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自第一药店·药店人(yaodianren520) 复方感冒灵颗粒,算得上是药店里的常见药了。但要是顾客主动问你,复方感冒灵颗粒和复方感冒灵颗粒之间有什么区别,你又能回答上来吗? 门店实战 寒露刚过,张女士就感冒了,鼻涕流个不住,还不停地咳嗽,只好到药店买药。药师小王仔细地询问了张女士的病情以后,给她拿了复方感冒灵颗粒。 张女士看了看自己手上的复方感冒灵颗粒,又看了看陈列架上的复方感冒灵颗粒。两款复方感冒灵颗粒名称一样,但成分并不一样:张女士手里拿的是金银花,而放在架上的是山银花。感到疑惑的张女士忍不住问药师小王:“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药师小王马上肯定地回答:“两个都是真的。” 既然不同厂家生产的复方感冒灵颗粒都不是假的,为什么成分不一样呢? 金银花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吗 关于金银花和山银花的争议,已经是药店圈“天天见”的小知识了。 金银花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在临床使用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药材,金银花可以经提取后制成单方或复方制剂;作为饮片,金银花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成方剂煎服,又可制成保健茶冲泡。 1963年,《中国药典》1963年版首次收载金银花,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或初开的花。当时的金银花来源单一,也没有山银花之说。 但到了1977年,《中国药典》1977年版收载的金银花就有了4种植物来源。除了忍冬以外,增加了红腺忍冬、山银花和毛花柱忍冬3种植物。 从此以后,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毛花柱忍冬统称为金银花。其后《中国药典》1985、1990、1995、2000年版中,金银花植物来源均与1977年版相同。 1997年,复方感冒灵颗粒上市,执行的标准是部版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WS1-B-2384-97。此时,不管是采用忍冬,还是红腺忍冬,山银花、毛花柱忍冬制备的复方感冒灵颗粒,其成分均标注为金银花。 而来源于忍冬的金银花(正宗),与其他植物来源但同样被称为金银花的山银花之类在价格上相差很大。关于正宗金银花的南北之争,在当时就闹得沸沸扬扬。直到《中国药典》2005年版问世,金银花才分列为金银花和山银花。 现在不仅有金银花,还有山银花 目前,金银花的植物来源只有忍冬1种,而山银花的植物来源则有3种,即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和华南忍冬。而1977~2000年5版《中国药典》金银花植物来源中的山银花改名为华南忍冬,其中灰毡毛忍冬作为山银花植物来源之一在2005年首次载入《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金银花植物来源和2005年版一样,只有忍冬1种,但山银花的植物来源在2005年版基础上增加了黄褐毛忍冬。 山银花和金银花,究竟有什么区别 《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山银花和金银花作出如下规定: 山银花,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华南忍冬、黄褐毛忍冬、红腺忍冬的干燥的花蕾或初开的花。山银花含绿原酸不低于20%,含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总量不少于5.0%。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金银花含绿原酸不低于1.5%、木犀草苷不低于0.050%。 从药典标准来看,山银花和金银花所含有效成分有所差异,但均含药效成分绿原酸,其功效相同。 复方感冒灵颗粒为什么“不同”,你懂了吗 鉴于药典对山银花和金银花的分类,复方感冒灵颗粒在2017年对其执行的国家药品标准WS1-B-2384-94-2017进行了完善。原来采用金银花的,在成分组成中继续标注为金银花;而原来采用灰毡毛忍冬、华南忍冬、黄褐毛忍冬以及红腺忍冬的,则标注为山银花。 因此,复方感冒灵颗粒出现了两种成分不同的情况。 山银花和金银花尽管植物来源不同,但功效相同,由此组成的复方感冒灵颗粒其功效和适应症也相同,药店人可以让顾客放心使用。 *本文由执业药师 徐卫臣审核,编辑布拉金斯基整理,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药品请在医护人员或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长按关注药店人 这么好看,一定要点个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