过后,便是新希望。

愿人间不再有失格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