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益组织做不好新媒体传播?这四个方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乐康居 2019-10-09

新媒体的概念在这两年很热,各种 “新媒体培训&研讨” 在公益圈也场场爆满,引发了这个向来不求快的行业的集体焦虑。

你看,别的机构又写出了十万+,你看,那家组织的活动刷屏了我的朋友圈,你看,我们机构的粉丝怎么还是只有几百个……

公益机构的新媒体要怎么做?大概又陷入了另一个“听过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死循环。

顶层设计比日常运营更重要

对于多数公益机构来说,残酷的不是不涨粉,而是一发内容,好不容易用各种活动吸来的粉丝还开始流失。

就像每天对你“早安、午安、晚安”的屌丝,永远比不上男神一句话在你心里的重量。能留住用户的,也并不是你的勤勉,而是你能为用户呈现的价值。

问自己一句话:自媒体对机构而言,意味着什么?

我听过很多答案,剥开外衣,无非都是认为,自媒体是自己机构的宣传渠道之一。尤其对于资金捉襟见肘的组织来说,掌控度高且免费使用的机构自媒体,几乎成了做广告的唯一平台。

但他们应该没有计算过为了“经营”自媒体,而投入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这部分的成本转化,足够为一年中好几个大活动,投放多个效果更好的垂直类自媒体了。

目前微信公众号超过1200万个,激烈的竞争使流量价格越来越低

运营公益组织自媒体的价值究竟在何方?

我认为,多数情况下,自媒体于公益组织的价值,在于它是构建组织品牌价值的其中一个环节,若从专业的术语上来定义,即公益组织品牌传播的一个“触点”。

但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有些残酷的事实,对于九成以上的公益机构,谈大的品牌概念还为时过早。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体量的公益机构,品牌概念只是产品与服务市场反馈的一个自然延伸。

而此时,自媒体也就成为了帮助完善产品服务的一个有效工具。

当我们在设计时,我们在设计些什么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总是会被新媒体运营者忽略:

那就是对新媒体内容标准的确认

我们要承认的一点是,即使是天才的内容生产者,也无法稳定持续生产高质的内容。大家都喜欢夸赞每次热点中,杜蕾斯微博绝妙的创意,但除了传说中月薪三万以外,鲜有人知,他们的团队有七个人在协作。

杜蕾斯微博的运营方:环时互动

作为公益组织,我们自然无法像杜蕾斯一样能够雇得起环时互动作为乙方。但我们可以以退为进,通过降低新媒体的发布频次,树立较稳定的内容标准。

所谓内容标准的稳定,除了质量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确立这个“内容”的方向,究竟是 Kill Time 还是 Save Time。

Kill Time:帮助用户消磨时间的兴趣类内容或服务,常见的为各类新闻报道、情感鸡汤、段子小说、猎奇视频等。

Save Time:帮助用户提升效率,节约时间的内容或服务。例如各类企业的功能性自媒体、知识学习、生活服务内。

现在多数机构的自媒体,都是冲着 Kill Time 的方向而去的。希望用消遣型的内容去挤占关注者的时间,去吸引 Mass Market 的眼球。因为通常公益项目所针对的“受众”,并不单一而限定。

于是公益组织的新媒体也在追热点、写段子、憋心灵鸡汤……

大家都怀抱着,若出了一篇10W+,吸引了1000个粉丝关注,讲不好下一次活动就可以转化其中的50个人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在下一次就可以安利其中的10个人成为我们的捐助者。

逻辑诚然通顺,但我不得不浇一盆冷水:

一、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内容基因(本身不以内容作为常规产品和服务的机构)的公益组织来说,一定会被专业的内容生产商打得体无完肤。

二、既然怀揣着宣传的目的,必然会出现大量活动讯息及机构广告,打散内容的连贯性。对于越来越聪明且挑剔的读者,若要选择固定的阅读平台,一般不会选择一家与内容无关的公益组织作为常选项。

即使中间夹杂着一篇10W的好文,看到这样的往期列表,你会为了这篇文章点下关注的按钮吗?

所以我的建议是,多数公益机构的自媒体,应该放弃内容换流量的选项。转而以新媒体作为链接机构和服务对象、机构与志愿者、机构与外部资源的有效途径,发挥更多的服务和工具功能。

结合第一节来看,这本身也是践行品牌触点使命最优的选择。

放下对传播数据的执着

对于机构的管理者来说,我们常常呼吁,不把传播数据完全作为对内容运营者的评价指标。眼中只有传播的管理者,急缺的可能是买粉商家,而不是内容运营。

就像一年多以前,谈起新媒体,各类培训动辄呼吁“品牌人格化”,具体到实践,就是各种品牌的自媒体纷纷自称“X哥”、“X妹”、“X娘”,以第一人称替换第三人称。

实际上,品牌人格化的本质依然是内容定位,是一种识别符号的变化,根本不是一种提升阅读量的方法。

这种唯方法的生搬硬套,是魔怔。

某一线网文平台的新媒体,手握大量优质内容,却每天以发些微博段子为乐,名曰“大家爱看搞笑段子以吸粉”,一手好牌就此糊底

况且,任何一个社会化营销的案例都可以证明:100个核心粉丝带来的价值,远胜过10000个路人。那你为什么还痴迷于花大力气去乞求路人注意力的施舍,而不是让你的100个核心粉丝,为你轻易收割身边更大的注意力呢?

而对于实际的新媒体运营者来说,顶层设计的改变,至少意味着能够从窒息的传播数据中暂且抽身,从更全局的角度关注新媒体为机构和阅读者带来的价值。

但降低传播数据考察的比重,不代表不设KPI,就像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的名言:广告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把货卖掉。

此处这个KPI,往大了说,通常就是参与到对机构整体产品和服务的考量。往小了说,是对于近期内容所要完成小目标的实现情况的评估。

内容运营一段时间后,我们的活动招募情况是否有了明显好转?

我们的项目满意度是否有提高?大家留言的积极性是不是更高?

我们的核心志愿者群会不会谈论我们的最新内容?会主动转发吗?

有多少资源是通过我们的新媒体渠道认识了我们?

……

既然你期待领导不再只关注于表面的数据,那你自己也应该把注意力,从内容本身上多释放一些,放到用户和项目身上。在每个人都需要独挡一面的公益组织中,任何一个岗位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应该主动为最终的结果负责。

无尽的项目成果,无穷的用户数据,都与我有关

不去做一蹴而就的美梦

有句话叫:人生最大的贬值过程,莫过于习惯性的自我感动。

而公益行业,恰好是一个容易诞生感动的地方,而公益的内容生产者,更是一个容易滋生自我感动和精神优越的群体。

但你的感动,并不是他人的感动。

作为公益组织的内容生产者,我们要有耐心去降低预期,认真研究这个快速变化社会中,受众究竟要了解什么。因为对于多数愿意参与公益的人来说,他们只是在创造一种公众身份的识别,他们其实并没有那么多道德感的驱使。

网易严选和小米都成为了商超百货,公众号都选择先聚集一群人再研究卖什么给他们。在一个可预见的趋势中,商品的定位将不再区别于品类,公益的定位将不再区分于项目,更多的将回归能吸引谁、和谁一起做。

未来多数的品牌,都将成为生活方式品牌 —— 雕爷

公益组织没有大数据,没有百万千万的宣传预算。有的就是这一亩三分地的自媒体内容,以此慢慢来建立和受众的沟通环境,通过改变环境最终影响人的行为。

马东有句话虽然是描述知识商人,但我觉得用在公益组织的新媒体运营中也十分适合:优秀的内容提供者,外界把我们看做艺术家,但我们心里要把自己看作手艺人。这个顺序,千万不能反过来。

而侯孝贤在《盛世里的工匠技艺》中对手艺的描述,也很适合为本文做个结尾:

“所谓技艺,是人在宇宙中,为自己所找到的位置。”

下一期主题:

公益宣传文案的写作技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