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船新”指南来了!血浆置换临床到底怎么用?

 redmoon2015 2019-10-10

治疗性血液成分分离(Therapeutic Apheresis, TA)目前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尤其是治疗性血浆置换术。

近期,美国血液净化学会(ASFA)在其官方杂志 J Clin Apher 发表了 TA 临床实践指南第 8 版,汇总了 TA 技术在多达 84 种疾病中的治疗推荐。本文简要介绍目前的 TA 技术模式,并对新指南中更新的适应证列表进行重点摘录。

▼▼▼▼

TA 技术模式
TA 常用模式包括如下几种(上下滑动查看)
  • 治疗性血浆置换(TPE):患者血液首先经过血浆分离器将血浆与细胞成分进行分离,分离后血浆弃用并使用血浆、白蛋白等胶体置换液进行置换。

  •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FPP):或称双重血浆置换,将血浆与细胞成分分离后,再使用更小孔径的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弃除含有大分子致病物质的血浆。

  • 免疫吸附(IA):患者血液经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后,经过免疫吸附柱清除其中的免疫球蛋白再回输至患者体内。

  • 脂蛋白吸附(LA):从患者血液中特异性清除脂蛋白微粒并将其他成分回输,技术方案可选择 DFPP、糊精硫酸盐血浆吸附或糊精硫酸盐全血吸附等。

  • 红细胞分离:患者或献血者血液引出后,经专用分离装置将红细胞从中分离,必要时可为患者/捐献者补充晶体或胶体溶液。

  • 红细胞置换:使用红细胞分离装置将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分离并弃除,补充捐献的红细胞及胶体溶液。

  • 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ECP):从患者血液中分离白细胞,在体外经光敏化合物(如补骨脂素)和长波紫外线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白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

除此之外的 TA 模式还包括白细胞分离、血小板分离/单采、β2 微球蛋白吸附等,在此不做介绍。

TA 适应证及模式推荐

指南汇总了当前最新的文献证据,制定了 TA 在 84 种疾病中的适应证列表和 ASFA 分类,并依据 GRADE 分级体系进行了推荐等级的区分。

↓ 表. ASFA 推荐类别及分类依据 ↓

本文着重筛选 ASFA 推荐类别中包含 I 类推荐适应证的 24 种疾病/临床状态进行表格摘录如下:

↓ 表. TA 适用疾病及应用指征、模式(摘选)↓

对于每一个适用 TA 的疾病,ASFA 指南都设计了统一格式的说明页,包括疾病基础、现有治疗、TA 治疗的推荐意见等。

这里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为例,将 ASFA 指南推荐意见进行简要汇总如下:

GBS 治疗推荐

01

 疾病基础 

GBS 发病的病理机制在于由感染或者其他免疫刺激引发异常的、靶向周围神经及神经根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肢体运动、感觉异常甚至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针对多种神经节苷脂的自身抗体,如 GM1、GD1a 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周围运动神经功能异常可影响呼吸肌及口咽肌,GBS 患者中有大约 25% 需要机械通气,同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也可引起血压、心率调节障碍,从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02

现有治疗观点

多数 GBS 患者可以期待疾病自愈,对于非重症的患者以给予支持治疗为主,TPE、IA 以及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均证明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对于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可能需要给予重症监护、机械通气,以及后期的康复锻炼等。

03

TA 治疗原理及推荐

GBS 主要由自身免疫/抗体介导,因此通过 TA 清除这些抗体物质是其治疗作用的理论依据,技术手段包括 TPE 和 IA。

已有 RCTs 及 2017 年的一项 Cochrane 系统评价表明 TPE 可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且应在发病后 7 天内早期启动治疗;也有一些对照研究提示 IA 对 GBS 的有效性与 TPE 相仿。

TPE 置换剂量一般为 1-1.5 倍总血浆容量(TPV),隔日或每日进行,置换液可使用白蛋白或血浆,通常在 10~14 天内给予 5~6 次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更多次治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GBS 患者可能存在自主神经异常,TA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容量的监测和调整。5~10% 的患者在 TPE 或 IVIG 治疗后可能复发,此时可以再次给予 TPE 治疗。

END
文献来源

J Clin Apher. 2019; 34: 171-35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