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文章摘要:小组工作四大模式 工作模式是工作目标、实施原则、方式、方法等的整合性框架。在小组工作中,不同类型的小组往往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常用的小组工作模式主要有以下4种: 小组工作四大模式 工作模式是工作目标、实施原则、方式、方法等的整合性框架。在小组工作中,不同类型的小组往往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常用的小组工作模式主要有以下4种: 发展模式 理论基础:发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学、社会结构理论、小组动力学 目标: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促进组员与小组共同成长,关注组员社会功能的提升。 社工角色:协调者、使能者 实施原则: (1)引导组员积极参与; (2)激发组员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治疗模式 理论基础:精神医学、心理学、社会学 目标: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使个人的社会关系与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得到治疗和康复,改变原有问题行为模式,重新习得合理的行为模式。 社工角色:治疗者、专家 实施原则: (1)为每个组员设定个别性治疗目标,并通过综合分析,寻找到整个小组共同的成长目标; (2)建立小组规范和价值系统; (3)建构新的社会关系网,替代原有存在问题的关系网。 社会目标模式 理论基础:系统理论、赋权增能理论、社会变迁理论 目标:培养公民社会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推动公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 社工角色: (1)初期和结束阶段:使能者、倡导者; (2)中期:资源提供者、资源链接者。 实施原则: (1)小组目标与社区目标一致; (2)增加组员动力,提升其社会责任感; (3)遵循民主原则,鼓励组员参与,引导目标共识; (4)促进社会变迁和目标实现。 互动模式(互惠模式) 理论基础:符号互动论、“镜中我”理论 目标:通过组员与组员、组员与环境、小组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促进组员的成长,增强社会功能和发展能力。 社工角色:中介者、使能者、协调者 实施原则: (1)互动要开放; (2)互动要平等; (3)互动要做到“面对面”。 本文《小组工作四大模式》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zonhenengli/xiaozugonzuofangfa/36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